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目标首要定位是诵读和背诵。而实际上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为了推进课堂进度,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以文本翻译为主,串讲实词虚词,分析句式结构,剖析文本内涵为主要教学目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每学期的背诵量不少于文言课文总量的30%".从这一要求可知: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尹仁娟 《师道》2011,(3):35-3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文言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规定课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可见初中语文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大大提高.文言文的地位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宋国平 《考试周刊》2010,(53):52-52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是毋庸质疑的,那么诵读如何合理地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5.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时是这样说的: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时是这样说的: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任伟 《语文天地》2010,(3):38-40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的阅读部分规定中,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反观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做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积累、阅读和运用等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文言文内容,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学习文言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目标有这样的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了明确的阅读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11.
【课标指津】《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具体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阅读     
《中学文科》2008,(10):31-44
课标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是凭借已知去获取未知。与现代文阅读相比,学生对文言文"已知"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课内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对高中文言文日常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一名合格的高三毕业生的要求,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高考复习备考须达到的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就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检验,考生的语文素养是靠平时日积月累获得的。江苏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董健良 《现代语文》2014,(12):156-15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的能力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较之以前有所变化,具体的表述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背诵的篇目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课程目标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既是教学文言课文的标的,也是复习文言课文的准则。 学习文言文,基础是诵读。初中学生应逐步学会理解记忆,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第三册中的《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五柳先生传》《小石潭记》是需要背诵的经典名篇,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7.
周喜悦 《宁夏教育》2000,(12):35-35
新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又有了新的要求,从过去的“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变为现在的“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所占课文比例由过去的“文言文占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文言文怎么教?见仁见智。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要教文言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定位文言文教学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针对这样的目标定位(《新课标》在表述方面是否有问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诵读古代诗词,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2.通过掌握的文言知识,读懂一些比较浅易的文言文以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一些较有深度的文言文的基本内容。3.掌握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根据课标要求,教学上要想达到以上目标,我认为主要还得从以下同几  相似文献   

20.
庄敏 《语文天地》2012,(22):29-3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一、诵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