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文英 《成人教育》2012,32(2):111-112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设计应体现这一阶段的性质、目标、特点和任务.文章在时职后阶段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设计,提出相应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以数学学科为例予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职后教育课程内容是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基本前提。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建构的依据主要是教师与教育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学习理论等重要的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主要是先进性与实效性相结合、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等。目前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缺失:历史性研究局限于历史的简单呈现,忽视了对当今的启示与借鉴;研究较为封闭,较少涉及对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借鉴;不分科目的统一研究导致研究结果缺乏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重构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教学论"作为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对"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设课目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再认识,可以看出当前重新构建其课程内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的构建应遵循目的的明确性、理论的指导性、技能的基础性、实践的根基性、发展的持续性五项原则。我们以"化学教学论"为例,从整体结构到章节细目提出具体构建方案,为"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建设和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研讨、交流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是高师教育改革的难点,而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又是整个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点。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明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课程内容;探索与职前培养相衔接、呼应的职后培训课程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5.
反思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发现学科限度划定了课程内容的知识边界、课程管理的权力边界、课程组织的实践边界以及课程评价的功能边界,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需求。“跨学科”以学科知识整合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师范院校可以从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等方面,探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跨学科路径。  相似文献   

6.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探究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出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不适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改革和拓展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从而加速职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探究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出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不适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改革和拓展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从而加速职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薛菁 《华章》2007,(9):107-107
在终身教育的思想下,教师本身也有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的一体化.简单来看就是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大块内容,在如今日新月异的新课程热湖中,这两部分还是各自为政,各自坚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而不互相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如果两者都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与教育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相结合、大学与中小学相联合,那教师教育必定能发展得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9.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被公认为是教育思想、辩论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中心,在研究生教师教育方面成绩尤为突出,其职前教师教育PGCE课程多次在教育标准局的检查结果中取得优异成绩.英国伦敦大学教师教育职前教师教育主要有一年全日制初等PGCE课程、中等PGCE课程以及职前义务教育后PGCE课程等课程.这些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实践方面依次具有标准化、相互渗透化和层次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分为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尤其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师专培养、师范学院培养和大学培养三个阶段,三种不同的培养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即"4+2"模式、"3+1"模式、"U—G—S"模式等。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紧贴基础教育实际,关注职前教师培养实践化;丰富职前教师培养内容,实现职前教师培养专业化;立足中学教师职前课程内容,构建多元职前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关注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以后,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对新教师开展入职教育。我国开展对新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已经多年但并未形成制度,近年来教师入职教育呈现出以学校为中心的新趋势。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小学校在师资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国外校本入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特点主要是以改善教学行为为主要内容、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今后的发展要全面规划校本入职教育的内容,避免片面化;完善校本入职教育的模式,避免单一化;建立多方参与的入职教育体系,促进校本培训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王莲 《现代教育》2012,(Z1):50-51
新任教师指入职两年内的新手教师,他们面临一系列困境,如角色转换、知识转型、观念冲突等。要度过这些困境,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应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师范生提前做好入职准备;入职教师教育应通过新任教师入门指导等方式让新任教师认识到困境的原因并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4.
王莲 《现代教育》2012,(2):50-51
新任教师指入职两年内的新手教师,他们面临一系列困境,如角色转换、知识转型、观念冲突等。要度过这些困境,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应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师范生提前做好入职准备;入职教师教育应通过新任教师入门指导等方式让新任教师认识到困境的原因并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习是提高职前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是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科的特点以及职前教师成长的角度对两所师范院校中小学信息技术职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以了解教育实习的现状,并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职前教师教育是奠定教师终身专业素质基础的教育。应借鉴模块课程在职教领域和高中课程领域的成功经验,将模块课程迁移至教师教育领域。职前教师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动态构建意在体现实践智慧的课程内容、遵循学生思维特点和课程内容特点的螺旋式课程组织方式,以及发挥职前教师主体性的"三主三辅"式课程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7.
职前教师反思的体验基础包括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徒期观察体验,在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体验以及日常生活体验。在这些体验中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各个侧面的信念是职前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职前教师反思的目的在于对已有的信念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必须呼应职后的工作实践,了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关注未来工作对象——儿童的发展特点,顺应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应设置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模块。一体化视野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还必须深刻认识"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的时代内涵,建立广泛的合作密切、互惠互利的教育科研与实践共同体,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的现状,及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构想,对探索和实践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有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部影视作品在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师范教育领域内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师范教育面临更大挑战的当下。重新思考师范教育的使命,关注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创造性地探寻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工具,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影视作品分析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应该是一个充满创新意义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