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老师反映,近几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一会儿随着学洋思,一会儿又让学杜郎口,一会儿实施目标教学,搞得自己都迷糊了。“糊涂了!”“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轰轰烈烈的课改,导致部分老师陷人了“课改高原期”,出现了众多迷惘:语文到底该怎么教,教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课改实施中、究竟该如何去教语文?其实,张庆先生在2005年4月的徐州培训会上,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这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一经提出,让很多语文老师明确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  相似文献   

3.
在课改实施中、究竟该如何去教语文?其实。张庆先生在2005年4月的徐州培训会上,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这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一经提出,让很多语文老师明确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的春天,林州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在林州市教体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再度掀起课改实验的热潮。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贵栓老师在课改路上殚精竭虑,深入课堂实践,总结出了"四型三读"单元整体备课结构模式。北京新学校研究院蒋钢主任看了林州的课后讲道:"林州的‘四型三读’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值得借鉴和推广。"这几年,"语文主题学习"倡导的课内大量阅读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改革已进入到高原期的阶段。实践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已陷入了困境,教学实践者深感迷茫和困惑,最普遍的反映是教师感到"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最常见的事实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虽然热热闹闹,一会儿小组合作,一会儿研讨探究,师问生答,无不默契。但在王荣生教授看来,现在的许多课堂活动至多不过是"你找找"、"我找找","你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二十年,深感学生对语文兴趣不大,语文课成了他们的"休闲"课,教者使出浑身解数,收效也是甚微。在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努力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发现效果较好。一.选用多媒体来激情引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  相似文献   

7.
李克仲 《语文天地》2012,(19):58-59
"我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笔者时常听到有语文老师这样说,在教改的大潮中,固然不乏弄潮儿,但也让许多行事态度从众、平庸的教师,每每发出跟不上变革步伐的感叹。确实,一次次的课改,变大纲,变教材,变教法,使教师眼花缭乱;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标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课改大潮中,小学阅读教学可谓变化喜人。课堂多了琅琅书声,少了枯燥的串讲串问;多了感悟品读,少了机械训练。然而冷静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切就像孙悟空逃不脱如来佛的掌心,教学以老师为主宰的现象并没得到很大的改变。为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来个悄悄的转身,从"以师定教"到"以学定教",切实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李怀玉 《教育》2011,(18):48-49
<正>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课本上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多数老师认为课改没有多媒体,学生未能查找学习资料,学生对课本中的一些现代词或事物不了解,(如我在教"凉席"一词,全班三十几人中只有两个人看到过)课改使学生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因此,从表面上看,新课程已深入人心,广大教师接受了新理念;然而,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并没有把新理念放在语文实践中去感悟、消化,而是还在沿袭着传统的教  相似文献   

10.
现行语文教学中"教多学少"现象客观存在,老师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生怕遗漏了重要的知识点,语文教学过程常常形成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急需要"少教多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追求教师"少教"达到学生"多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清教路,以教导学"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黄东海 《考试周刊》2014,(81):35-36
<正>随着2012年一场以"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为主题的"真语文"大讨论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对"真语文"逐步加深了解,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在"真语文网"上的学习、交流与教学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不能搞花架子,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意蕴丰富。从字面组合看即"言+吾+文"也,意含为"我读我言(说),我听人言,我写我心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陆续落地,围绕着新教材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一线教师目前面临突出的困惑是:这轮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典型特征到底是什么?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一直是语文到底教什么,这是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回望走过的"双基""三维"课改历程,比较异同,寻绎规律,守正出新。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0期)讨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教语文?"一个"教"字,曾让我们倍感亲切并体味了不尽的荣耀和尊敬,但今天却是这样刺目.我们有资格"教"吗?一个老师只有"教",够吗?想到"担任语文教学"、"做语文教师"时,又觉得"资格"不妥了."资格"似乎是一个客观标准,于是干脆谈一下语文教师最需要什么吧.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中发现,课改10年,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多方面有了突破,但也有一些新问题成为"流行病",充斥于课堂。对照2011版课程标准的精神,下面试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角度作分析。一、"教什么",空中楼阁"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不仅是学界,也是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理性共识,但具体到课堂实践,非语文现象仍然严重。  相似文献   

15.
郭娜婷 《考试周刊》2013,(40):37-38
古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古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随着语文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站在课改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对中职语文教材其他部分进行了大量深度挖掘,精心设计多样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异彩纷呈。反观古文部分教学,却仍是裹足不前,是许多中职语文教师教学的一道坎。如何迈过这道坎呢?作者在分析中职古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自身教学实例为引,就如何提高古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苏守珏 《湖北教育》2007,(12):12-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开放的教学方式,但凡事皆有度,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努力把握"效"与"度"两个字,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日趋凸显,无休止的生成虽精彩迭起,但一些无价值的生成也造成教  相似文献   

17.
北京课改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挑山工》是一篇篇幅相对较长、入选时间"久远"的文章了,可就是这样一篇耳熟能详、曾"千锤百炼"的课文,在密云二小王红菊老师的课堂上却彰显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大胆取舍,有的放矢 王老师的课很好地诠释了如何"长文短教".  相似文献   

18.
吕素厚 《中国教师》2012,(16):53-55
<正>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倍受关注,语文教材的使用更成为语文教学的焦点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教材等同于课程,认为教语文就是教教材。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这种课程观已发生转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  相似文献   

19.
王艳辉 《成才之路》2014,(14):66-66
语文老师如何教作文,学生怎样写作文,一直困扰着很多师生。有什么样的好办法来化解作文的"难学"和"难教"的问题呢?这也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发人深省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写作才能,化解教师的难教,需要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魏书生老师也说:"以育人为本,书就教好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牢记这些贤者的宝贵思想,以人为本,教好语文,搞好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