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的人生关怀在理论根基、核心原则等方面表现出独特性。深入研究和把握佛教人生关怀的"特质"——缘起论的哲学根基和慈悲平等、净心净土的关怀维度等——方有可能直面现实"境遇",以实现其价值的真正"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对“根本佛教”或佛教的“根本精神”的追求是日本佛教学术界自近代以来的最显著的思想特征之一。这一思想特征也表现在当代“批判佛教”思想家的佛教论述中。如松本史朗对缘起说的再解释、对原始佛教的再构筑就既是其“批判佛教”的理论原点,也是其“批判佛教”的理论归结点。松本史朗从时间性的“突变”的角度规定缘起说,是对日本佛教界从空间性的“相依”的立场把握缘起说的传统立场的反动,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方法论上也有开拓意义。但单纯从“时间性”出发理解缘起说,如同单纯从“空间性”理解缘起说一样都是片面的。松本史朗虽然对基于文献学的客观主义学问观持否定态度,但建立在个体信念基础上的学问具有多大的客观性同样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3.
佛教中含有丰富又独特的生态观,缘起论是佛教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佛教认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贪、嗔、痴三毒使人类的内心欲望过度膨胀,从而对自然环境进行征服开垦,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因此,要攻克生态日益恶化的难题就必须克服人类的内心欲望,从意识着手,树立正确的生态思想。以缘起论为基础,佛教中的平等观、慈悲观和生命观等阐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关系,提出了众生平等、戒杀护生等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学习和借鉴佛教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禅宗思想中,蕴涵着关爱自然、敬畏生命、追求和谐的生态美学智慧。其文化基因主要包括哲学、伦理和民俗三个方面。其哲学基础是佛教的“缘起论”与“无我论”。其伦理基础是佛教伦理中的善恶观与业报论。其民俗基因是南方巫文化。湖南禅宗不但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湖湘文化(主要是湖湘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有关陈白沙哲学思想的争论中,与作者观点相反的一方没有提高到范畴体系去研究。白沙哲学本体论的系列是:道——人——心,道是本体,心是派生的,而通过经验和逻辑的方法,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因此,白沙哲学思想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白沙哲学的涵养论系列是:道心分立——涵养得道——道心合一。本体论、涵养论两个基本范畴系列和一个附属涵养论的系列——得道门法,构成了白沙哲学内部非常严密的范畴体系。只有从这一整体去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腾格里,系蒙古语,意为天。从《蒙古秘史》中的腾格里范畴看,它不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种种特性,它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古今中外各民族的各种哲学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范畴和范畴体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和矛盾则是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实践哲学创始人的亚里士多德最早明确地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和实践哲学的主题。本文探讨了亚氏所确定的实践范畴,认为其范畴指向的实践活动蕴含着自主、自由和善的灵魂,并说明其"实践"活动之魂的缘起与一定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人类实践活动本应追求的价值取向,以克服当代实践发展中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目前,逻辑学界正在热烈讨论建立一门新的学科——辩证逻辑——体系;在辩证逻辑的科学体系中,逻辑范畴是一个重要方面。究竟什么是辩证逻辑的范畴,辩证逻辑有哪些范畴,它的体系究竟是什么?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逻辑范畴的本质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说,范畴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最一般的和最本质的属性、关系、方面和行程的一些基本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说,范畴就是外延最大、内涵最深的一些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些统帅着、贯彻于整个学科体系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就是这门科学的范畴。由于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当代的"批判佛教"思潮对佛教教义进行审查,提出了"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和"本觉思想不是佛教"两大议题.对这两大议题进行反审查的可能进路是:一是审查"批判佛教"将"缘起论"设为佛教的"基本教义",然后以此为"佛教标准"来判断"如来藏思想"和"本觉思想"不是佛教是否恰当?二是退一步,权且承认"批判佛教"将"缘起论"设为"佛教标准"是正确的,然后在这个大前提下来审查"如来藏思想"和"本觉思想"是否违背了"缘起论",是否是佛教?审查的结论是:无论在哪一条进路上,"批判佛教"的两大议题"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和"本觉思想不是佛教"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依《华严经》立宗,以其高度的哲学思辨、恢弘的气势、殊胜的境界历来备受僧俗青睐。法界缘起观是华严宗发挥《华严经》主旨,吸收其他宗派之理论,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的结晶,是华严宗教义之根基,有着深邃的哲学义理,诸如“三界唯心”、“体用不二”、“理事无碍”等,不仅是佛教哲理的精彩演绎,更是代表了当时中国哲学的最高水平,并直接开启了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唯物主义哲学长期得不到重视,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它在哲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不可缺少的逻辑作用,特别是没有看到它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形成所起的逻辑前提的作用。范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工具。范畴史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缩影,它以逻辑的浓缩形态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如何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到较为深刻的发展过程。正如列宁所说的,“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与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这才是需要的东西!”(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8页)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研究思维与存在这些范畴发展的逻辑过程,就可以抓住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研究法国唯物主义在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也应着重考察思维与存在这对范畴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佛教可以融贯地支持作为教育理想的人的自立。自立是指人能够根据自己所认可的原则进行思考和行动,这显示了此理想和拥有一个持续的自我之间的关系。分析佛教的三个原则,即缘起、无常和无我,表明在自立与佛教哲学之间只是有表面上的冲突。龙树引入"两种真理观"的理论,指出在一方面自我有实在性,而在另一方面却是一种虚构,这样可以化解这个表面上的冲突。这种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人的自立,认为这在人追求解脱的过程中,仅具有外在的价值,解脱完成,其价值也随即消失。  相似文献   

