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春节我到福建探亲,有幸见到易筋经健身操的创编人叶华强老师。初次接触,叶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亲切,热心,平易近人。我把找叶老师的目的和病情和叶老师进行了交谈。近年来我一直颈椎疼痛,肩周疼得抬不起来,特别是近来右肩疼得连衣服都不能穿。叶老师认真听了我对病情的讲述后,对我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讲了几句亲切而实在的话语。对康复训练,叶老师的观点是:只要能动,就可以进行锻炼;只要坚持锻炼,就会有效果;只要有效果,就有可能康复。叶老师对我讲了一些康复的道理以后,针对我的情况教我练了4个简单易学的易筋经保健动作进行锻…  相似文献   

2.
今天,收到我刊一位老读者的来信,得知他的近况后,我深为欣喜。可以说,“叶老师信箱”这个小栏目自开办以来,为很多读者朋友解决了许多烦恼。时间和事实的考验使我及我刊的广大读者更加相信,叶老师是我们健康路上难得的导师,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我将读者刘鉴泉写给叶老师的两封来信登在下面,目的并非宣扬我们刊物为读者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有感于刘先生抗病的精神与态度,希望大家也能与我及叶老师有同感,为自己的健康把握住每一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我刊自刊登了叶华强老师创编的易筋经系列健身操以来,陆续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和来电,其中大部分是请教叶老师怎么进行康复训练的,有一部分是来信介绍他们锻炼了叶老师创编的健身方法以后取得了理想健身效果的。对于读者的来信,我们和叶老师一起做了妥善的答复, 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来信同叶老师的答复一起刊登在我们的杂志上。近日,山东读者郭连鲁致信本刊,介绍了他锻炼叶老师的易筋经健身操以后的心得体会,并做了一首诗来赞扬叶华强老师和他创编的易筋经健身操。在这里,我们将读者郭连鲁的来信刊登出来,希望郭连鲁的健身体会能够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带来帮助和启示,我们也希望郭连鲁先生继续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为广大老年朋友的健康做一个表率。  相似文献   

4.
●叶老师信箱上海读者刘鉴泉写信给本栏目,自述患有双膝退行性骨质增生和痛风,爱好运动的他十分痛苦,因此,希望叶老师给以帮助。自本栏目开办以来,收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我们只能选择有共性的问题在此解答,其他人的求助均通过单独联系的方法及时进行了沟通。叶老师在运动方面,尤其是对易筋经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我刊和叶老师都相信,时间能够证明运动疗疾才是最好最安全的治病方法。【叶华强语】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位读者朋友在身体状况发生变化以后能自己调整锻炼方法是可取的。对于健康状况不好的人来说,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5.
2002年初冬的一天,我们编辑部拨通了叶华强老师的电话。因久闻叶老师对传统健身、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并独立创编有一个系列的健身方法———易筋经系列健身操,所以我们特意联系到他,希望他能为我刊的广大读者在健身方面提供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叶老师有着多重身份:福州铁路高级技术学校老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理事;中国助残志愿者。他不仅个人爱好体育运动,还为更多的人能够重视体育运动做出了极尽的努力。早在20年前,叶老师就接触了传统的健身术———易筋经,从此就对中国传统的健身及养生方…  相似文献   

6.
叶华强老师: 我是<健身科学>的忠诚读者和实践者,我在<健身科学>中认识了你,你在贵刊发表的文章及运动疗疾是我特别喜爱的栏目.  相似文献   

7.
叶老师信箱     
[近来,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他们希望叶老师能够为其提供适合的疗疾方案,由于版面有限,我们选出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这里解答,其他人的请求,我刊均以个别回信、电话交流等方式给予了回复。我刊在此衷心感谢叶老师的帮助,感谢广大读者对本栏目的关注,并在新年之际,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吴超 《体育博览》2014,(7):93-93
初次接触舞蹈的那一年我十八岁,到现在已经是十四年了。记得第一次进舞蹈教室。一开门就看到了宋老师。慈祥友善的面容,微笑着问我:第一次来吗?我说是。好,拿个垫子学着压垮。我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好听,我并没有紧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说我身体很软,使我受到莫大的鼓励。老师问我觉得跳舞是种压力吗?我说,不是,我很喜欢跳舞。  相似文献   

