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生审美心理的个性形成,大多与环境与时尚有关。因此,除了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感悟美好的人生外,还应该构建学生健康审美心理的校园自然环境和精神环境,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社会生活的“时尚”,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2.
在多维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的知觉和心理受“视觉文化”的影响.对商业广告、前卫艺术、生活时尚等成人事物非常敏感.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应以艺术教育为媒介加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艺术教师必须完善自身艺术素养.增强自身专业综合能力.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作用下艺术的发展状况.比较、认识、欣赏和评判“视觉文化”(商业艺术)的优与劣.以艺术教学为手段.加强青少年审美教育.建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新教材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备受学生青睐的时尚的审美内容还偏少。时尚很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并且成为时尚的追随者。美术课标中提出:"美术课程要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的环境,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因此,教师对这种非课程的内容不能熟视无睹,停留在局限的审美意义上的审美教学已不符合现代的美术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了。时尚是一种资  相似文献   

4.
审美注意单一、审美想象存在局限、审美理解和情感相融合是音乐审美心理的三个典型特征。生理条件、心理特征、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是形成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要原因,正确把握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和形成该心理的原因,对于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审美时尚是一种给追随者以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井具有价值判断争审美导向的时尚.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对审美时尚的需求较为强烈.文章从分析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审美时尚的种种现象入手,揭示了他们的审美时尚所呈现的特征,进而帮助人们辩证认识他们的审美时尚行为.  相似文献   

6.
蔡桂如 《教学与管理》2007,(11):116-117
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审美素质,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实现其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说,政治理论课要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因此,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塑建学生构成审美心理结构的各种心理能力,包括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透彻的审美理解能力和浓郁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7.
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会。章从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深化主体的审美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方面论述了审美心理机制的建构;并提出审美心理机制的运作须特别关注“澄怀味象”、“内觉体验”、“量质转变”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语文教学既要遵循教学规律,更要合乎美的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挖掘美学的因素,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品析、提高审美能力,多练笔、勤实践在生活中创造美,那么学生的审美心理必定会得到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必定会形成。  相似文献   

9.
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合,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为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构建审美心理机制,可用“澄怀味象”、“内觉体验”、“量质转化”的原则加以运作。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听觉与审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调节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特征,同时对学生的个人审美、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创新思维等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提升功能和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着重讨论了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和必需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审美心理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审美心理及教育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当前的研究以健康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偏差及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学生人格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还对其审美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研究者应当重视的问题。通过大学生人格障碍对其审美心理影响的研究,可为深入研究非健康群体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审美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汇分析是人格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收集的人格特质描述语词、特质单元的归类命名、维度的划分等,与美学中关于美丑的描述语,美的优美、壮美、悲剧、喜剧等风格范畴分类等,有着高度关联与类似性。西方人格特质研究的代表人物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以及“大五人格”等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当代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者杨国枢、杨中芳、王登峰、黄希庭等的研究,都或明或暗地显示了这样的特性。大五的普适性、简洁性和宽广的包容性,体现了多样统一的最高美学原则。中西方比较总的来看,人类对人格持有几乎相同的扬美抑丑倾向,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人性本善或本恶的伦理学与哲学命题。按照美的范畴对人格术语归类和释义,不失为人格语词分析的一个可取角度。对人格语词分析的美学审视,开启了人格心理学及其方法的新视野;为心理学、美学和更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人格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行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阳明心学”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内涵,契合了心理学中人格理论、心理暗示、审美心理学、顿悟学习论等现代心理学主题。“阳明心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还有待进一步从中挖掘其心理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的武侠文学,赢得了数以亿计的读者的青睐,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引人注目的阅读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社会、受众心理众多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是武侠文学热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5.
魏晋士人审美人格的确立,使主体能以独立、超然、自由的心态去把握、领悟自然美的真谛。本文把散见于《世说新语》各条的有关审美体验的零星材料梳理、整合为一个由虚静到感物再到物化的递深的审美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有着很大的潜能,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种潜能,做到以美悦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流行词语中的大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宁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3):44-46,52
流行词语是最新、最快反映社会变化的词汇部分,因而通过流行词语不难分析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尚和大众心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流行词语表现出这样一些大众心理:商业社会的实用心理;审美情趣的世俗变化;求新求异的心理变化;简便快捷的时尚追求。词语的流行是可以进行人为干预、调整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有责任去实现“流行是最好的”的语言理想。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格必须通过有目的的审美活动来实现,而审美心理的后天获得性,显示了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语教育自然而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审美性”是和谐校园在感性形态上的特质性显现。具备审美性的和谐校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美学形态:校园环境的高雅美、“学校精神”的理想关、管理制度的人性美、校园文化的艺术关、教师人格的境界关、学生修养的纯洁关。这六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才能把和谐校园发展壮大为“和谐与美的校园”,并成为学生、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等“和谐校园主人”共同生活的美好乐园。  相似文献   

20.
莲花作为一种圣洁的植物,具有特殊的宗教寓意。在越南民间歌谣俗语中,莲花是君子高洁的写照,是爱情的象征,是美妙女子的比喻。莲花深受越南人的喜爱,探寻越南人对莲花的情结,能更好地了解越南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