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1999,(6):4-12
国际饭店:三十年代远东最高楼1931年,由上海金城、盐业、大陆、中南四家银行组建的“四行储蓄会”,规划建造一幢远东最高的大楼,藉以树立四行储蓄会的形象。经论证,决定建造一家豪华饭店,这就是1934年12月落成开幕的国际饭店。国际饭店一直是大上海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曾保持上海最高建筑的记录达50年。本组史料反映了国际饭店创设时期的有关文件,及早年的营业状况,不仅是研究该饭店历史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研究上海工商经济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如从1929年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对中国L商业的严重影响,就在国际饭店的营业状…  相似文献   

2.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相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憾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桐,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这首小诗富有哲理。实际上一种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发现“我”,认识“我”,塑造“我”的过程,那么“风格”二字也便是一个站着的“我”了!通讯员写作如果太像别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这道理跟前面说的那首小诗的写作一样,我对这些也有粗浅的理解。通过实践我也明白…  相似文献   

3.
正全中国差不多每一个城市都有人民公园,但是最有名气的肯定是上海人民公园。不仅是人民公园地处上海,还是闹市中心南京路,不仅它的对面是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和上海最豪华的大光明电影院,也在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民公园的前生也是赫赫有名,它是解放前的跑马厅"上海跑马总会"的一部分。将昔日的跑马厅改建为公园,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却是很少有人知道,首先来自于当时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红头文件。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3月6日发文,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采访     
“知名度”很高的上海一提上海,日本人的心理就会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慨。由于历史、地理的关系,在上海生活过并熟悉那里一切的日本人是不少的。其证据就是日本国内读者对于记者稿件的意见,越过东海,接连不断地反馈回来。这在国内分社也是罕见的现象,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会令我感到惶恐。有这样一件事。我在一篇稿件中写道:“有尖塔的和平饭店(原汇中饭店)位于上海繁华的街道南京路的东端。”一下子,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指出:“有尖塔的  相似文献   

5.
人称二十四层楼的国际饭店如今在高楼林立的大上海是个不起眼的小弟弟,但想当初,谁又不识这鼎鼎大名的“远东第一高楼”呢?它作为上海第一高楼的记录,保持近五十年,要看国际饭店,先捂住头上帽子的闲话,迄今还为老上海们津津乐道。1931年,由上海金城、盐业、大陆、中南四家银行组建的“四行储蓄会”,规划建造一幢远东最高的大楼,籍以树立四行储蓄会的形象,以便吸引上海更多的储户前往四行存款。经论证,决定建造一家豪华饭店,取名国际饭店。饭店由匈牙利籍著名设计师达即克负责设计,他当时在上海开设建筑事务所,近邻的大光明电…  相似文献   

6.
上海解放不久,《新民晚报》一个记者写了一篇特写,标题是《南京路是上海的精华》,稿子一登出后,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对这提法表示不同意见:“旧上海是奢侈消费的城市,南京路糟粕很多,今天再称为上海的精华,我认为不合适。希望贵报以后多向我们介绍上海的工业生产,工人劳动等方面的情况……”末尾署名是“一读者”。编辑部负责人赵超构从笔迹上断定,这封信是出于陈毅市长之手。因为这样的毛笔字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再加上信笺和信封上都印有红色的“上海人民政府”字样,更证实了这猜测没有错。  相似文献   

