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结”与“死结”作为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更是频频出现.在面对这一类型的问题时,学生因不能判断连接点到底是“死结”还是“活结”,且不了解其基本性质,从而导致计算错误.系统性地总结“死结”与“活结”的相关试题及性质,对于学生解答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点”问题是高中力学中较常见的一类问题,按其种类有“死结”、“活结”之分,因两类结在外型上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同学在处理时往往“移花接木”,造成错误.因此我们将此类问题归类分析,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综合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等一些重要的知识,而且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较熟练的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问题始终都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这类问题中,常见“结点”和“挂钩”两种不同的模型.(下面的问题均在不计绳子质量的条件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常会将"量"(表示数量)与"率"(表示关系)混合起来教学,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混淆。如遇到"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这类问题时,学生经常出错,教师往往疲于纠错。为什么教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呢?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决"线段最值"问题时,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几种数学模型认识不充分,掌握不到位;二是这类问题一般是以动态形式呈现的,学生难以掌握运动中的数量关系而导致无法入手.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利用数学模型求线段最值的问题.笔者归纳出最常用的三种数学模型:从"形"的角度构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这两种几何模型;从"数"的角度建立函数模型来进行分析.现举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9月17日晴残疾人的心是非常坚强的,他们倔强,不向生活屈服;残疾人的毅力是非常强大的,他们努力,付出的比常人多出好几倍;残疾人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他们不能自理,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今天,在课堂上,我就体验了一下独臂残疾人的滋味。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两组,每人发两条绳子,把右手背后不能使用,用左手把两条绳子打一个结。  相似文献   

7.
"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状态"类习题,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内容,这类题目变化繁多,常常是练了不少却仍摸不着门路。为帮助同学们摸清这类题目的变化规律,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减轻中考的复习负担,笔者用"一题"来帮助同学们牵出这"一类"。例题如图一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_0为0~50Ω的滑动变阻器,当开关S闭合,滑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类在题干中给出某种特殊四边形的定义并要求据此研究相关问题的题目,我们把这类题统称为"新定义四边形"问题.这类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从各地中考试题  相似文献   

9.
动滑轮的特点是省一半力,但必须弄清动滑轮为什么省力,否则做题时会出错.下面举例进行分析.例1如图1所示,用手向上匀速拉动滑轮时,拉力F的大小是().A.50牛B.100牛C.200牛D.400牛这个题目是动滑轮的“变态”使用问题.要准确、迅速地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以下三个关系:在不计动滑轮及绳子的自重,且不考虑动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的情况下:(1)绕过轮子的同一股绳子上的力是相等的.图1(2)动滑轮轴上所受的力是动滑轮上绳子自由端拉力的2倍.(3)用动滑轮移动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动滑轮轴移动距离的2倍.根据以上三个关系我们再来分析一…  相似文献   

10.
证明两条线段的和(差可以转化成和)等于另一条线段,是课本和许多资料中常常遇到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也是同学们感觉特别头痛的.下面.谈谈“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两种证法在解有关题目中的应用.一、一分为二法1.如果长线段是由两条线段组成,那么可以证明这两条线段与欲证结论所含的两条短线段分别相等(c=d e,d=a,e=b,则c=n b). 2.如果长线段不是由两条线段组成.那么把长线段分成两条线段,证明分成的两条线段分别和两条短线段相等.分长线段的方法是:①在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有好多单词是由两个单词拼写在一起而构成的,这类词例称为“合成词”或“复合词”。同学们要是掌握了这种构词规律,在记忆单词时就会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电路中,由于开关的断开、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阻,从而引起电路中的电流或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变化.分析判定这类变化,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下面给出运用"三步法"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并举例说明.1.认清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连接方式是指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不包含电表.分析时,把电流表当成一段"导线",把电压表"去掉",因内阻很大,可看成无  相似文献   

13.
“动点”问题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点,按某种规律在运动,由于点的运动往往使题目中的几何图形随之不断变化,使同学们解决这类问题颇感棘手,同学们在解题时,不要被“动”所迷惑,要在动中求静,不妨把动点移动到特殊位置进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几个小模型,主要有轻绳的"死结"与"活结"问题、轻杆的"动杆"与"定杆"问题、"轻滑轮"的平衡和能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在磁场中运动的滑杆与电容器充、放电相关联的问题称为"电容·滑杆"问题,这类力与电的综合题有多种解答方法,可将其归纳为两种思路,即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现举例分析.一、电容器的充电1.在恒定外力作用下的滑杆对电容器充电例1如图1所示,在竖直放置的两平行光滑长直金属导轨的上端接有一个电容为  相似文献   

16.
巧解滑轮组     
同学们在学习滑轮组的过程中,常会对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而苦恼,在解答问题时,很难准确应用F=n1G去解答。下面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n与滑轮组个数N的关系。分析下列滑轮组:甲乙丙丁对于甲、丁两图,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时,物体向上运动,此时,物体移动方向与绳子自由端移动方向相反。甲图中,滑轮个数N=2,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为n=2,n=N=2.丁图中,滑轮个数N=3,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为n=3,n=N=3.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①当物体移动方向与绳子自由端移动方向相反时,n=N·乙、丙两图,当我们向上拉动绳子,物体向上运动,运动…  相似文献   

17.
滑轮组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同学们感到困难的几个问题现分析如下,供参考.一、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1.如何确定“几段绳子”确定绳子目数可用两种方法:①隔离分析法:假设用“刀”将动滑轮与定滑轮间绳子“割断”,把动滑轮与定滑轮隔离开,数一数直接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即可确定“几段绳子”.例如 判断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物体,可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表示“刀”,将绳子“截”成两部分.显见,下部分中直接吊着物体的是第2,第3,第4这3段绳子.②接触判断法:判断有几段绳子直接与动滑轮接…  相似文献   

18.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56页例1。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1)把1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其中的2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9.
长颈鹿老师正在给森林小学三(1)班的同学们上课。他拿出一根绳子,把绳子从中间剪断,然后问道:"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每段绳子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20.
毛金才 《新高考》2009,(Z1):80-83
所谓"原生态"问题是指未涉及或很少涉及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但要用高中数学的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来解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容易设计且公平,所以高考中常以之为载体来考查同学们的学习潜能,区分同学们的思维层次.对于解"原生态"问题,笔者通过实践,有以下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