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藏有一份《林丰年自传》。林丰年,原名林剑城,中共党员,1926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组织秘书,中共党内职务是支部书记。这份《自传》是1950年6月18日他在北京一家旅店里写的,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柳亚子26年5月归来就对我们说,蒋介石将来准要反革命。后来侯告诉我们,柳看到蒋在大会上作报告时态度飞扬跋扈之至,他气得第二天就不肯出席。这两天他正跟陈独秀谈判:要我革命,就允许我加入C.P.,否则我回吴江隐居了。陈独秀坚决不同意,认为柳留在国民党内作用更大些。后来,柳果然回吴江,对党务…  相似文献   

2.
正爱国诗人柳亚子(1887-1958)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北厍大胜村,自12岁跟随父母迁居黎里镇周寿恩堂(现辟为柳亚子纪念馆)居住,至1927年因反对蒋介石遭到通缉被迫东渡日本,他在黎里镇生活了整整29年。在这里,他创办并实际领导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创办了《新黎里》报。留在家乡档案馆里的泛黄的资料,纪录了柳亚子早年的抱负与作为。  相似文献   

3.
柳亚子挽孙中山三对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5年5月3日,以柳亚子先生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在黎里镇召开了吴江县追悼孙中山先生的大会。5月16日柳亚子在他创办的《新黎里》报出了整整八个版面的特刊,记载这宏大而又隆重的盛况。就在这《新黎里》报上,刊发了柳亚子撰写的三副挽联:  相似文献   

4.
2009年6月底,汾湖诗社成立,我在会上第一次见到殷秀虹。以前,在《汾湖》杂志上看到过她写的文章、诗歌,也知道她是柳亚子纪念馆前馆长殷安如的爱女。后来,我与殷秀虹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三年南社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后,柳亚子又与邵力子、陈望道等发起新南社,并自任社长,提倡新文学和社会革命,并创办了《新黎里报》。七月,柳亚子先生及《新黎里报》被控。有关柳亚子等创办《新黎里报》及其被控一案的档案,是研究新南社和柳亚子先生革命活动及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特从馆藏档案中选出,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6.
为了纪念柳亚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民革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柳亚子先生在上海”展览会,展览会于六月三日在上海图书馆视听资料馆开幕。民革中央主席屈武为开幕式剪彩。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7.
柳亚子家书     
柳亚子,江苏吴江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土。本辑家书选自柳亚子1920年至1930年间给他的三个子女无忌、无非、无垢和妻子郑佩宜的日常家信。信中所述虽多为居家琐事,但反映柳亚子的思想、性格至真至切,足为深入了解其人以备资料之一端。而无意中涉及当世大事之处也有不少,如三·一八惨案和郑振铎主编《小说月报》等事,亦颇有参考价值。兹公布以飨读者。由上海市图书馆萧文熹选编。##D1.致柳无忌1920.9.15无忌:我礼拜日、礼拜一、礼拜二寄给你三封信,你通通收到了吗?你的足洗过吗?衣服换过吗?望你告诉我。倘然没有洗没有换,这个礼…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对于柳亚子《礼蓉招桂龛缀语》的辑录一向很少论及,而对其发表虽有简略提及,但存在颇多错谬之处.有鉴于此,笔者根据新掌握的史料,就柳亚子《礼蓉招桂龛缀语》的辑录与发表问题稍作探讨. 一、《礼蓉招桂龛缀语》的辑录 张应春(1901-1927),字蓉城,号秋石,江苏省吴江县黎里葫芦兜村人,与柳亚子四妹柳均权在小学同学.1923年,到松江景贤女子中学任教,结识共产党人侯绍裘和国民党左派朱季恂,思想进步很快.1 925年,回故乡黎里任教,在黎里召开的追悼孙中山逝世大会上登台演说,慷慨激昂,满座皆惊,由此深受柳亚子的赏识.同年8月,在柳亚子的推荐下,张应春当选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应春与柳亚子在国民党省党部密切合作,结下了深厚友谊.1927年4月中旬,她在南京遭到逮捕,惨遭杀害,年仅27岁.其时,柳亚子正在上海隐居避难,同年5月又亡命东瀛,一年后方返回国内.张应春遇难后,柳亚子非常悲痛,先后赋诗和采取其他方式来悼念张应春.由于张应春字蓉城,就义前曾托名金桂华,柳亚子于1932年辑录《礼蓉招桂龛缀语》32则.《礼蓉招桂龛缀语》内容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柳亚子和朋友为《秣陵悲秋图》所作的题咏之作.  相似文献   

