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SEEA)》补充和改进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即把没有进入市场或者是不能进入市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以某种适当的方式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与国民经济核算有机地衔接起来,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实现国民经济核算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建立并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有利于客观的评价经济发展,对制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以便全面的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国强 《科教文汇》2007,(12X):191-191
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现实必要性的一般分析,探讨了现阶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推行中的客观问题,并就如何正确和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3.
资源核算(Natural Resouce Accounting)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资源核算把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及对环境的破坏以价值量的形式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使国民经济核算成为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数。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后新的核算体系称“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System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是联合国推荐,将大自然的价值纳入一国经济核算的评价体系。SEEA的实现有利于国际间经济交流和对比,我国资源核算研究已经起步,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现实必要性的一般分析,探讨了现阶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推行中的客观问题,并就如何正确和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5.
对自然资源核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核算对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核算的关系,资源核算的范围,以及怎么综合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核算。  相似文献   

6.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有绿色核算体系存在过于复杂、难以操作、可比性差等缺点,尚未形成世界各国能通用的核算体系。本文在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内质属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可持续原则、效用衡量原则、纵横向可比原则、数据易采集原则等四大原则作为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准则;其次,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以四大原则为指导,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总效用衡量的“零排放”GDP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特点,通过扩展和调整核算体系,建立适合大庆市特点的资源型城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实现大庆地区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及今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国内其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核算不仅要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上,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规划,将具有战略意义、资源相对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服务行业纳入其中。提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核算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支付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获得服务项目价格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它可以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各级政府掌握居民消费价格状况,研究和制定居民消费价格政策、工资政策以及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说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鞠春雨 《内江科技》2006,27(4):16-16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积累过程及资本筹集过程等的系统描述和说明。每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都有相应的总量指标对其进行核算。整个国民经济就是在这些指标的核算中周而复始、循环地运行着。  相似文献   

11.
冯喆  高江波  马国霞  高阳  潘韬 《资源科学》2015,37(9):1700-1708
自然资源核算是全面揭示环境-经济耦合系统物质流动过程的重要方法,也是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是自然资源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最新核算体系研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经验,梳理了核算体系编制的原则;依托现有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统计数据,设计了由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账户、平衡表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三部分所构成的区域尺度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体系;归纳了产排污系数法在区域污染实物量核算研究中的应用;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初步进行了编制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为适应区域自然资源核算的需要,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体系设计应遵循相容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行性四个原则;②在区域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中,宜使用指标体系方法综合反映环境质量,并设立实物账户核算经济活动中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产生、处理、排放和消纳;③核算体系的运行可以使政府、居民和企业多方获益,同时该体系也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学习能力与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在技术、制度、发展经验等方面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并且具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优势。因此,后发优势能否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后发国家能否成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就取决于后发国家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和经济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中国北方干旱区20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静态效率、动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借助城市发展周期、主导资源类型分类特征以及动态变化视角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特征规律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静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0.932),且城市间效率值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吕梁、延安和庆阳等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②按照主导资源类型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石油类(0.995)>综合类(0.958)>金属类(0.908)>煤炭类(0.904)规律特征,金属类城市和煤炭类城市变化趋势相似且都处于较低状态;依据城市发展周期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成长型(0.978)>再生型(0.945)>成熟型(0.920)>衰退型(0.882)的规律特征,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明显滞后。③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动态效率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在2006-2016年整个时期呈现出“逐步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④根据ML指数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增长型和波动增长型城市占比为65%。大同、包头和白银等城市动态效率值较高,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快。整体上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统筹管理下,绿色发展水平正逐步得到改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人类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世界通行的、必然的基本制度安排,在经济和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治理国家的国策。我们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从源头抓起,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大幅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保护创新成果,促进经济、科技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和城市群的视角,以2013—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首先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在持续提升,绿色创新是改善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的关键;其次在城市和城市群视角下,绿色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呈现空间差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创新体系下,专利制度连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扩散各子系统,适度合理的专利保护强度是实现创新系统之价值创造功能的重要保障。运用综合评价法,测度52个国家2006年-2017年的实际专利保护强度,从而探究经济发展、跨国技术扩散与基础科研能力对专利保护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跨国技术扩散和基础科研能力均与专利保护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分组模型结果显示,中低收入国家受国际贸易地位及国内市场压力影响,往往会适用偏高的专利保护强度;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会推动中高收入国家从专利制度的被动适应过渡到主动运用的新阶段;不仅如此,当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足够高时,专利制度的首要作用将从直接增加社会总福利转向保护和激励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绿色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结果数据的讨论,全面研究福建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影响因素,进而对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等指标表现出的因素进行SWOT-AHP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构建起以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为子系统的福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得到福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模型,建立近期、中期、远期的三阶段战略目标,提出福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创新发展是实现后发赶超的主要途径。当后发国家为了实现赶超把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时,应着重考虑4个方面,即把握赶超的战略机遇、对创新进行组织、动员资本进行创新投入和推进社会整体进步以支持创新发展。近代以来的后发赶超历史无不证明,这4个方面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婷  徐利刚 《资源科学》2012,34(10):1855-1863
绿色能源被认为是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全世界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尤其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加,装机容量迅速增长。我国能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但绿色能源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欠缺、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长期持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金融等手段鼓励绿色能源的技术研发、生产和消费,形成了全面支持发展绿色能源的路线图,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建立起各自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本文系统梳理了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展示发达国家绿色能源定位的演化,研究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和最新趋势,以期为我国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提供借鉴,并与世界发展最新趋势接轨。  相似文献   

20.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指导思想,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格局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湾区,其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可以兼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文章从绿色经济与绿色环境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了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并以此为分析框架系统回溯了全球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的绿色发展经验,总结了它们的差异性特征,形成了双赢格局背景下湾区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一般性理论模式,为临海或近海地区经济与环境建设,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