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反映了中华先民由原始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化的过程 ,《周易》的成文及在占筮过程中使用的思维符号是“象” ;此“象”有四种形态 ,三种思维形式即“直观表象思维”、“象征思维”、“意象思维” ,本文立足于《周易》 ,结合原始人类学知识 ,分析论述《周易》中所存在这三种“象”思维。  相似文献   

2.
辞章分析之角度极多、范围极广,必须进行科际整合,才能呈现推陈出新之成果。从“辞章研究与意象(思维)系统”与“意象(思维)系统与科际整合”两层面切入,并举白居易《长相思》词为例加以解析,藉以充分见出科际整合在辞章分析上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国际会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双语教材缺乏;三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为此,应构建《国际会计》“渗透、整合、思维”梯进式双语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渗透、整合、思维”三个递进式阶段,每个阶段分解为英语教材、英语讲授、英语课件、英语交流、英语作业五个双语教学的具体教学实施指标。  相似文献   

4.
从《资本论》的“篇章结构”到“思想体系”都表明:马克思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构建了他的经济思想体系。这种方法是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的有机统一,是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与核心方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运用这一方法实现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艺术,要提高学习和应用这一方法的自觉性;要坚持这一方法的统一性;要发挥这一方法在辩证思维方法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思维方式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著作的理论体系是与其写作目的及采用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的。刘勰著《文心雕龙》的终极目的,决非单纯针对现实的不良文风,而是要穷究“天文”与“人文”的关系,探究“人文”的古今变化,以追寻和阐明“为文之用心”的文章和文学问题的根本原理,以此作为《文心雕龙》的中心课题。以“文之枢纽”和“论文叙笔”两部分为例,说明刘勰以上述目标为中心课题,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奉常处变”的循环思维、“取象寓理”和“直观体悟”的形象思维、形式逻辑的抽象思维交错互补为多元复合体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思考文章和文学问题,从而构造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求实”是《孙子兵法》的特征。由于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战争有利也有害,因而要“求实”。“求实”包括求实情,求实权,求实利,求实绩。“求实”是《孙子兵法》的思维方法,它是思维的起点、目的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作为儒家经典的“圣经”,《论语》存在误读、误解,其映射的儒家思维理念也有历史的局限性。表现在:“义”与“利”在客观上有所对立;儒家民本思想主宰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人伦思维至上;思维取向重继承、回归。  相似文献   

8.
比兴思维是诗性思维,它兼有隐喻性与转喻性,其在作品中的建构机制,赋予作品一个诗性结构。《红楼梦》的“象征一隐喻”/“寓言一转喻”转换的寓言性叙事结构,正体现了比兴思维“象征一隐喻”/“寓言一转喻”转换的诗性建构机制;《红楼梦》通过“以象运事”、“预叙”控制和比兴思维多种表现手法的交融,呈现出叙事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最活跃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黄金时期。文章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引发联想”“精读课文,放飞想象”“内化迁移,提升想象力”“拓展思维,发展想象力”等方面,探索激发小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拿来主义》是一篇富有思辨色彩的杂文,学习时要进入到同样的辩证思维中,才能将文本中提出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以及“送去”“送来”的逻辑梳理清楚。对文本辩证关系的分析,对不同概念间逻辑内涵的理顺,是明确作者论证思维结构的前提,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厘清的内容,要引导学生体验思辨性阅读过程,构建基本论证逻辑。  相似文献   

11.
高阶思维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综合素养的核心,本研究以“大项目”方式整合学习内容,构建技术融合课程,形成“设计与智造”的典型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经历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发展高阶思维。以“创意小灯”项目为例,实证研究其培养效果,数据结果分析表明技术融合课程中学生的计算思维、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都有显著提升,学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郭永彩 《考试周刊》2014,(54):125-126
文章介绍了什么是思维导图,并以《戊戌变法》单元复习为例,让学生动手制作思维导图,指出了学生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思维导图在知识整合、体系构建上的妙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引导作用最终应服务于学生的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课堂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全面的观察、分析问题,学会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构建有效思维课堂,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维,生成知识并深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本文以《重力势能》一课为例阐述了如何构建有效思维课堂。  相似文献   

14.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以感悟类文本为例,借助SOLO分类理论,通过聚焦三次课标中“教学建议”的变化,寻求以“阅读中寻思维原点、讨论探究中循运思理路、反思评价中探内容构建”的思维范式路径,形成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维范式,发挥其促进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桃花源记》开创了中国“洞穴故事”的先河。其后,中国洞穴故事多以《桃花源记》为范本进行演绎,这些故事虽然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却在思想境界上难以超越《桃花源记》,但是依然大大丰富了中国的“洞穴思维”文化。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孙子兵法》军事思想重要支撑的孙子兵法思维智慧,可以主要从战略思维智慧、辩证思维智慧和创新思维智慧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孙子兵法》的思维智慧以战略思维智慧为基础,以辩证思维智慧为核心,以创新思维智慧为关键。运用这种思维智慧,《孙子兵法》揭示了不能直接感知到的战争的本质和规律,不仅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战争认识论,也得出了系统的战争方法论。《孙子兵法》的思维智慧具有跨越时代的永恒魅力和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Birthdays》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如在阅读前(Pre-reading)要找准"破冰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阅读中(While-reading)要找准"隐含点",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阅读后(Post-reading)要找准"生长点",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8.
地理大概念是反映地理教学核心内容和核心任务的概括性与抽象性概念,它能通过整合教与学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并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大概念的提取中,综合思维不仅能提供科学的思考方向,还能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与课程标准的研读,对区域地理基本问题进行了收集、整理;以“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作为大概念的梳理路径,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初步建构“区域发展”的六个地理大概念,力图建立教与学的桥梁,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奔赴”,为《区域发展》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为例,借助“概括事件、人物形象”“把握叙事、抒情特点”“学以致用,完成推介任务”三大学习活动展开教学。力求在比较阅读中,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体悟作者情感,从而提升深度阅读文本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大单元教学是培养综合思维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地理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在综合思维素养视角下,文章以“区域发展”为例提出大单元知识整合的步骤:立足综合思维,确定单元大项目;研读课程标准,制订单元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内容,构建单元整合思路;把握整体局面,开展单元知识整合。以期为地理教师进行大单元知识整合提供教学思路,也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