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惩戒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又饱受诟病.即使立法明确,教育惩戒规制校园欺凌也不是静等花开,依然遭遇信任危机、权利抗制和司法挤压等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惩戒的价值失锚、家长权责的边际误解和司法惩戒的错位适用.教育惩戒的危机背后是教育权的内化重置以及与监护权、司法权之间的博弈.面对校园欺凌,教育惩戒亟待跳出失落的窠臼,变负能为增量,完成现代转型.破局的关键在于"固本培元,合理扩权与限权".具体言之,教育惩戒可以通过法治化与生本化重塑信任体系;增强家长责任意识和自觉性,明晰和落实监护权责;提升教育惩戒的可诉性及其与司法惩戒的黏合性,从而实现对校园欺凌的长远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校园网络欺凌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虽然相关立法已明确规定适用教育惩戒规制校园网络欺凌,但是实践中教育惩戒依然遭遇信任危机、权利对抗和能力不足等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校权与生权、司法、科技之间存在一定失衡,具体表现为人们缺乏对教育惩戒内在精神的理解、学生网络自由的边际扩大以及科技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在未成年人全民上网的时代,校园网络欺凌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是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秩序。为了有效治理校园网络欺凌,教育惩戒应当尽快实现人本化和法治化,划定合理的网络规制边界,创设教育惩戒的现代模式。  相似文献   

3.
4.
在遏制校园欺凌事件中,严厉的惩戒能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只有加大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校长、相关教师和家长、涉事学生的惩戒力度,让管理者不敢麻痹大意,让欺凌者不敢产生欺凌他人的念头,校园欺凌才能得到有效遏制.文章基于给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目的,从多个维度探讨了在解决校园欺凌事件中,加大惩戒力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作性举措.希望通过这些强有力的举措,能让这一困扰已久的肌瘤从根本上得以铲除.  相似文献   

5.
6.
7.
校园欺凌不同于青少年之间的打闹,因其带有暴力性、经常性与帮派化的特征,通常会对被欺凌者造成肉体和精神的伤害,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鉴于此,我们应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其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8.
校园欺凌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并相应影响到这些孩子后续的学习、成长.中小学校开展支持学生正面成长的反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是降低学生欺凌风险的治本举措和远景规划.在反校园欺凌专题教育中,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和自我教育,对校园欺凌进行相对全面正确的认知建构,养成反对欺凌的正面思维与行为,包括不当欺凌者,被...  相似文献   

9.
随着较多恶性事件的出现,校园欺凌治理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有学者指出,治理校园欺凌必须依靠法治,但该论述受到部分质疑和误解。这些质疑与误解源于其对法治化治理校园欺凌的重点、方法等层面的模糊认知,对校园欺凌的最终价值取向等认知存在偏差,对法治化校园欺凌缺乏实际的理性解读。结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法律精神,结合教育理念,提出育人是校园欺凌治理的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法治化治理校园欺凌的指导原则,校园欺凌治理研究与实践需多学科有机融合等观点。  相似文献   

10.
校园欺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也应具备多元化的特征。校园欺凌是一种人际暴力和社会冲突,其中的欺凌者往往热衷于寻求暴力对抗的成就感。在欺凌者的伤害因素以外,校园欺凌还包含旁观者的道德冷漠以及被欺凌者受到的侮辱等因素。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校应开展反校园欺凌的教育活动。各级学校应优化教育内容、完善校园治理手段,重点培养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心理素质与方法,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好预防与善后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应通过法律的方式从外部治理校园欺凌。第一,国家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文件并严格司法;第二,立法机关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立法,通过立法来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公民教育并建立校园欺凌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它是搞好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更是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我校近几年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是与一贯重视并采用求真、务实、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开展已有两年了,这项活动却始终没有在全国掀起应有的热潮,对遏制学生体质下滑,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不明显。一种新的观念要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新旧观念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找准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教育惩戒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司法实践的逐步发展,近年来学校教育管理与惩戒的合法性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要求加强司法审查的舆论呼声日趋高涨。学校教育惩戒的合法性审查必须包括价值原则的审查与重构,而学校教育惩戒所应奠基的三个价值基础是:正义、秩序与教育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支配下,农村学校的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办学质量等方面与先进学校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危机与挑战面前,作为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应主动改革,扬长避短,增强竞争意识,在实现学校高效管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教育督导是国家对教育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监督,重点在“督政”,依据是教育法规,追求的目标是使学校获得最好的办学条件。指导重点在“导学”,依据是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追求的目标是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校获得最佳的的办学效益。诚然,这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不管在督政或督学过程中,也不论在监督和指导过程中都是要既督且导,目的是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两基督导…  相似文献   

16.
欺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尤其表现在他们的学业适应上。结合国内外研究,从学校背景下的学业、行为和情绪等方面,阐述学校欺负对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学科都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且具有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和方法、研究范围、概念系统等特征。学科最核心的静态特征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其动态特征便是知识创生。是否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是"是否是学科"的核心判据。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可以用于判定学科的独立性。按照这样的准则,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不是一门学科,而只有以教育技术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才可以称为一门学科。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学中,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是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13-120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较低,其学校归属感整体较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显著的影响。新教育实验所创设的理想校园令学生更少地遭受校园欺凌,增强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且稳定。确立与新教育实验精神相通的学校宗旨,借鉴新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对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