9.
挚爱舞蹈     
大宝 《体育博览》2014,(7):95-95
我以前在别的地方学过两年多的舞蹈,后来因为看到宋艺舞蹈工作室有假期强化班,加上妈妈在网上查了,觉得举办者宋老师是北京最早办舞蹈学校的舞蹈家,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又有很多年的办学经验,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我和妹妹报了名,这样我从次就和宋老师结下了不解的舞蹈缘分。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操场上经常有一老一少两个教师的身影,有时在共同整理器材、布置场地,有时在为同一个队训练,有时在争论育人之道,探讨教学策略……那就是王明举老师和我。看到我们现在共同工作时高兴的样子,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呢!那是我刚从普通高校毕业后工作的第二年,学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聘演讲、领导考核我幸运当上了学校体育教研组长,而年龄已过50有30年教龄,在我们地区学校体育界有一定知名度的王老师却落选了。王老师一时心情很沮丧,整天满脸乌云。而看到他这样,我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度我俩相处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怎么办呢?如果不…  相似文献   

11.
来信选登臧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偶然有一次我看到了《体育健康知识画刊》杂志,发现了“心理咨询室”,于是我便想找臧老师,请臧老师给予帮助。臧老师,我现在读初二,初二的上学期我和老师(班主任)因为一点小事而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要我说就是,老师看不惯我、不喜欢我。其实我的学习成绩本来是很好的。但是,初二后半学期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善于显示自己才华的人,但是初二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久而久之,我也就不练习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组织语言,所以有的时候英语老师叫我起来读课文、读单词的时候,我没…  相似文献   

12.
<正>读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4年第2期"一线话题"栏目陆生宁老师的《小小脚印之静听花开》一文,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我仿佛看到了陆老师带领学生们边参观校园边进行安全教育、在喷泉边给学生们讲故事的场景。这些平凡的小事让我看到了陆老师细心而周到的教育智慧。一、心思缜密,提前设防陆老师由两盆水仙花的环境不同、开花时间的不同,想到了育人的道理,感悟出育人环境不同,人的发展则会不同。所以陆老师就想到了要人为的设置教育环境,也就是  相似文献   

13.
李定琛 《体育教学》2011,(10):26-26
我喜欢看年轻教师的课,就如这次全国《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看到了兰州市第六十中学年轻的张潇老师的(水平五)《跨栏跑》课,置身于她的课堂,我似乎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秋山:前些日子,为了讲解本因坊战的第一局,我去了一趟北海道。梅:看到秋山老师面带笑容走进来,我心里还在纳闷,原来是因为已经准备好了本期的话题,心里有底了。  相似文献   

15.
当我看到苍老师引退的消息时,我正瘫倒在出租车上,忍受着前一天晚上酒精的折磨.这让我想起了大一的那个下午,并不明媚的阳光,独自一人的寝室,以及刚刚下好的苍老师作品集. 苍老师的引退是个必然,毕竟在对于外貌、身材、技术等原始因素要求越来越高的成人电影界,随着年龄的增长,苍老师的竞争力早已大不如前.虽然没有引退作品,但也留下了付出的小期待.  相似文献   

16.
最早耳闻《东周列国志》是十余年前在河南围棋队训练时。那天,我的老师黄进先先生看起来很高兴,对我们谈起在旧市场淘到一本叫《东周列国志》的书。书的版本较早,卖得又便宜,黄老师这样爱书的人无异于如获至宝。我那时历史书读得不多,但看到黄老师得意的神情,就把书名记下了。  相似文献   

17.
来信臧老师:您好!我是从一本杂志中看到您的栏目。一般来说,我是不会写信的,可这次我却鼓起了勇气。我是一名中学女生,也是一名共青团员,今年十四岁。小的时候就很自卑的我,总喜欢独来独往,行为很孤僻,一天到晚没说过一句话。老师和父母都为此十分担忧。我常常认为自己是丑八怪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我在学习刘金印先生整理的《汪永泉授杨氏太极拳语录与拳照》,主要看了汪永泉的语录,感觉刘金印先生整理的汪永泉讲的原话非常好,并做了要点笔记,但看到第二章之(八)“轻松腰胯”(33~35页)这一节出现了诸多的费解之处,没办法,我又求教康伟老师。我把我的问题发给康老师,康老师在电话中讲了整整一个多小时。下面分成条目逐句或逐小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甲A联赛是我的足球启蒙老师,尽管这么说有点丢人。1996年欧洲杯看到黄健翔老师在比埃尔霍夫进球后高声连呼此君名宇的激动,让我觉得有必要去深刻认识一下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20.
说起DC老师,很多电竞爱好者会立刻联想到百年孤独、我听闻的梗,和他的二次元属性.当我们走近DC老师,发现他真的"宅",但是他宅得自我,宅得自信.聊起他心目中的宅文化,DC老师侃侃而谈. 有幸造访了DC老师的住所,笔者在听着DC老师对着自己的手办如数家珍时,看到了这位有些毒舌的解说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