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媒体资源库解决方案提出的背景新媒体时代,报业经营模式正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在此过程中,报业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新闻资源,建立支持增值内容产品生产、经营的业务体系,以改变报社将发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状,成为摆在报业面前的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方正电子提出了全媒体资源库解决方案,该  相似文献   

2.
崔东昊 《视听》2018,(6):132-133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发展,各类数字化信息终端不断涌现,微信、微博等平台逐渐壮大,网络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种种表现都宣告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时代为传统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提供了条件和契机。本文将以"澎湃新闻"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我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之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大量新型媒体出现,为媒体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媒体的发展,并不代表传统媒体的衰败。全媒体背景下,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新闻与新媒体新闻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也有共性。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了空间。当前社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本文就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进行探究,旨在为媒体从业人员提供理论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赵亚光 《视听界》2012,(4):71-74
信息接受渠道的多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博弈中越来越趋向融合,构成了信息时代的立体化传播体系。为拓展生存空间,延伸品牌效应,很多传统媒体开始尝试由分散到集中,进军新媒体,整合资源,实现集团化。集团化实现了媒体资源总量的增长,但目前很多媒体的集团化还处于较低层次,只是对各种资源作简单的物理叠加,  相似文献   

5.
申启武 《视听界》2013,(2):34-36
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媒体发展的需要和受众的传媒产品消费习惯的变化,广播在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有必要创新。  相似文献   

6.
郑德梅 《青年记者》2020,(18):100-101
<正>随着媒介融合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传媒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的全媒体传播生态迅速改变着传媒产业的战略版图和发展目标,推动着传媒生产内容定位、工作流程和分工协作关系的变化。在全媒体时代浪潮中,人才作为传媒行业的生存基础与关键,其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传媒院系作为传媒行业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国媒体传播技术、模式不断优化,传播途径和方法也实现了创新,已经悄然步入新媒体时代。对于广播电视传媒而言,想要在媒体市场上稳定发展,必须改变传统运营模式,转变运营管理思维,加强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才能提升广播电视传媒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将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分析广播电视传媒运营模式的现状问题,探讨运营模式的改革创新策略,为广播电视传媒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毛玉西 《新闻战线》2021,(16):59-61
全媒体传播格局初步形成,一个全新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从社交媒体时代(互动维度)、自媒体时代(信源维度)、融媒体时代(形态维度)、智媒体时代(技术维度)、"四全媒体"时代(全局维度)五个维度的演化与不同侧重点出发,剖析全媒体时代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和迅猛发展,不仅意味着传播技术的提高,更体现了传播理念的革新,因而导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的必然性变革。新媒体的互动性和时移性、便携性和伴随性、强制性和随机性,从多方颠覆了传统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对作为媒体灵魂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为王"在新媒体时代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无疑成为内容生产者一个好时代,它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发展的机遇。它不仅促使传统媒体反思自身的内容模式如何改革、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它也促使传统媒体重新认识自身的传播特质,持续开发潜在的内容资源,更好地借鉴或"嫁接"新兴媒体的优势,不断探索未来的发展领域。为了探索如何突破传统的惯性思维,应对新媒体时代对内容生产的新要求,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2009年3月20日,以"新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为议题的第四期传媒沙龙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0.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强调指出:打造大型传媒集团,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切实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有效适应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需求,传统媒体逐渐注重智能移动终端、电脑、电视广播等的融合,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新闻采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市县级电视台来说,其与民众的距离更近,对新闻采编的质量具有较为直接的体验。因此为充分推动全媒体的向前发展,实现传统媒体的优化升级,应当注重对新闻采编的内容和技术进行创新,以此提升新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本文主要基于全媒体发展背景,针对市县级电视台新闻采编的内容和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曹祎遐 《新闻大学》2012,(4):149-152
面对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时代",无论是媒体人还是受众的感官触角都变得更为敏锐,信息以极其迅捷的速度环绕包围着我们。如何应对这纷繁复杂的媒体变局?本文通过对新媒介系统的特征分析,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要以"全"制"全",从大处着眼,对全盘谋篇布局;依循阶段突破,实现对新媒体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概述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进展,以及数字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媒体内容的生产体系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大量的、且不断增长的各种播出级制作设备、专业音视频设备和大众化数字媒体设备,是这一体系的基本构成。由于新媒体内容生产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大,在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下,面临着难度大、工作量大的问题,很容易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28—29日,由中国高教影视学会、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香港科讯交流有限公闻联合举办的“2009新媒体时代传媒专业发展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80余名国内新闻传播界学者、业界高层及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5.
当下,电视大屏新闻内容产品价值需要置入全媒体语境中进行考察,以全媒体坐标予以检测。尽管电视大屏新闻存在着短板和弱项,但依然具备全媒体时代的核心价值,弥足珍贵,必须持之以恒予以提升并向新媒体深度学习,从产品最前端的策划环节开始,赋能全媒体基因,最大限度地做到节奏迅捷明快和单元相对独立。在此基础上,电视新闻内容产品不仅要以大屏原版型态呈现,更要深度加工,以新媒体形态积极参与全媒体竞争。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史上的解释学转向推动了语言学的转向,而语言学转向使语言从一种对话和交流工具上升到了人类存在的本体.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无时无刻不传媒”的传媒化生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语言的本体地位被传媒所代替.传媒已经不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用于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工具,而是事物存在和自我发展、自我揭示的领域.我们置身于传媒世界中,理解着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一切存在之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党报集团媒体研究机构从最初的养老所、评报部门,发展到业务研究、市场调研部门,发挥参谋部门作用,有的已初步具有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功能。媒体研究机构功能的强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所在媒体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化程度。新媒体时代加剧了媒体的市场竞争,对研究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体研究的作用取决于内容与方法的创新程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批高校正以"共建"方式重构、调整、更新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应对全媒体语境下传媒环境复杂化、传媒技术更新、传媒生产变迁以及媒介用户成熟等对高等传媒教育带来的挑战。"校政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校政企共建"等办学模式,将传媒主管部门、传媒业界纳入高等传媒教育体系,开拓了学校教育的视野,延展了传媒教育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教育与业界的对接,是我国高等传媒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积极探索,反映了传媒技术发展与传媒生产变迁对高等传媒教育提出的新诉求及其应对。  相似文献   

19.
邱蕾 《视听》2016,(12):133-134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后,各行各业都开始强调这一精神,传媒业尤甚。本文从《百鸟朝凤》这一影片着手浅谈新时代传媒人的工匠精神,希望传媒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找准自己的坐标与前行的方向,倾心打磨自己,精心雕刻自己,做好传媒业的工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11,(9):22-23
互联网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报业看到借助新媒体平台综合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全媒体传播的可能性。报业把开发视频信息资源作为全媒体内容生产的“爆破点”,不仅可借此突破平面介质的局限,使内容信息“有声有色”,而且也可在争夺传媒市场中获得诸多机会,迅速应对传媒格局遭遇新媒体冲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