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向农"与"离农"的价值悖论旋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以及设计主体和实施主体价值取向相背离使然。消解农村职业教育价值悖论的关键在于系统化地理解"向农"与"离农"取向,将人的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基点,多元动态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嬗变与思考:新中国60年农村职业教育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服务于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服务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99年);服务于新型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2000-2009年)。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从认识、投入、体制、市场等方面对当今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思考,以期对当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跨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性变革阶段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重心必然要落实在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上。职业教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之一,统筹城乡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遵循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坚持大职业教育观,统筹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以需求取向为主,本着"离农"和"留农"两个方向,充分发挥城乡职业教育各自优势,合理配置,形成良好的培养培训体系。要进一步改革领导和管理体制,宜以地级市政府作为统筹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辩证处理好在办学、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各种关系,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和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要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个本源性和关键性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要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为农""留农"人才的目标予以反思.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在宏观层面上强调"离农"为主,"留农"为辅;在中观层面上确立高一级学校新生、未来"新型村民"、"市民"和"新型村民"四类目标:在微观层面上强调主体选择和主动引导相结合,使主体成为其"想成为"和"能成为"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轫的平民教育,在理论层面上与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公民教育等同构;在操作层面上,主要面向农村、难民、贫民等弱势群体;在教育理论上,凭借的主要是进步主义教育资源,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1949年之后,在实现工业化和移植苏联模式的社会变迁中,毛泽东发起的教育革命对城市化取向的批评、对工农及其子弟教育权益的关注,仍隐含了这一价值.当代平民教育、"穷人教育学"实践,重新强调面向大多数人的价值,重视面向农村、农民工及其子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倡导"平民化的教育",坚持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义务论、权利论和道德论以及三者之间的此消彼长与相互调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民教育命运多舛,相伴随的是价值取向的多番变迁。实然意义上,公民教育价值取向先后经历了"政治—义务"本位(1949-1978年)、"义务—道德"本位(1979-1989年)、"义务—道德—功利"本位(1990—2000年)以及"义务—道德—权利"本位(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其变迁过程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我国公民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应是在注重"义务—道德"取向的同时,发展公民"权利"观念,从而达到"义务—道德—权利"取向的相互统一和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已经经历了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发展阶段,在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的现阶段面临着面向农村的转型;迫使转型的主要原因有社会职业迁移、农村人口数量变化、教育周期远远小于从业周期与自身办学模式落伍等因素;转型途径包括"完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保障农民自身发展权益",提升、布局及拓展"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使农村职业教育融入更高层次的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8.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主动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技术、资源、基地、网络、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各种优势和办学特色是搞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发挥优势和特色:农村职教为农服务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主动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技术、资源、基地、网络、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各种优势和办学特色是搞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当代语境中的农村教育应该是一种发生在农村、同时面向农村和城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中国现代化及和谐社会的实现而服务的教育。农村教育实施中要处理好面向城市和面向农村的关系,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结构关系,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