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浅谈教师在“动态生成”课堂上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步平 《青年教师》2007,(12):33-3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师生的重要日常生活。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个"还"字,说明只要班级授课制存在一天,课堂本  相似文献   

4.
正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想让学生展示课堂的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创造生成性的课。因为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的课堂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生成性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场景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可变性的概括,它既是教学活动动态的一种反映,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预见性。精彩的"生成"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相对于预设性的课堂教学,生成的课堂是重视师生生命多样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她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华章》2007,(11)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理论。叶澜教授在她的有关基础教育理论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方面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学生动心的瞬间、困惑  相似文献   

10.
<正>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然而,动态生成应"生"在何  相似文献   

11.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然而,动态生成该"生"在何方?我们对此进行分析、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更有魅力、更有活力,这是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动态生成”的课堂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有效途径。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精彩课堂呢?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我们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她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同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该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可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人格魅力,构建生命课堂,从而促使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郝久红 《教育》2013,(6):38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认为:"要以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让新课堂充满生命的互动,语文教  相似文献   

19.
林敏 《华章》2011,(31)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我们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题、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关注课堂生成,让课堂焕发生命之光.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挖掘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把握教学的有利时机,及时捕捉点化,把探究引向深度,适时反馈评价,实现有效生成,以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