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成人化与成人儿童化”的社会现象让当代的成人总是在问:“现在的孩子怎么啦?”这里的孩子包括18岁以下的儿童也包括18岁以上的“年轻成人”。透过这些现象,人们发现“童年”这个区别成人世界的概念如今变得不够明晰,或者说“童年”正渐渐与个体的生理年龄剥离,“童年的消逝,青春在蔓延”。  相似文献   

2.
1982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一书,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产生和流行,“童年”概念逐渐衰落甚至开始消逝。在作者成书的那个年代,现代媒体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即便是现在,当我看到这个书名,仍然有触目惊心之感。作者在20多年前的深刻的预见,与  相似文献   

3.
黄红兰 《小学语文》2009,(11):48-49
童年的记忆是无法改写的,童年的记忆是玄妙神秘的,你刻意要记住的事情和人物,很快消逝在岁月的灰烬中,但你无意去记忆的某些人和事,却无法忘怀且终久不逝。老师这个角色,在孩子接受教育的人生初期,耕耘在孩子心灵的土壤上并留下深深的印迹,强烈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他们的“重要他人”。  相似文献   

4.
冯立伟 《江苏教育》2022,(63):42-47
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文化的产物,儿童走向成人的标志是文字和阅读能力,因此对儿童思维方式的培养、信息的控制权以及秘密与羞耻感的存在至关重要。但是现代技术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些界限,从而导致了童年走向消逝。事实上,对于童年消逝的担忧处于成人的语境之中,童年具有时代性,波兹曼语境中消逝的是印刷时代的童年。在技术时代下,童年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存在及教育价值,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5.
“谁能告诉我,童年和儿童文学消逝以后,人类的生活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这是我在2002年发表的《童年和儿童文学消逝以后》一文的最后一句话。在那篇心境迷茫的文:章中,我还写道:“鲍斯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所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是令人震惊和惶恐的。作为宣扬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的研究者,我一方面认为人类的童年蕴涵着珍贵的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作家王开岭在《消逝的放学路上》一文中说,他的童年是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是盒子童年、屋子童年、手机童年。现代都市的发展让孩子变成了一个“贵重的行李”,放学后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因而习作水平不高。本文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习作观察力的现状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的演讲中说:“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的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打入心坎:这就是不要忘记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的确是这样,人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然而可怕而又可悲的是,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他著名的论著《童年的消逝》中,论述了一个悲哀的主题:媒介当初如何创造“童年”,现在又如何使之“消逝”。事实也是如此:应试教育的强取豪夺,电视文化的潜移默化,拔苗助长心理与精致玩具的好心扼杀,使得童年在许多孩子的人生中早早就“举手投降”,本来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童年时代,却变得苦闷、孤独、压抑。好在波兹曼在十年后发现,儿童本身,正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因此,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和交流,引导我们的孩子珍惜童年、善待童年、捍卫童年,甚至拯救童年,在语文教育重视“人文性”,凸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今天,就显得十分重要。现以苏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为例,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8.
在电子媒介时代,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童年的消逝对原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冲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如儿童犯罪、成人虐待儿童、成人责任意识的淡薄等。对此,整个社会,包括家庭与学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造成童年消逝的种种问题,正视童年的存在,尊重童年,呵护童年。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秘密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09,(6):61-65,72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孩子。一个世纪以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发表《童年的秘密》,呼吁教师和家长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做反儿童、反教育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个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也许,这个任务原本就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和完成,因为,任何一个父母或教师,一旦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他就不得不从头开始,亲自去了解和尊重“童年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方立新 《教育》2011,(3):10-10
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政协委员提出“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观点,引起社会关注。抛开情绪化的口水战,这种个性化的观点,其实道破了“农村孩子上大学”如今已经成了一个问题。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解决这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复数的童年”是对童年概念本身多重意义的探寻,更是尊重童年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复数视野中的童年具有截然不同的形象:“非主流”的童年代表了与西方话语体系相异的童年,“不平等”的童年彰显了不同阶级中的童年,“没有儿童”的童年体现出成人操控下的童年,“消逝”的童年再现了电子时代中的童年。童年并非流水线上整齐划一的产品,利用多维的视角对当下的童年文化进行审思不仅有助于构建相对完善的童年概念,还有利于开拓丰富多元的童年文化,充分凸显童年议题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童年在社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既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性格”。快乐的心情有起有伏,快乐的性格则较稳定。快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研究人员已找到培养快乐天性的一些要素,为人父母的只要在这方面留意,就可能培养出具有快乐性格的孩子。 一、让孩子自己选择 常言道,童年是或者应该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心理学家对这个说法持保留态度。孩子向来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不论是  相似文献   

