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峡库区"新三峡"旅游发展创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辖以来,旅游业逐渐成为重庆市活力最强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世界意义的"高峡平湖",新三峡特色旅游又成为重庆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在重新定位"新三峡"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新三峡"旅游发展战略新构想,并就更新旅游发展思路与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重庆发展长江"新三峡"旅游业的对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策创新为切入点,围绕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开拓旅游融资渠道,加快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速度;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旅游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与壮大旅游市场主体等方面,试图探索重庆发展长江“新三峡”旅游业的新思路、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的是在“三峡旅游经济圈”的构建过程中“点——轴”式开发的问题。在阐明“三峡旅游经济圈”形成和辐射范围之后,讨论了“点(”旅游经济增长极)和“轴(”旅游经济发展轴)的形成和关系,提出了构建“三峡旅游经济圈”中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腾冲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既是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试点工作,也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其对全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示范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腾冲旅游业的竞争优势,确定腾冲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现存的突出问题,分别从品牌、市场、交通、城镇、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新初中《语文》三册第五单元《三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对句中“裳”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材没有单独加以注释。对“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的解释是 :“(人们听到猿猴 )的几声哀鸣 ,泪水就要沾湿了衣裳。”据此我们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对旅游业影响巨大。后疫情时期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社行业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分析后疫情时期旅行社所面临的的变化和问题,如游客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导游人才流失的问题、旅行社竞争环境加剧的问题、社会对健康重视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对旅行社的影响问题等,提出旅行社转型升级的路径:包括旅行社门店向“新零售+新旅游”转型、培训导游向多面手转型、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旅行社营销的转型升级以及重视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开发等。这些路径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可以助力旅行社找到新的出路,开发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句式叙述性“有没有VP”的出现,势必对普通话句式的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与普通话传统用语“VP没有”都是选择问句,表达的基本意义相近,使用时,人们往往把这两种形式看成是完全等同的。本文着眼于这两种句式的“微殊”,试从形成模式、问话期待、语义重心和回答方式、句式特点和变换方式上作一些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8.
《船过三峡》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但是,许多同学没有到过三峡,仅凭课文中的词句是很难体会到三峡“山高”、“水急”、“船险”的奇丽景色。在教学中,我通过录像、投影、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例如,在教学描写三峡“水急”的第三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利用录像,初步感受为了深化学生对三峡“水急”的认识,我剪辑制作了有声有色的录像片《长江三峡》。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观看录像:你看到上游的水是怎样冲下来的?你听到水冲下来时的…  相似文献   

9.
走向新三峡──三峡民间美术发展思考崔毅随着改革开放的的深入,特别是举世瞩目预示着一个新三峡到来的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给三峡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三峡地区迅速成为中国“文化热土”。国内外考察、研究观光、旅游的人纷至沓来,在领略三峡奇美的神韵,赏析...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新时期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的《钟山》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对“新写实”和“新状态”思潮的倡导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考察从“新写实”到“新状态”文学思潮的发展,我们发现其中呈现出强烈的市场策划意识,这使《钟山》杂志对文学思潮的推动确实起到了风起云涌的策动,但市场意识的强化又在另一个层面上使他们完成了杂志运作的任务,但最终没有完成文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层次,必须对景区旅游项目进行深度开发,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产生深度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重在搞好景区旅游项目的深度设计。旅游深度的设计要在文化的"形神兼备"上下功夫,注重文化思想渗透;要有"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让游客在旅游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要有"随行就市"的经营方法,根据旅游主题和旅游项目设计旅游商品,以放大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挑战,急需培育其市场竞争力作为支撑点与突破点。文章在分析福建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方向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政府主导扶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福建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豫南大别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整合,旅游竞争力不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对于该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定科学的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空间布局一体化建设,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塑造鲜明的大别山区域旅游形象,是推进豫南大别山区旅游一体化进程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逍遥的实质和境界,发现逍遥是人类现实生活共同的追求目标,而旅游是实现逍遥的最佳方式.逍遥游是在现代旅游理论指导下,通过怡人的景观和环境、怡情的服务达到游客怡神旅游目的的旅游,是旅游活动的最高层次.针对逍遥游的目标要求,在临沂市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本着试点开发、循序渐进、全面升级的原则,确定现阶段三种逍遥游开发项目:城市滨水逍遥游、山水怡情逍遥游和乡村采风逍遥游.  相似文献   

15.
台州位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当前旅游业发展处于升级转型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旅游区位的错位、区域旅游形象再定位、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甬台温铁路建成对旅游格局的影响等。为了及时破解上述问题,应该正视旅游区位的错位,加强重点旅游区深度开发,树立台州特色的区域旅游形象,制定合理门票价格,理顺景区管理体系,重视创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进非优旅游景区园区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庙前风景区位于常宁市东南部,总面积约42km2,其范围涉及7个行政村。庙前旅游资源有43种基本类型,主要旅游资源包括中国印山、庙前地质公园、中田村传统村落。依据国家标准对庙前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进行评价,该文认为庙前旅游资源的规模和质量达到国家优良级标准,但开发水平较低。在旅游需求不断扩大、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庙前旅游开发要着力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PEST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宏观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旅游发展拥有较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环境,但依然还存在农业与旅游业产品融合形式单一、农业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等问题。在推进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农业旅游产品,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采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的技术创新,推进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郊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国内城市郊区旅游产品存在明显的产品、消费初级化,经营的粗放等问题,影响了其发展后劲。城市郊区旅游处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过渡区域,已成为城市消费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独自特点,如何面对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做好城郊旅游,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重庆市城市郊区旅游开发为例,从整体规划、产品差异化和品牌经营等方面出发探讨产业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休闲旅游发展依赖于资源、环境、管理、服务以及支持系统五大模块要素,这五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构成休闲旅游发展模型。依据休闲旅游发展模型,文章分析了广东省汕尾市海滨度假旅游的动力要素系统,并整合汕尾海滨旅游发展中动力要素系统的弱项,提出从优化组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整体水平,抓好文明城市建设,重视规划与管理,开发科学合理的游览线路等方面着手,推动汕尾海滨度假旅游发展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