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要渠道,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国家高校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高校的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需要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内在要求,切实提升大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获得感,对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意指大学生基于自身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获益而产生的正向性感受、体验和评价,其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深入探究其生成的内在机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主要有目标的预期牵引机制、获益求取的激发机制、利益的价值感知机制、实践的长效检验机制和力量的立体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正确认识思政课学生学习获得感的构成要素,懂得获得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新维度,也是评价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努力探讨其生成逻辑,懂得学生学习获得感生成的实践基础与心理机制,不断探索学生学习获得感的提升路径,以教学活动为获得感生成的基础,努力做到主导与主体相统一、情感与道义相融通、内容与形式相适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19,(7):138-143
教师培训获得感是教师通过培训而产生的实实在在的获得,及由此产生的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它在培训全程中动态变化,可以通过量化和质性评估不断揭示、澄清和明晰。其结构包含知识技能、情感关系、价值意义三个维度和培训目标清晰度、参训成果感知度、情感支持度、培训活动参与度、自我认知深化度和自我调节自觉度等六项指标。提升教师培训获得感,可从以目标检核促进参训教师明晰知识技能的获得感、以有效参与增进参训教师社会情感支持的获得感、以优化项目提升参训教师追求自我实现的获得感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6.
7.
采用自编问卷方式对海南大学382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一般;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利用率和获得感不高,表现为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首选自我调节,其次是找人倾诉或闷在心里,但求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比例很小,不足1%;孤儿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不高,表现为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不高,负面情绪较多。结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感急需提高,高校应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与普及,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9.
10.
习近平党员干部学习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学习观为理论之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习思想为文化之源,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思想为历史之维,以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为现实之需,有着特定的生成逻辑.习近平党员干部学习观对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为何要学习""学什么""如何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短板在乡村,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获得感的生成。乡村教师获得感是指乡村教师在获得与自身存在与发展有关的物质资料与发展要素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体现出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既得性与发展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征。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人学思想,结合乡村教师存在与发展实际分析,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主要包括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获得感是对乡村教师存在感的确证,是对乡村教师责任感的强化,并为乡村教师幸福感生成奠基。  相似文献   

12.
刘树春 《科教导刊》2019,(12):92-94
大学生规矩意识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对大学生加强规矩意识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意义。加强大学生规矩意识的培育,高校要明确育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推进协同育人等方式,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校园规矩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规矩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考量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过去的教师培训,一般是采用讲座或学科教学的方式,这种培训对于教师系统地掌握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知识以及开阔眼界来说是合适的,但由于这种方式及其所承载的内容远离教师真实的工作情景,对研究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对受训的教师缺乏吸引力而常常显得效率不高。教师需要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反思,来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经验,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本文试图对教师教育中案例培训的内涵、价值以及实施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论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数学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数学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数学教师数学专业化、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化和数学教师专业情意,数学专业化结构由数学学科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构建起来,教育专业化结构由教育学科知识,一般文化科学知识、一般教学能力和数学教学能力构建起来,数学教师专业情意在数学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营造数学学习环境,提高数学成绩、完善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人格,优化情感品质、提高数学认知加工水平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和谐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诸要素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运用和谐教学法能融洽师生关系,开发学生的右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风俗之美在于养民知耻。羞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石,是人之为人的伦理道德底线,对个人修身和社会文明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剧烈转型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其根本在于对全民进行羞耻感道德教育实属必要,并最终才能在国际上重塑文明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形象。  相似文献   

17.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在经典文献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弘扬与践行孝道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性格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深的影响。文章立足于此,阐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概念特征,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因素,进一步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义感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能力。从指向来看,正义感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制度的评价与态度,又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评价与态度;从承担主体来看,正义感有个体正义感和社会正义感之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社会成员的正义感水平在呈下降趋势。强化个体正义感,形成强大的社会正义感氛围,不仅有利干个人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获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于团结他人、维护正义原则、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大学的素质教育为背景,阐述了文化素质的内涵,论述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