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艳玲 《考试周刊》2014,(19):30-30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目、内容,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各项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2.
冯丽 《教师》2015,(6):25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要帮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书,让学生有书读,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阅读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面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可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帮学生推荐合适的书;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交给方法,指导阅读;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等途径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4.
张雪芳 《考试周刊》2014,(49):45-45
<正>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五年制课外阅读量是100万字,六年制150万字。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概括地说,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读得少,阅读面窄;二是阅读不加筛选,内容杂乱;三是看得比较随意,大多走马观花;四是喜欢阅读有插图的漫画、卡通、动漫,对纯文字的书不感兴趣;五是阅读效率不高,甚至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怎么才能让他们提高对课外阅读的兴  相似文献   

5.
一、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阅读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活动,对中学生而言,阅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有着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数量有限,课外阅读则可补其不足。叶圣陶先生曾说:"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笔者这里主要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两方面说明来分析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在实践中所做的就是多渠道培养小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外阅读。首先,要从推荐读物开始,能够让学生有书可读;然后,加以督促指导,促进阅读;在此基础上,授之以法,讲授课外阅读的方法,并借助各种活动的开展,加速阅读的进程,以此达成对课外阅读的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翼翅。  相似文献   

9.
魏宏芬 《广西教育》2012,(17):4+18-4,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看来,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柳琳 《教师》2013,(33):82-82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学生的阅读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让他们开阔视野,自觉地在书海里遨游,汲取丰富的知识养料。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质量,让阅读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优化策略为研究主旨,从丰富课外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完善阅读评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旨在为小学生营造书香萦绕的课外阅读氛围、陶冶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多种媒介的阅读;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实,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阅历。只有遵循统编教材思路,将课外阅读主动纳入到语文教学之中,通过教材课文为主、课外阅读为辅的方式,构建群文阅读,帮助学生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学习语言,借鉴表达,继而促使他们真正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脱节现象在中专学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1、学生主观不重视,看书没有明确目的,大多为了个人消遣;2、语文老师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实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放任自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入手,通过开列书目、指导欣赏、教会积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使学生热爱阅读,并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然而仅仅靠语文课本当中的几百篇文章、几十万字的阅读量是绝对达不到要求的.也是达不到我们的训练目的的。所以为了使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就要把目光转向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做好过渡.结合起来.使得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都不偏颇。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有相应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中国教师》2011,(8):56-5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被提出来,其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量。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走“大阅读”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