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思想教育研究》2021,(2):F0003-F0004
北京工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学生)(以下简称"学生青马班")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作贡献的重要力量、培育契合学校发展特色的"青马"育人文化为建设目标,努力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筑牢青年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凝聚广大学生的思想共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和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颖 《成才之路》2022,(11):4-6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质教育资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高校"青马工程"应该找准切入点,有效融入红色文化,为"青马工程"注入活力和动力,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坚定...  相似文献   

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目前高校已经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基地。在新时期,要认识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进一步提高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认知空间,采取合理、有效的培养方式,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顾现朋 《大学教育》2022,(3):145-147
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应培养坚持、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新时代青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应重点关注让其培养对象对马克思主义有正确认识、政治认同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能够加以正确掌握和运用,从根本上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为坚定而纯粹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以来,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以"青马工程"学员缺少实践机会和实践渠道尤为突出,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模式、实践渠道、实践方法,运用互联网的云服务、多渠道、信息化的特点,为互联网环境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践开辟新渠道.  相似文献   

6.
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历来是党中央十分关心的工作.在当代条件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程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以机制的建立保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高校培养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保障制度,应当从师资保障、教学保障、制度和政策保障、环境保障等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具有历史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重要战略工程。自2007年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出并着重在高校实施以来,形成了不少成功经验,突出体现在:始终将青年人才培养视为高校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置于各项工作之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注重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来武装和熏陶青年,在培养过程中坚持全面发展与造就某一方面完整胜任能力的统一,注重在党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中考察锻炼青年,有重点地选拔培养一批骨干。  相似文献   

8.
信欣 《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24-127
大学生骨干培养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存在培训群体结构失衡、培训方式传统单一、培训课程设置欠佳等问题。本文将资源性学习、动态知识观等理论与大学生骨干培训工作实践相结合,探讨了基于资源性学习理念的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20,(2):117-12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牢固掌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话语权,构筑科学高效的话语体系是高校始终面临的重要课题。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改进话语表达机制,通过"抓话题"这一全新方法,以全面培养为出发点、分层培养为创新点、精准实施为着力点,构建话题多元化参与平台、打造话题立体化学习模式、丰富话题个性化选择途径,以巩固和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帮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树立"四个自信"、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10.
阐释高校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性,分析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存在的问题,从其发展与实践出发,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总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与工作模式,以构建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社团"三级平台"为突破口,着力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效性的创新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两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 的大学生必修课,它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 品德课”组成。高校“两课”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质量和 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我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才学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写到数学问题:"铺地锦",其中画的"铺地锦"图却是错的,近200年来,从未有人指出并改正过。明代夏源泽《指明算法》、吴敬《比类算法大全》和程大卫《直指算法统宗》均记载这种算法,今人张奠宙主编的《数学史选讲》一书中也有讲解。这些实证均可以帮助我们对"铺地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多种社科专业词语进行文学写作。如果仅从文学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证,只会让人迷惑不解。文章采用训诂学的方式,考证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注解,依此来探索运用多种社科知识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职前教师教育对象的选择是师资选择的"第一把筛子",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对教师教育申请者的职业兴趣、特质和潜质、性别等方面进行选择,从而为完成对师资的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当代剧作家按照传统戏曲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现代意识,创作了一批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同时体现现代化品格的戏曲新作,成为中国戏曲振兴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多种社科专业词语进行文学写作.如果仅从文学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证,只会让人迷惑不解.文章采用训诂学的方式,考证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注解,依此来探索运用多种社科知识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内容涉及先秦时期的宗教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生活方式等等各个方面,甚是丰富。就教育来说,《论语》谈的也是很全面的,提到有关"学"的字眼就有40多处,体现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原则一直泽被后世。"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主要是从教育目的这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发觉古人在学习的内容、心态、方式方法及其最终目标上与现代人差异甚大。古人那种超越功利而又直指内心,为着完善自我人格的纯正的"学",与我们现代人讲效益、求快捷、重物质的"学"可谓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教育学:从"漂泊"到"寻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亮 《教育学报》2008,(3):21-26
世纪初的中国教育学在激进的“超越”意识下,正处在“漂泊”的状态之中。这种“漂泊”的状态突出地表现为“去学科感”、“去科学感”、“去历史感”、“去实践感”。要走出这种状态,就需要站在自主的立场上,秉承历史的意识,采取实验的态度,运用整合的思维,为中国教育学“寻根”。  相似文献   

20.
于理性精神和宗教传统的基础上,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尊重"他者"为特征的现代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渗透进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和经济等各个领域,成为西方现代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国由于封建宗法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持久影响,发展出了以等级观念和宗法意识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规范,缺乏对一般"他者"的关注与尊重,这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社会公德困境的深层文化根源。建构尊重"他者"的伦理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变革,需要各个方面的长期共同努力。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应该从尊重学生入手,努力培养学生尊重"他者"的观念和习惯,以期有助于整个社会现代伦理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