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的神话与寓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神话与寓言袁珂一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大师,出其余绪以研究神话,竟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中国神话的开山祖。他在1929年出版的《神话杂论》和《中国神话研究ABC》(现均收人1981年百花文艺社出版的《神话研究》中,后者更名为《中国神话研...  相似文献   

2.
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威廉·福克纳未发表的十四首爱情诗——《春之梦》。这部诗集是作者曾同意出版的一组长篇诗歌,也是他弃诗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写的最后一部诗集,在此以后,他便开始了第一部小说《士兵的报酬》的写作。作者曾于1921年将这些诗装订成册,赠送给他的未婚妻埃斯特尔·弗兰克林,并于1923年经过重新编排之后交给了一家小出版商出版,但由于缺乏资金,以及作者本  相似文献   

3.
1831年,斯丹达尔重返意大利。1834年他开始创作《吕西安·娄凡》(直至1890年始出版),这是一本攻击七月王朝的小说。1839年,他出版了第二部巨著《巴马修道院》。这部极为复杂的小说以意大利为背景,它对爱情的千变万化及细致差别作了比《红与黑》更为精密的分析。监狱再次用作矛盾发展的场所。该书对于滑铁卢战役的讽刺性的描述也极为重要。书中的主人公法  相似文献   

4.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5.
《恰特里夫人的情人》一书曾被看作是西方的《金瓶梅》,该书的作者 D.H.劳伦斯当年为该书得以出版颇费一番周折。因为劳伦斯写的巨著《虹》已于1915年在英国遭禁,于是他不得不通过关系把《恰》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版然后通过朋友把书寄往英美一些地方。一个月后,英国海关以“淫书”罪名明文禁止《恰》入境。这一禁却在英国、法国和  相似文献   

6.
赵玫 《世界文化》2015,(3):37-39
1962年,福克纳于一个夏日的午夜,在密西西比州的巴哈利亚猝然去世。此前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刚刚出版。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奥克斯佛。葬礼于7月6日举行。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在《生活周刊》发表了表达千万读者悼念心情的文章,标题是《他死了,心酸的悲伤》。1992年,福克纳逝世30周年。毕生热爱福克纳的北京大学陶洁教授,在  相似文献   

7.
蒙田1533年生于法国波尔多市的一个新兴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1岁当法官。因为他并不喜欢这个职业,便于1570年辞官还乡,在自己的领地蒙田城堡赋闲,安安静静地读书和思考。他将这段为时9年的岁月中积存下来的文稿整理成书,于1580年在波尔多出版,即《随笔集》的前两卷。同年,他到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地漫游兼做温泉浴治疗,写下了一部《旅行日记》。就在他离家旅游期间,被选为波尔多市长。正当宗教战乱的困难时期,他当了两任市长。1585年他重返故里,蜇居于书斋中,执笔写他的《随笔集》第3卷,并对已出版的两卷订正了6  相似文献   

8.
<正>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一生与遭禁相伴,人们知道劳伦斯多半缘于他那部出版伊始便因"黄过左拉"而遭禁的长篇小说《虹》和被誉为"邪恶里程碑"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然而时至今日,他已经成为在世界文学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据统计,在英语语言中,劳伦斯是除莎士比亚之外被研究得最多的一位作家。他一生撰写了11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是与L.M.斯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6,(2)
正一《纯文艺》旬刊,徐迟编辑,纯文艺旬刊社发行,发行人杜君谋。杜君谋是徐迟夫人陈松一位女友的亲戚,一个出版商。1938年在孤岛上海,他出版了徐迟的小说《武装的农村》。徐迟回忆:"这个杜君谋还很欣赏我的文学。他劝我在孤岛上编一种旬刊,定名《纯文艺》。他说不要发表什么抗日的作品了,可发表一些无政治倾向的,不会找来什么麻烦的,‘纯粹’的文艺作品。"(《江南小镇》)于是,3月15  相似文献   

10.
正《血疫》是由美国纽约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自1994年作品问世以来,《血疫》已经售出了三百多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长大,之后就读于波莫纳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英语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对非虚构类纪实文学和新闻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着手创作。他尤为擅长科普类写作。1984年,他的一部天文学题材的作品《第一道光》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1992年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高危地区的危机》的文章,后来他将这  相似文献   

