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应用型转变对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探讨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的任务,并提出改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现有教务管理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着教务管理模式不完善、教务制度建设滞后、高素质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和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各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优化教务管理模式,完善教务管理制度,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升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务管理在新升本科院校的管理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传统的大中专院校教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文章主要探讨教务管理制度、教务管理队伍、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地方本科院校强势崛起带来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体现,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多是由当地办学历史悠久的专科学校合并发展而成的,有着很强的地域特征,但同时又存在诸多发展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强、教育基础薄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整体实力的提升。文章主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学质量是高校学科的生命线,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构建适应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迅速扩张,同时也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文章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并设计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许多高职高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因成为本科院校的时间较短,在教务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不少与本科教学不相适应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是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办学定位问题是近几年高教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中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办学群体,有其特殊的成长历史和发展前景.近1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10年,在这期间,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已超过200所,占到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30%,在校生已经超过300万人,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周静 《考试周刊》2010,(25):191-192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务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旧的教务管理机制和教务管理队伍现状已成为制约地方院校快速发展的瓶颈。建设一支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稳步发展,但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和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务管理模式,改革并重构新的教务管理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本科人才培养的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生力军。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从高等学校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校转型发展的分类设想、地方高校怎样转型发展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与产业对接是高等教育由强内涵到内外兼修的一次方向转变。我国是一个高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面对建设工业强国和培养工匠精神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为此提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研发等方向还略显单薄,专业建设吸纳更多社会力量搭建平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本科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的重要举措,职业化教育将是未来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教育地方化特征也逐渐被教育界认同。地方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协调是必然的选择。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工科教育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突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地方化特征,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地方化特色化的实现途径,让地方本科院校真正融入地方,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在竞争中支撑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强音,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高等教育面对开放的发展环境,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战略,这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广西7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紧紧结合广西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开放办学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如何确立开放办学的特色理念,规划开放办学的特色格局,夯实开放办学的特色基础,定位开放办学的特色内容和逻辑层次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从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大学差异化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就成为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议题。那么,什么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何要转型、转型发展的为何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等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界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文章从概念上厘清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型"的变化,而非"类"的变化。因为转型后的教育仍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仍具有高等教育专业性、高等性等特征,但同时还具有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征。从世界高等教育功能演变的历史,推证了高等教育面向区域和地方、针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必然性。从高等教育分类理论出发,分析并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教育是大学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我国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的必然选择,同时转型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提出促进转型的路径,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保忠  邰玲  张红洲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3):102-104,112
在院系两级管理条件下,如何发挥系部二级教务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改善传统教务管理的一级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各自办学规模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院系二级教务管理模式,应通过院系职责及管理队伍的划分、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教学运行的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协调处理院与系之间管理的关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推进院与系、教学与教务互动,强化系级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如何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河池学院2009教学质量年中,根据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设计建设思路,抓好内涵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伴随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批院校在办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既是促进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实现战略转型的需要,也是事关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转型与科学发展,必须切实遵循转型的基本原则,准确把握转型的总体要素,科学选择转型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9.
郭娜 《新疆教育》2012,(23):6-6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迅速发展,但更多的体现在规模的不断扩张,内涵建设、办学特色和文化建设则略显不足。地方本科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入手,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大学文化对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形成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就业工作质量对我国高校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