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佩  姚亚伟  陈继祥 《软科学》2016,(9):108-111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对关于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能力基础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等视角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后发企业创新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结合管理情境和商业模式来研究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性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颠覆性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下作为后发企业的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颠覆性创新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构筑的关系,强调了在后发企业利用颠覆性创新培育其获取竞争优势的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所起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利润、市场占有率、创新成本的角度,建立双寡头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目的在于揭示后发企业在处于完全竞争劣势的情况下,为达到超越在位企业的目的,应该如何对创新策略做出正确选择。研究成果显示,企业应根据创新成本和创新后边际成本的差异选择最优创新策略。并且在合适的条件下,颠覆性创新策略给后发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和超越在位企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后发企业如何设计在资源约束下开展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资源拼凑策略来获取和优化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重点探讨资源拼凑策略如何助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资源拼凑策略主要包括市场拼凑、实物拼凑、人力拼凑、技能拼凑与制度拼凑五大策略,其价值创造过程需要经历价值识别、价值形成、价值传递与价值检验四大阶段,在价值创造的不同环节,资源拼凑策略通过发挥不同的组合效应有效推动了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以此为基础,构建起资源拼凑视角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得到后发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要积极向颠覆性创新探索转化并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资源拼凑策略;同时政府在颠覆性创新领域的有关制度设计上要综合构建系统完善的政策工具,并发挥多级政府的政策协同效应等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层级化的背景下,后发企业的技术发展是协同创新内涵的直接体现.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创新A-U模型和模块化理论,发现后发企业的技术发展呈现出以辅助技术先发、主导技术跃升的特征.然后,通过对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企业组织模式重新整合的分析,将后发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分为契约型协同、组织型协同和战略型协同,再将后发企业的技术发展与不同阶段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相结合,提出了两者协同演化的理论模型.对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与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发展与协同创新模式进行分析,验证了后发企业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协同创新模式的共同演进.研究结果显示,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和主动选择能提高合作稳定性,加强协同伙伴的文化沟通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并且提高协同效率与技术进步速率.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颠覆性技术理论与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企业的商业模式实践的研究差距,成功实现对发达经济体先发企业的快速追赶。在中国独特的技术与市场情境下,"为什么后发企业可以从颠覆性技术中获取价值?"和"后发企业如何从颠覆性技术中获取价值?",以归纳理论为基础,基于价值曲线的淘宝网和eBay易趣网比较案例研究,提出了二次商业模式创新与颠覆性技术的共演阶段模型,展现了后发企业追赶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后发企业虽然在技术能力和市场资源上处于劣势,可以通过二次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地将先进经济体的颠覆性技术引入新兴经济体;客户的价值主张对后发企业至关重要,后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战略伙伴的互补资产构建本地化的独特价值网络。因此,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企业不应忽视过度消费和非消费者群体带来的破坏性增长机遇。  相似文献   

7.
颠覆性创新风险规避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从颠覆性创新机会的识别、竞争威胁的规避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后发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初始阶段如何减小和规避市场风险.正确识别颠覆性创新机会是后发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前提,而对公司可见性、不确定性、颠覆程度和企业网络资源的管理,可以规避在位企业以及企业生态系统内其它企业的竞争威胁,有利于后发企业获得使其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施颠覆性赶超的机会,如何辨识和把握外部环境机会窗口并能否契合组织内部动态能力转化为创新决策和行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研究方法]该文通过对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案例对比分析,探讨环境扫描对企业识别外部环境多重机会窗口的意义及企业内部环境与机会窗口的适配性对于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面对不确定性激增的商业世界,战略决策前的环境扫描可以帮助后发企业有效识别技术机会窗口、需求机会窗口及制度机会窗口,而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考量有利于后发企业将自身优势最大化,从而成功实现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9.