13.
在大多数人看来,童年意味着天真烂漫,童年意味着幻想,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童年还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所以有的父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出答案:我们当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切。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父母似乎并不太在意。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设计好了孩子的成长“宏图”。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与特长是不是与这样的“设计”相吻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有更幸福、快乐的童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14.
李文英 《父母必读》2014,(10):98-101
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孩子的秘密,对成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小笑话,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大于天。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秘密,才能赢得孩子脚心。  相似文献   

15.
《童年的消逝》是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的一部力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心理学、历史学、人口学和语义学等多方面知识,阐释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论题。作者认为,童年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童年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在言谈举止、能力等各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差异。当这些差异现实地存在并被整个社会普遍认可时,“儿童”便开始出现;而当这些差异越来越小以至最终可以被忽略时,“儿童”便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和依据,开始消逝。作…  相似文献   

16.
案例回放“克”这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孩子而言,他们显然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如何选择有效材料引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验,成为教学“克与千克”的难点之一。我在研究此课时为了让孩子的体验更深入,曾选择不同的材料,从对比研究中发现其效果也截然不同。材料之一:选择图钉“老师!我找到2个图钉,我认为差不多重1克。”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用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我问:“你是怎样找到的?“”老师刚刚用天平称过1枚1角硬币重1克,我把硬币放左手,2个图钉放右手,然后掂一掂,感觉差不多重,所以我认为2个图钉约重1克。”这个孩子回答完毕后还咕哝了…  相似文献   

17.
这一代的父母,几乎都是听着“狼来了”的故事长大的,童年的故事还未淡忘,就轮到了他们开始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了。其中“,狼来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目,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他们怕孩子撒谎,就像当年怕狼来了一样。可是,这个世界上有从来没说过谎的人吗?如果说谎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那我们是不是没有必要那么紧张?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孩子说谎这种行为视而不见,相反,要高度重视,找到“病根”,知道了孩子为什么撒谎,才能保证药到病除。个案一:一个4岁多的女孩,在楼下与邻居阿姨聊天“:妈妈正在给我做西餐,妈妈做的西餐可好吃了!”其实…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该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认为这个孩子可真自私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坚定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9.
涂启智 《教育》2011,(8):5-5
武汉一位妈妈在网络上发帖《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激烈控诉“变态的教育”。在“变态娘"“变态爹”虽不情愿却“义无反顾”助推下,“变态教育”将孩子自童年起就绑架上“功利的马车”,一路狂奔向名牌中学、名牌大学,直到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在一路狂奔中,孩子自然“无心看风景”,童年的风景与记忆,最终不免沦为孩子长大后头脑中模糊的碎片。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之友》2004,(4):59-59
几天前,宋女士收到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说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异常情况,可以委托“孩子的信息咨询服务部”进行调查了解,从而正确引导孩子的发展。宋女士说:“没想到现在私家侦探的分工越来越细,不仅有了爱情侦探,还出现了孩子侦探,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否合适。”自己孩子变了想帮其他家长按照宋女士提供的“孩子的信息咨询服务部”上的电话,记者找到了联系人钟先生。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钟先生没有避讳,认为这是目前社会的一种需求。对于这个创意的来源,钟先生告诉记者,多年以前他就离开重庆家乡外出打工,自己的孩子交给老人管理。但是几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