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思想是在借鉴和吸收传统德治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的创新与超越。主要体现在以德治国的主客体、以德治国的目的、德治与法治关系等方面的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 ,以德治国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古代德治传统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是对传统德治的继承与弘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崇尚道德的传统始终不能舍弃。由于传统德治有其历史局限性 ,因此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不是传统德治的简单复归 ,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 ,在原则上和内容上对传统德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治国之道,其主题是“德治”和“仁政”,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高瞻远嘱,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的“德治”观。这是在我党实施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效的基础上,治国思想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本主义为根本出发点,重视对人民的道德教化和统治的道德垂范,把法律作为实行德治的必要补充和重要保障。尽管它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德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受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影响又有所超越。文章从德治的基本前提、德治的人文基础、德治的地位和作用、德治的基本手段、德治的最终目的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德治理论。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是我党治国方略的又一重要抉择。以德治官是以德治国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要按照“德治”规律治官,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严格干部任用上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其深远的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概括和理论提升。分析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可以探寻出“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新世纪提出的治国方略。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优良原道德传统,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仍然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德治传统,一是要求统治者集团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二是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前者忽视常人本性,仅靠道德觉悟解决廉政勤政过于理想化,因此德治必须和法制相结合。后者洋溢的“民本”思想和利用家族伦理关系进行道德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但要区分民本和民主的界限,警惕过分推崇道德,导致道德化法律的危险。法治(依法治国)包含了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两层含义。法治和德治只是在工具性价值层面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存、相互促进的,我们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为国家管理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供了根本指针.中国古代思想家曾提出"以德治国"的论述,但在今天它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是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在其指导下,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的管理应该而且必须实现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本文论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传统依据,以及在高校的统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中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考,以求高校管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德治”观点在我国很早就有流露。它与“法治”作用同等重要,是治理国家根本手段之一。本文对“德治”的内涵及演变作了分析,也对如何继承传统“德治”思想有益成份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也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要根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要求,立足校园,以建为本,搞好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园公共场所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成了完备的治国体系。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氛围,把握二者相结合的途径,确立二者相结合的工作重点,坚持与时俱进,把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不断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朱熹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治国思想的继承.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理论,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借鉴和继承.今天,我们要通过研究朱熹思想,联击实际,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论来源于实践 ,“依法治国”思想最终来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 ,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我们从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国家稳定的思想论述中都可以发现“依法治国”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法治与人治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法律与领导个人的意志之间的对立。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但提出了主张法治,反对人活的思想;而且还深刻地阐明了法治的内涵,及其与人治的严格区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既是法制的实现形式,也系统地表明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德治与法治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交互渗透、融为一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覆盖了公民日常生活范围的绝大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且具有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树立高校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权威,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建设发展和微观层面的高校依法治教的根本目的和重大意义,从而给予思想上的高度重视.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加强和立法、司法部门的联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持久的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论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是党的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树立法治理论.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确立法治理念必须解决"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区别,分清"法制"与"法治"的一般特征,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