7.
上海的夏天通常是很炎热的,历史上也是如此。这篇“大上海的热景”,就为我们勾画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即1934年夏天的城市暑热之情。这个夏天的温度不断地在上升,从华氏的95度(相当于摄氏35度),一直爬到了104度(相当于摄氏40度)。40度之热在上海一向少见,它究竟厉害到什么样子?文中说:“太阳变得像洪炉里烧红了烈火似的”,“柏油路一点一点儿的由硬性而转变到软化,一点一点由软化而成了熔化。”作者还生动地以上海两大标志为对象,形容了其时热不可挡的程度:“热哩!二十二层的摩天大厦(指国际饭店)缩进了脑袋,热哩!黄浦江的流水像烧开了样的。…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南京路商业街近代上海是一个以港促商、以商兴市的特大工商业城市,进出口贸易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城市商业的发展也异常迅速。上海城市商业的发展以位于公共租界的南京路(今南京东路)商业街为典型代表。于1865年南京路全线开通到清末民初几十年里,南京路从一条狭小的通江便道发展成为长达数里、集中了二百余家各类专业商店的初步繁荣的商业街。民国以后南京路日趋繁荣,上海环球百货业中最大的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等四家公司从1918年起在南京路上相继开业,一部分当时著名的国货工厂也纷纷在南京路上开设了…  相似文献   

9.
害怕读书     
我对书的感情有点深,深得也许是有点病态了。我家里最多的东西是书,最大的房间是书房,上万册书围了一圈,把我困在其中,也是乐在其中。坦率地说,写作有很多功利的目的,而阅读完全是精神需要。人的精神层面很宽阔,你怎么填满它?我就是靠阅读。我读文学书只占四分之一,科学的、哲学的、历史的,很多闲书乱读。尽管我对世俗生活一直保持一种警惕,希望自己不要太物质化,可似乎有点防不胜防。这个时候,也许洗干净手、焚上香火读一本书能拯救我。  相似文献   

10.
害怕读书     
我对书的感情有点深,深得也许是有点病态了。我家里最多的东西是书,最大的房间是书房,上万册书围了一圈,把我困在其中,也是乐在其中。坦率地说,写作有很多功利的目的,而阅读完全是精神需要。人的精神层面很宽阔,你怎么填满它?我就是靠阅读。我读文学书只占四分之一,科学的、哲学的、历史的,很多闲书乱读。尽管我对世俗生活一直保持一种警惕,希望自己不要太物质化,可似乎有点防不胜防。这个时候,也许洗干净手、焚上香火读一本书能拯救我。  相似文献   

11.
在位于上海繁华的市区的成都路上.坐落着一座上世纪初的建筑。它默默地矗立在那里,从外表看来并不十分奢华.也没有过多吸引人之处。但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它的名字却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它就是上海辅德里625号——一个被遗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何亮 《军事记者》2013,(4):62-63
“认识你自己”这句铭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像一个神秘的召唤已回响了数干年。而一个人的“自己”或者说“自我”到底是什么.至今仍为哲学家们众说纷纭——它是一个可被审视被认知的客体吗?可是审视它认知它的那个主体又是什么呢?而如果它本身就是一个主体.它又如何能够客观地或不偏不倚地看待自身呢?  相似文献   

13.
小熊的森林     
《全国新书目》2023,(6):60-62
<正>这是一本自然童话集,作者以无尽的想象力赋予了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蓬勃的生命力,通过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童话直观地告诉孩子们:任何生命都值得敬畏。小小的书,大大的自然,希望孩子们能在立体、丰盈的大千世界里快乐成长。“咔嚓嚓,咔嚓嚓……”小熊正踩着地上的落叶,在森林里走着,他好喜欢听脚掌踩在落叶上的声音。他走到榛子树下面,仰起头来。“榛子树,榛子树,我是来跟你告别的,谢谢你给我的榛子。”小熊说。  相似文献   

14.
徐斌 《新闻实践》2011,(7):I0002-I0002
在阅读这张照片时,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打起哈欠?要知道,打哈欠是传染的,就像疲劳会传染一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一名白领呢?在这张取名为《上海,星期一》的照片里,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呢?你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你是否也是这样哈欠连天、表情木然、步履匆匆地去上班呢?如果是,那你过得好吗?  相似文献   

