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说"真话"是公民表达权的一种实现形式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厘清三个前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简单化、极端化的"两元论", 才有可能深化对该命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7,(44):85-85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表达权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中共中央的重要文献,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马楠 《新闻传播》2013,(6):179-180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已经进入"意见大爆炸"的时代。表达自由不但是每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公众参与现代政治生活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公民表达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但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公民表达权的同时,也制约着公民表达的发挥,两者既博弈又互动。只有构建二者和谐互动的法制机制,才能让传媒技术更好地服务并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9,(4):20-20
所谓知情权,又称知晓权、获知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知情权包括社会知情权、政治知情权和自身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的磐要条件之一,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史慎 《新闻与写作》2005,(10):14-15
我想呼吁一件事情:媒介,请挺起你的脊梁,正确的我们要坚持,错误的我们要勇于承担。让我们在一次一次正式的冲突和对抗中用法治精神来磨合、调整、清晰公民权利冲突的界限,实现公民权利冲突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传媒促进公民参与、形成管理的公共领域,是构建我国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传媒呈现出参与公民的议题表达、参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政府部门和公民合作三种形式促进公民参与的实践状态。推进公民参与,我国传媒需要开展公共新闻运动、促进社区媒体建设以及建构社交媒体理性的公共领域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民新闻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同时,也大大改变了原有传媒生态的环境,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公民新闻的理性发展,并结合现在的实践情况重新构建新型的传媒生态。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兴起后,以普通公民为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为特征的公民新闻随之快速发展,并对传媒生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公民新闻的发展对传媒内、外生态的再建构。  相似文献   

9.
传媒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传媒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传媒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健康的传媒批评能力,使受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传媒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3,(11):87-87
本刊讯2013年9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学术委员会年会第一分沦坛“新媒体表达权与传媒高等教育变革”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专家学者以及传媒政策与法规专业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与会嘉宾就“新媒体表达权”和“传媒高等教育变革”两个主题进行了探讨,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新媒体表达权进行了法学定位,并就谣言的标准、认定者以及认定边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web2.0是关于整个传媒生态改变的概念。可以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解决了表达和沟通的障碍,这样一种解放形成了一种社会布局,发生了一些深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政府推动的网络实名制从局部走向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网络实名制会对公民网络表达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匿名表达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匿名表达与实名制的关系?本文以我国最新推出的网络实名制相关立法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实名制作为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制与网络匿名表达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以期对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媒体说"真话"是公民表达权的一种实现形式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厘清三个前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简单化、极端化的"两元论",才有可能深化对该命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了档案馆公共服务及公民利用档案权利的内涵;其次,对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限制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公民利用档案权利受限的成因,并从法规制度、职业责任和公民角色这三个方面提出实现公民利用档案权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杨柳 《出版广角》2021,(14):75-77
传媒所呈现的公开性、公益性、批判性、多元性等有别于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公共属性.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内容、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传媒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契合点,也是彰显传媒公共性的有效途径.传媒业可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回应力";通过多渠道实时互动,增强公共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通过监督问政,实现公共服务供给"阳光透明";通过打造开放的公共场域,实现公共服务供给"高效规范".未来,传媒业要坚守公共利益、承担监督职责、搭建公共平台,持续为公共服务创新赋能,实践和彰显其公共性.  相似文献   

16.
传媒在培养公民意识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保障。在当今社会,传媒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培养和增强全社会的公民意识,传媒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一、关于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7.
应该提高全民的传媒素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学者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对新闻传媒教育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在此一并发表,以期引起更多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传媒监督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道德及整个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它在市场经济中本身也是利益主体,如果只有监督而没有自律,那么对社会造成的破坏也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传媒在发挥监督职能的同时,应加强传媒自律.  相似文献   

19.
传媒明星与传媒品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征 《当代传播》2003,(6):74-76
本在分析传媒明星对于传媒品牌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依托传媒明星进行传媒品牌建设.并结合国内外传媒组织的实践经验,对传媒明星的培育与管理和以传媒明星为主导进行传媒品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1988年9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这一论断,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告诫国人:改革开放之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就是深度运用先进技术之路,就是赢者之路。传媒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即专指运用到传播媒介领域内的信息技术。自人类诞生以来曾被人类使用过的传播媒介主要有六大类:语言传媒、纸质传媒、广播传媒、电视传媒、互联网传媒、量子传媒等。同人类使用过的传播媒介相适应,传媒技术也有六大类:人类肌体形成的天然性传媒"技术"、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广播技术、电视广播技术、互联网传媒技术和量子传媒技术。思维是万物之灵——人类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一些现象或问题所作的思考。思维是一个过程,是人类心智运动的过程,它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实际,未来传媒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体系战略,它主要是由传媒绿水青山发展战略、传媒经济理论发展战略和传媒融合发展战略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