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一直怀着一份期待:其一,这个真实的故事太具震撼力了;其二,这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我是第一次执教;其三,太多优秀的老师都以公开课的方式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教学设计一直在我心里酝酿,在什么地方能有所突破呢?我断定学生读完课文能准确地说出文本的主  相似文献   

2.
《小松鼠找花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学童话。第一次教这篇课文是在一年前,当学生们知道了小松鼠为什么吃不到花生时,教学目标也就基本达成了。可是,一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执教这篇课文时,学情迥然不同。上课伊始,就听见几个学生一直在底下嘀咕:小松鼠怎么就这么傻呢?花生是长在地下的啊!  相似文献   

3.
向浩 《特区教育》2011,(6):38-39
<散步>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精读就韵味无穷、浅读却毫无美点.其间至纯至美的亲情,让我常常感动.以前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是感动得一塌糊涂,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我也一直都找不到其中的问题所在.第四次执教<散步>这篇课文时,我干脆大胆地采取了"放"的教学方法,反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的32名执教教师向大家展示了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我执教了湘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田园诗情》。能参与这次活动,是我教学生涯中最为光荣的一件事。而这堂课,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节公开课上,笔者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春笋》。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很多春笋和竹子的相关图片,课堂教学也按自己预设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虑到这篇课文只有两个自然节,篇幅很短,我把每一个自然节  相似文献   

6.
《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的寓言故事。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曾执教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笔者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我再一次设计此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三次教学同篇课文,深切感受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课程改革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我也体会到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我们教师应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执教的内容是<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一名学生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谈了自己的阅读见解,师生对话和谐地进行着,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8.
实录用心灵品读——我上《记念刘和珍君》执教/窦爱君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本)第六课《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比较长、有一定难度的课文,我虽然已教过几遍了,对那种常规的教法却一直不太满意。这一次,我想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教法,于是备课时干脆扔开“教参”,像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一  相似文献   

9.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师:(语气平淡)嗯,还有吗? 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10.
秦爱玲 《语文知识》2016,(21):77-78
今年,学校开公开课,我选择黄飞的小说《甜甜的泥土》作为阅读对象。这篇小说,被选编在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第12课。我选择这篇课文开课,是因为我在各地的公开课上多次听到老师们执教《甜甜的泥土》。  相似文献   

11.
【教学思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中的第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我很惧怕教学文言文,感觉这样的课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逐字逐句串讲,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枯燥乏味。然而,执教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后,我便不再惧怕。《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文章不长,但是纯粹的古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想读通读顺、正确地理解,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跳出“八字真经”的框架,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一直思索着。  相似文献   

13.
过去执教《动物游戏之谜》这篇课文,我是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印象不深,老师费力不小,学生收获不大。近来重新执教这篇课文,我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上,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执教《学会合作》一课,在课堂教学总结时,我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我的问话刚一落,学生就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说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聆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庄子>的<逍遥游(节选)>.   在此之前一二个星期,我曾多次与这位教师探讨这篇课文的教法.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引导学生思想远离低俗的有力抓手,要上得学生的眼睛发亮.   ……  相似文献   

16.
《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唐俊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在湖南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竞赛暨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受到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肯定与赞扬。听了唐俊老师《搭石》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的总体感觉是四个字:朴实、高效。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正以浩大之势进行着。高中语文教学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执教《小狗包弟》这篇课文,在实践新课标上作了一些尝试,特整理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多位名家曾执教过,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例已成为小说教学的经典之作。我在准备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始终在思考如何能够别出心裁地聚焦小说艺术之法,如何能够彰显课堂上对“阅读关键能力”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一次到基层学校听课,一位教师正在讲《给予是快乐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一节课听下来,我竟没发现略读课文与精讲课文的教学有任何一点儿区别。她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后来我有意识地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略读课文,发现这位教师与前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配了四幅插图,其中课文最后一幅图旁边有两段文字描写:一是关于“金鸡叫天都”的描写,一是关于“仙人指路”的描写。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恰好碰上领导听课。我没到黄山旅游过。于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等,都没有说明这幅图是“金鸡叫天都”还是“仙人指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是“金鸡叫天都”。于是我在出示公开课时,“仙人指路”,我是让也没曾见到过黄山的学生们来想象这块奇石的样子的,而“金鸡叫天都”是边让学生欣赏图边欣赏课文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