15.
近几天,上海气温高达三十多摄氏度。记者到南京路国营商店的冷饮柜台寻觅大雪糕,发现它已经失踪了。许多顾客愤愤责问:这是怎么回事? 6月17日,记者走进南京路东的“大丰食品商店”,这家有七八间门面的商店冷饮柜上,醒目地写着出售四角多一块的冰砖、紫雪糕,五角多的软罐头桔子水、冰淇淋,就是不卖一角五分的大雪糕。许多顾客只好买冰砖吃。记者又到“泰康食品商店”、“三阳南货店”、“泰昌食品商店”、“上海儿童食品店”。这些拥有好几个冰柜的大店也都只卖中冰砖、冰淇淋。许多顾客气愤地问:大夏天,国营店为什么不卖雪糕、棒冰? 跑了二、三十家食品店,记者总算在“新建酒店”  相似文献   

16.
个体餐馆,私营企业,在今天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了。满街闪烁着霓虹灯的乍浦路一条街,早就是闻名上海乃至全国的个体企业餐饮街。继之而起的是紧邻南京路的黄河路个体餐饮街。现在,哪里没有私营餐馆? 可是,20年前,上海第一家个体私营企业破土而出之时,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那是1980年7月,我当时是文汇报新闻部主任。我清楚地记得,一天部里跑财贸的记者秦恒骥,谈到静安区即将有一家个体餐馆开业。我们听到这个信息,主张发新闻予以支持。这家坐落在上海市静安寺闹市附近华山路的个体餐馆1980年7月12日开业,7月13…  相似文献   

17.
黄儿     
梅洁 《出版参考》2004,(4):24-24
黄儿是舅奶奶家的一只母狗。我看到它时,它已很老了,没有记住它的年龄。它有点枯瘦如柴,肚子总是吸得扁扁的,脊梁的肋骨很突出;尾巴也不蓬松卷曲,总是有气无力地拖在身后,一点也不好看,像只可怜、孤独的老狼。我跟它开始有感情是在小妹生下之后,小妹拉屎后,只要母亲唤一声“黄儿,喔——”,它就迅速地跑来,把地上的屎舔得一干二  相似文献   

18.
刘诚龙 《出版参考》2009,(10):42-42
世界正在变得文质彬彬,温情脉脉。我在广场上抽烟,烟屁股烧到指头,我随手扔了,忽然来了三个彪形大汉。搁以往,一定有雷霆吼,但现在这三位首先给我敬了礼,然后递过来一张二十元的发票,跟我来交换人民币。看到这架势,我就调动我的脸部笑肌,乐意地跟他换了。那边啪地又给我敬了个礼,然后一鞠躬,道了一声:谢谢合作、我现在都没明白跟他合作了什么,是我丢烟屁股,他看烟屁股自由落体(事后回想,好像从我点起烟头那会,他们就斜睨上我了)?还是我给他两张人民币,他给我一张罚款单?这就叫做合作?合作,是有点不地道,而谢谢两字却是中听的。  相似文献   

19.
你问我,童年的印象是什么?一匹白马。 这是小时候的一桩鲜明梦想。我们居住的社区,有一片在孩童眼中十分宽阔的绿色草地,高大的松树将社区与外面的菜园隔开。我常想着,应该养一匹雪白光亮的马,系在草地另一边临水的杨柳树畔,孩子们仰躺在草地上,看它低垂颈项嚼食与饮水。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统训局每月公布的收听率调查表上,高踞榜首的是滑稽"王小毛",为什么听众如此青睐"王小毛",.请"王小毛"的爸爸谈谈-------1987年5月10日上午9时,一个陌生的、毛头毛脑的年轻人通过电波闯进了千家万户,并且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广大听众的宠儿。这位不速之客就是今天上海滩人人皆知的、我那宝贝儿子“王小毛”。每天清晨和傍晚,人们不约而同地打开收音机,此刻大街小巷响起了王小毛那熟悉、亲切的苏北上海话。王小毛如今已成为大明星,忙得不亦乐乎,今天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明天又活动在舞台上,近来居然还上了连环画,甚至在南京路上照像馆的橱窗里,也挂起了王小毛的大幅彩色照片。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文化艺术报、青年报、劳动报、文化与生活等20多家报刊,发表了近百篇介绍、评论“王小毛”的文章。我那宝贝儿子如此大出风头,做老子的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