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丹军 《成才之路》2012,(25):78-78
正今年5月,我开设了一节对外教学研讨课,内容是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为了让课堂四十五分钟既充实饱满,又轻松生动;既有浓郁的历史感,又饱含时代气息,我在课前着实下了一些工夫。例如,重点考虑历史情境的创设、相关史料的呈现、历史问题的预设等等,希望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新政",感悟"新政"。一节课下来,非常顺利。老师们对我课堂的驾驭、节奏的把  相似文献   

2.
胡京昌老师的这节课,富有创意,构思精巧,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突出。这节课的亮点与可鉴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3.
正"神入"(Empathy)一词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研究人员要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这一方法运用于历史教学之中,就是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观察当时的世界,像历史人物那样思考,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神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走进"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历史教学》编辑部在征稿启事中说,就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趋势而言,学生应试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科能力的提升。我们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卷、广东卷,明显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很多地方卷也向这方面发展。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就是一个亟待研究问题。换句话说,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才能“对路”呢?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思路:“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搜集核心史料,获取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教改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  相似文献   

6.
“多角度看历史”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为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势,思维绝对化、单一化的现象,我市高中历史教师举行了“换个角度看历史”的公开课活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历史观念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以...  相似文献   

7.
《罗斯福新政》是必修二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但因其理论性过强,学生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笔者就教学过程中疑点知识的解释和难点知识的处理试陈孔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新政时期三权分立体制的变化 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现整理人民版教材的示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教走廊·开栏词]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情境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它实质是历史的“再现”和“复原”.是基于“情境”和“体验”两个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领悟和反省的一种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当今开展教学模式研究的学校及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它们有各自的个性,但其共性是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三导四步"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实际,依据学科特点,有机整合先进教学模式的优点,并将其有效地融合进我们的课堂中,尤其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分解为指导、诱导、引导三个方面,课堂学习突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巩固、点拨提升。"三导"和"四步"是有机地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四步"的先后顺序也不是绝对的,可以是浑然一体的。文章以历史学科《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为例,系统介绍该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材料研习,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材料学习和问题探究,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君燕 《考试周刊》2012,(45):112-113
【教材版本】 人民版。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真正亲近历史。让学生成为历史真正的主角.感受并感悟历史。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教学的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这里所说的历史的“另一面”,是指曾发生过的、但教科书没有涉及、被忽略、不受关注的一面。随着考古发现、档案解密、文献资料挖掘的成果不断出现,历史学研究呈现动态发展趋势,而历史教科书上的历史知识则呈现一种相对的“静态”,导致教科书上历史知识的相对滞后,教科书上的“历史”与发生过的历史之间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1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专题六第2课的课前提示,说明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而美国高中大学预修世界历史课程教科书,则将经济危机(The Great Depression)、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革命、德国纳粹主义、印度1930年代的非暴力运动和1920~1922年间的不  相似文献   

16.
正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使教师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得以更新。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能为历史课堂教学创设情景,按照"创设情景——体验情  相似文献   

17.
《罗斯福新政》是我准备的一堂公开课,也是我积极参加学校教学月活动所选上的一节课——根据我们组长也是我的师傅魏老师给我定的上课时间和学习进度而选定的。在整个课堂设计过程中,我脑子里浮现的都是“课堂效率”“课堂互动”这两个概念。根据我以前上课的经验和听同学科公开课的感受,我对这次公开课的打算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上一节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18.
正"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不仅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学历史课程的"座上宾"。笔者近来研读《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下面简称为美国课标)中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美国史"时代8:"大萧条与二战","世界史"时代8: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①有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在课程标准"大萧条与二战"的前言部分,美国课标研制者阐述了他们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归纳起来有:  相似文献   

19.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不仅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学历史课程的“座上宾”。近来研读《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下面简称为美国课标)中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美国史”时代8:“大萧条与二战”、“世界史”时代8: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下面跟大家分享阅读心得。  相似文献   

20.
罗斯福新政是初中阶段历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在以罗斯福新政为个案的研究中,通过梳理新政在百年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比较中美教科书对同一主题描述的异同以及展示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探索性成果三个方面,对新政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期对教科书中世界历史内容的编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