颠覆性创新为后发企业实施赶超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窗口,环境扫描是实施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关键是实现环境扫描与颠覆性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匹配和双向动态耦合。分析了后发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困境,构建了基于颠覆性创新的环境扫描研究框架。把颠覆性创新生命周期分为起步期、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阶段,将技术、市场因素与颠覆性创新阶段性特征结合,分析了技术、市场双元视角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生命周期与环境扫描的双向动态演化内容。弥补了现有研究对颠覆性创新不同阶段探究后发企业环境扫描框架的空缺,揭示了后发企业技术与市场环境扫描对颠覆性创新决策的动态优化过程,为后发企业完善基于颠覆性创新的动态环境扫描体系,识别颠覆性创新机会窗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臧树伟  李平 《科学学研究》2016,34(1):122-131
后发企业选择以何种方式、何种时机进入市场将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其市场进入的成败以及能否更好地实施后续追赶计划,作为当前创新领域和战略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破坏性创新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选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本文以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基础,借助小米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案例对"后发企业市场进入时机选择"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在市场时机选择方面,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层级分明的市场竞争是后发企业能够成功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在技术时机选择方面,成熟的技术、较低的技术获取成本和技术获取难度对于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时机选择方面,新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以及成熟的产业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发企业市场进入的成败;在政策时机选择方面,产业政策扶持和融资政策扶持则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概念内涵及其特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现有文献对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存在概念内涵交叉重叠的现象,对各自特征的分析和演化过程研究也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明确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探讨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底层逻辑,厘清了颠覆性创新的源起、发展及其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颠覆性创新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认为,突破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差异,从突破性创新到颠覆性创新是一个梯度演化的过程。突破性创新属于技术创新层面的概念,是基于组织战术层面的创新活动,而颠覆性创新是基于组织战略层面的创新活动,是以“颠覆性打破”为导向的复杂创新,注重技术和组织资源的深度融合,涵盖了创新的所有范畴。本文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探讨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内在演化逻辑、构建颠覆性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寻求颠覆性创新开放与控制的战略平衡治理方式、发现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方法以及剖析中国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机制与实现路径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刘海兵  杨磊 《科研管理》2022,43(11):111-123
本文基于华为公司的创新实践,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和提升机制。研究发现:(1)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在初级生产阶段、国际化开拓阶段、全球化扩张阶段、创新引领阶段发展历程中创新能力沿着资源建构能力——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治理能力的轨迹演化;(2)战略对机会窗口的匹配性决策是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导机制,战略决策对机会窗口的识别、拦截、预测、创造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创新能力发展;(3)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机制是,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及学习模式形成一个螺旋递进的上升机制。初级生产阶段实现了积累性学习模式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积累,国际化开拓阶段达到忘却性学习主导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的质变,全球化扩张阶段实现积累性学习模式主导下的显隐性知识并重的知识体系,创新引领阶段在积累性学习与忘却性学习的平衡中实现知识的开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关注企业与消费者对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在颠覆性技术实现颠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企业应对颠覆性技术时的决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方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为前提,构建企业与消费者对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采纳颠覆性技术与否的稳定策略,并借助MATLAB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验证该模型具体的演化路径,从而探究两者在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博弈过程中决定双方最终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企业与消费者对颠覆性技术的初始态度将对两者采纳颠覆性技术的行为产生影响;(2)颠覆性技术产品为企业与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大小、企业选择采纳颠覆性技术所需投入的成本大小、企业选择不采纳颠覆