11.
《华夏文化》2016,(4):1-1
正长期担任本刊《华夏文化》顾问的白清才同志于2016年11月6日因病在他的故乡山西逝世,本刊同仁们表示沉痛哀悼。白清才同志于1990年任陕西省省长后,曾担任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会长,他热情指导、支持研究会的各项学术活动,在西安召开中国思想史研究、老子思想研究、黄帝研究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又支持出版关于人文初祖黄帝的历史资料,如《五千年血脉》等。  相似文献   

12.
林夏 《寻根》2009,(5):98-99
《寻根》2009年第2期《“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韩振华、赵娟)谈及圆土楼与方土楼孰先孰后,使我想到也曾触及这一问题的林嘉书的大作《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林先生是客家学研究专家,对土楼研究取得了尤为卓著的成果。这部书与他的《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张天健致力于唐诗研究数十年~1,继《唐诗答客难》一书问世,经一版再版之后,其续编《唐诗答疑录》2004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同样受到众多学者的好评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张天健青年时期还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便发表小说、散文,虽遭1957年劫难,他对于文学的执着追求,"九死其犹未悔"。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一方面致力于散文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功,同时又殚精竭虑地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对唐诗情有独钟。以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李兆忠不无兴奋地拿来他新近发表在《东方化》(2001,5)上的《艺术与科学:一枚硬币的两面?》一,还附带李政道博士主编的《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他说章是他向李政道博士“请教”,的,希望我发表一点意见。我说,先拿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说。读过之后,觉得尚有些话可说,便打开电脑敲下所感,所思。  相似文献   

15.
王善武 《世界文化》2006,(11):18-19
她的书让全世界的孩子和成年人着迷,她是迄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她荣获过很多奖项。她的新书无论何时问世,如饥似渴的读者都会在书店排队购买。她的书使她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女人之一。她就是J·K·罗琳,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1997年,J·K·罗琳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与点金术》。一年后,更名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这本书在美国出版。这本书向读者介绍的哈利·波特是一个额头上有一块奇特的电闪形伤疤的11岁孤儿。哈利不知道这个伤疤,他是一个强有力的男巫,他获悉了关于他过去的实情,琢…  相似文献   

16.
斯坦贝克的日记发表斯坦贝克于51年前出版的小说《愤怒的葡萄》始终是为数不多的改变了人们态度和政府政策的美国小说(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之一。为了纪念这部小说发表50周年,原出版商又出版了新的版本,同时出版的还有斯坦贝克在完成这20万字手稿的五个月当中所写下的日记。斯坦贝克,当年36岁,把他的这些日记当作每天写作的热身练习。他给自己鼓气说:“这本书必须是一部佳作,必须是。我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他的日记的魅力在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化》2014,(9):35-37
<正>许均先生新近翻译出版的《无知》,是迄今为止,昆德拉唯一未曾在中国翻译出版过的小说。所以较之昆德拉以前的各种翻译文本,《无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一部彻底陌生化的文本,读过能够让我们了解昆德拉的种种现在。如同读昆德拉的其他作品一样,《无知》依然给了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这不是说昆德拉作品的风格本身,而是,他所描写的生活与我们的境况竟是如此接近,甚至如出一辙。这大概还是因为他曾经的捷克社会主义的背景,所以我们才能对他的"布拉格情结"感同身受。而这一次昆德拉的乡愁,又为如今我国大量的移  相似文献   

18.
西安解放后,《群众日报》从延安迁至西安出版,我和孔祥光不期而遇。那时他作校对工作。校对古称校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刘向《苟子》)没想到孔同志年逾八旬,仍然默默伏案与怨家作对,献身于文化事业,其精神令人钦佩!愿以拙笔记述他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1945年,钱钟书摒挡一切,躲在上海的小阁楼里,以每天五百字的精雕细琢创作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这时的钱钟书,年方37岁,已经出版过一册自费印行的旧体诗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出当世文人的诸多窘状,对混沌人世的悲观锉杀不尽他善噱多趣的情性,虽然在方鸿渐的侃侃而谈中不难发现钱钟书的影子,但是,冰雪聪明的钱钟书在他尚未进入“不惑”之年的生命阅历里,却冷静地嘲讽了他所熟悉的生活。《围城》诚然不朽,却成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绝笔”,以作者熟悉的中国文化学术…  相似文献   

20.
张求会 《中国文化》2007,(1):145-146
文輝的《陳寅恪詩箋釋》快要出版了,他約我寫幾句話。因爲我這些年也在作一點義寧陳氏的研究,又提前看過此書的初稿,這才壯起膽子答應下來。想說三個問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