9.
江苏柳亚子纪念馆和吴江博物馆联合编辑的《吴江馆藏南社书画集萃》已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印了吴江博物馆馆藏一至三级书画文物150件,有于右任、萧蜕、沈尹默、陈陶遗、马公愚等人的书法,有谈月色、谢公展等人的画作,其中宋教仁的对联、柳亚子的遗嘱、何香凝的丹青,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一) 热心公益无事忙有求必应香港脚我们在萨空了的客厅里,见到了柳亚子先生1949年送给他的这一条幅。条幅放在红木镜框里,挂在刚刚修葺一新的客厅的正中墙上。在冬天阳光的映照下,它格外显目。主人已是七十七岁高龄的老人了,性格开朗,思路敏捷,举止安详,谈笑风生。当我们问起条幅的来历时,他按捺不住喜悦心情,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说:“这两句打油诗,并不是这位著名的南社诗人的‘杰作’。这是先生从一次送行会上‘拣’来赠给我的。”原来,在柳亚子先生即将离港去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前夕,萨空了和乔冠华、夏衍、张铁生、金仲华、刘尊棋、邵宗汉,这些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又担负特殊任务的同志,聚会在九龙柳亚子先生的临时寓所,热烈地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底的一个周末,笔者和讲解员小周同赴上海新华路去拜访姚光(姚石子)的哲嗣姚昆田教授。新华路地处上海交通大学附近,文化氛围浓郁。姚老寓居之楼,自署为"三万楼",一进门就给人以一种"由小知大、由近思远"的亲近感。我入柳亚子纪念馆11年来,见过姚老几次,但每每总是行色匆匆,没深谈过。  相似文献   

12.
民国著名书法家陈陶遗曾经作过一副行书对联,赠送给柳亚子先生的夫人郑佩宜女士,那联语既别致又颇耐咀嚼: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 宣纸质地,联语宽22厘米,长134厘米.上款:"佩宜先生雅令";落款:"上章敦牂皋月陶遗",下钤二方印章,白文"陈陶遗",朱文"天真道人",均2.1厘米见方. 上章敦牂皋月,是庚午年五月,即1930年农历五月.那时,柳亚子与郑佩宦结婚已经24个春秋,柳亚子44岁,郑佩宜43岁,陈陶遗49岁,都已年逾不惑.陈陶遗尊称柳夫人为先生,可以想见他对郑佩宜的敬重.对联没有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甚或相敬如宾的俗套语言,只是拈及生活中的寻常琐碎,诸如"汲水浇花","扫窗设几",一些妇道人家的小事,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3.
戈公振是江苏省东台市人。今年11月27日是他的一百周年诞辰。在公振先生百年诞辰的前夕,我有幸到东台市访问了他的故居和设在故居内的戈公振纪念馆。戈公振故居座落在东台市城区的兰香巷11号。走进先生的故居,在纪念馆的第  相似文献   

14.
柳亚子先生(1887—1958),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名人权,号亚卢;再改名弃疾,号亚子,后统一的名号定为亚子。江苏吴江县人。柳亚子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南明史专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活动家、思想家和宣传家。他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  相似文献   

15.
詹天佑纪念馆始建于六十年代,最初在长城脚下青龙桥车站设立陈列室,其后几经变迁和挫折。七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恢复设立了青龙桥站詹天佑先生纪念铜象。八十年代,继1982年将詹天佑先生墓地由京郊海甸小南庄迁至青龙桥车站以  相似文献   

16.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赠《沁园春·雪》词给柳亚子,成为轰动一时的一段佳话。1951年柳亚子在《文汇报》副刊发表文章《关于毛主席咏雪词的考证》,由此人们才确知当年毛泽东为柳亚子题写的《沁园春·雪》词有两幅,一幅  相似文献   

17.
怀念亚老     
柳亚子先生和我的父亲林寒碧、母亲徐蕴华都是南社诗友.亚老曾说,林徐夫妇负明诚、易安之目.我的俪侣林庚白是亚老的忘年知友,有很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几本现代文学史中,谁也没有说出,毛泽东同志的形象在诗歌中最早是在谁的作品中以及何时出现的。我在阅读柳亚子先生诗作时,找到了答案。亚子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与毛泽东早有交往。1929年,毛泽东在福建红四军工作,当时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居于统治地位,亚子先生怀着深厚的革命情谊,写了一首怀念他的诗。那时,诗人在上海,误听毛泽东遭到不幸,饮痛写  相似文献   

19.
因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到柳亚子与孙中山相关的一些史料.1906年,柳亚子在上海吴淞口秘密拜见了孙中山.1909年,柳亚子与陈去病、高天梅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担任社长多年.1912年,柳亚子曾受邀担任临时大总统府骈文秘书.后来他托母病离开南京,到上海《天铎报》工作,发表了大量的反袁檄文.国民党改组后,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被通缉,流亡日本.  相似文献   

20.
百年京张情     
在詹天佑纪念馆里,展出了许多先生曾说过的话,如果不加说明,很难想到这些醒世名言竟出自一个铁路工程技术专家之口。百年京张,百年沧桑。百年磨砺,百年求索。京张铁路,是我国科技界先驱、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先生的杰作。它的起点为五朝古都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