性技术所需支付的机会成本大小、消费者选择采纳颠覆性技术产品所需支付的成本大小等因素,均会对企业和消费者在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上的最终策略选择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企业建立健全颠覆性技术常态化管理机制与跟踪机制,优化在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和成果转化水平,以充分实现颠覆性技术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聚焦于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的行为,从创新方式和策略选择两个方面,选取颠覆性创新和柔性策略相关指标,采用定性比较分析(fsQCA)分析得出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的成功路径,并找到追赶路径中的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颠覆性创新对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有积极影响;采用柔性策略可以避免追赶过程中不必要的竞争,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优势;多元化创新方式和柔性策略交互作用下可以提高后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优势。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建议,寄希望为后发企业追赶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后发企业追赶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追赶、商业模式。不同于以往研究,从企业创新和战略层面探讨其对后发企业追赶行为的影响,并引入消费者接受程度和领先企业对后发企业追赶行为的态度来衡量后发企业是否采用柔性战略,同时衡量后发企业新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优势以及追赶超越的难度;基于20个典型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分析法和二分法进行编码、赋值和校准处理,最终得到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甚至超越领先企业的6条路径。结果表明:颠覆性创新在后发企业追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后发企业往往通过边缘市场培植新技术发展直至符合主流市场需求,但后发企业要善于采取颠覆性创新方式;柔性战略可以避免追赶过程中不必要的竞争,弥补后发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不足,发挥企业创新优势;多元化创新方式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综合性、立体性和多维度的创新能力,且与柔性策略交互作用可以提高后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后发企业的追赶。据此提出在多元化创新能力和柔性战略的交互作用下,后发企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多元创新能力,并充分结合自身创新能力和柔性战略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优势主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后发颠覆性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表明,后发颠覆性创新企业与在位企业间的非对称能力减少了在位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可能性,后发颠覆性创新企业需要在准确进行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对其经营过程中的非可见性和不确定性进行管理,才能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颠覆性技术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文中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将颠覆性技术产业与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短期演化方面,将颠覆性技术产业划分为4个阶段,并呈现出每个阶段的不同特征;长期演化方面,通过运用Logistic演化方程和复合Logistic演化机制方程对颠覆性技术产业动态周期性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在一定周期内颠覆性技术产业有着不同演化上限值.结果表明:在颠覆性技术产业演化至饱和值时,要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颠覆性技术产业演化可持续.揭示了颠覆性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理,这对促进我国颠覆性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颠覆性创新与既有技术范式、制度逻辑、社会规范等产生冲突,其创新有关群体价值判断分歧严重,产生颠覆性创新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影响颠覆性创新合法性。目前相关文献对其缺乏解释。本研究基于滴滴出行平台2012—2019年颠覆性创新发展历程,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考察了不同时期颠覆性创新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合法性要求以及合法性获取策略,并构建了颠覆性创新合法性动态演化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合法性呈现为一个复杂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动态演化过程,不同时期各价值冲突凸显程度不同。在市场进入、市场颠覆、市场扩张期主要经历了利益相关者精神价值、物质利益、道德规范冲突的动态演化。相应的,颠覆性创新合法性要求主要经历了认知合法性、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要求动态演化,创新者采取选择、控制和依从环境策略,以获得合法性。此外,揭示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是颠覆性创新合法性动态演化的驱动、市场选择与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进化的视角,研究了知识网络对后发企业技术链升级的作用,在对知识网络演化各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链升级概念模型,分析了后发企业技术链升级过程.研究发现,通过知识获取、选择、共享和融合作用,知识网络的演化不断促进着后发企业技术链升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知识网络演化和后发企业技术链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雨森  徐娜娜 《科研管理》2016,37(10):35-42
摘要:近年来,在新兴市场国家,回溯创新的案例不断被发现和总结,日益要求对回溯创新的类型进行理论提炼。首先,基于企业在“创意/概念”环节与“研究开发”环节的主导深度,归纳了“弱创意、弱研发”、“强创意、弱研发”、“弱创意、强研发”、“强创意、强研发”四种典型类型。接下来,总结了同以上类型相对应的创新策略(分别谓之为“市场竞速”策略、“利基市场”策略、“开发领先”策略和“全面领先”策略),并且指出采用这些策略企业所需要具有的能力支撑。最后,通过对相关企业不同阶段回溯创新的分析,归纳出本研究中回溯创新可以遵循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