13.
政治哲学是政治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范畴包括政治价值、政治国家观和政治理想。政治民主、政治稳定、“四项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多党合作”是邓小平的政治国家观;政治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是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贯穿在邓小平的这些政治哲学基本范畴中的灵魂是发展主义,其政治哲学思想从本质上说是发展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4.
从阮籍诗文看阮氏信奉或倾向佛教之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阮籍诗文的思想方式和思维特点,阮籍的诗文作品的叙说方法和阮籍诗文作品对古代哲学"神"范畴的运用和界定来看,阮籍思想同样显示出接受过佛教影响的烙印,因而他可能是信奉或倾向于佛教的.  相似文献   

15.
从阮籍诗文的思想方式和思维特点,阮籍的诗文作品的叙说方法和阮籍诗文作品对古代哲学“神”范畴的运用和界定来看,阮藉思想同增显示出接受过佛教影响的烙印,因而他可能是信奉或倾向于佛教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周荫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作为总体性范畴是其出发点、核心和基础,首先,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性。思维和存在...  相似文献   

17.
佛教大同理想作为佛教对理想社会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其个人观、家庭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等息息相关,并在深层理念上体现了佛教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近代以来,胡礼垣、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谭云山等人的大同思想中,均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佛教特色,佛教界高僧如宗仰、太虚等人提倡的“人间佛教”的革命中同样包含佛教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佛教的缘起观、平等观、心性观蕴含的大量思想经过现代化的阐释之后,可以作为全球社会奉行的黄金原则.  相似文献   

18.
按照大多数注释者的意见,《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逻辑学著作,它集中考察了逻辑范畴的分类及规定。但是,它在逻辑地规定范畴的同时,涉及了许多后来为《形而上学》所发挥的第一哲学内容。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概括来说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进一步说是关于存在本体的学说。《范畴篇》的第一哲学意义,就在于它通过范畴分类,找出并确定了第一哲学的对象——本体存在;初步规定了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本体范畴;并提出了确定存在及其本体的第一哲学标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一简略论述。对存在的范畴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哲学都研究存在,但存在究竟指什么,众说不一。亚里士多德开始独立撰写哲学著作时,就把目光集中于这个问题,他从逻辑学出发,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道教的相互影响历来就是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为例,从文章的题目,写作缘起展示了其受到佛教的重要影响.文章着重分析了佛教名相在该经中的深深印记,随文作了简单的分疏.  相似文献   

20.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那么到底什么是“价值”呢?本文从历史演进角度对哲学价值范畴和当前从三个视角进行分析而形成的客观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和关系价值论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从价值与价值范畴、价值的存在与表现、价值与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对价值范畴进行了哲学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