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学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的建立、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指"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或创业项目→毕业论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立足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依托行业企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精通中文的本土化、国际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定位;在制定国际化办学的条件下,设计了基于顶层设计→校企协同→双师双能双语队伍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并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3.
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与人才工作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共中央为加强新时期人才工作,逐步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在管理对象、内容、方法三方面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新时期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走出"管人"的思想误区,加强人才制度创新,全面开拓人才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以全新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教学进行了拓展研究,发现蜡烛从点燃到稳定燃烧时,火焰呈现先小→大→再小→再大的变化过程,蜡烛外焰的锥底部位比外焰顶端部位更具稳定性.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观察石蜡蒸气以及燃烧的过程,解决了如何得到"修长"的蜡烛火焰、如何点燃没有棉线的蜡烛、罩有烧杯的蜡烛火焰一定是从高→低逐个熄灭、蜡烛燃烧如何形成深陷的凹槽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切实做好高校的人才储备基地建设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以及增强高校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需求。近年来,高校人才储备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也遇到很多难题,如高学历人才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难以简单区别、基地的人才储备投入与人才输出效益不成正比、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与"红色规章"矛盾、超前储备人才与学科专业调整的矛盾等。为此,要着重进行高校人才储备基地建设中的策略转变和战略择抉。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发挥《作物栽培学》实验和实践教学在培养农科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从当前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教学按时效性、系统性整合,授课过程中强调"思考"与"动手"能力,并引入新的授课和评价方法,为培养农科专业应用创新性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常见的实验探究模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要想正确解答探究题,就要搞清楚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路方法、过程类型及遵循的"四性原则",即科学性、安全环保性、可行性、简约性(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下面就以一道猜想与假设类探究题为例,  相似文献   

8.
软件技术专业为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形成了"技能构建→实境训练→岗位实战"的"411"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轻松经历"软件技术学习→软件技术掌握→软件技术应用"过程,为软件行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的团队协作、实践创新的思想引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按"选题→规划设计→分工实施→成果交流→科学评价"流程组织实施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下称SRTP式创新实验),并采用向小组投置总点数、按贡献度为组员分配点数、用点数计算SRTP式创新实验分值的方法。实现了SRTP式创新实验的科学评价,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对大班课协作性、研究性学习进行科学评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就《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设计思想、内容和评价进行探索。在实践教学方面提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新思想;同时提出实践教学的合理评价和实现方法。实践教学由浅及深、能动完成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感性认识→成功喜悦→深入理解→引发思考),评价由学生自我或教师进行唯一评价。效果良好,达到实践技能培养的目的,针对信息安全专业,探索能动、协作、独立、快乐实践教学的有效机制,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  相似文献   

11.
"文学豫军"的崛起不仅是地域文学的兴起,更是地域文学人才的兴盛。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从人才地理的角度对1920-1999年河南作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河南作家人才指数在时间变化上呈"抛物线"型,20世纪60年代是其明显的峰值区;地区人才指数差值变化与河南作家总的人才指数变化相一致,而最大人才频度变化则与其变化相反,存在明显的"凹值"稳定区;河南作家在空间分布上区际差异明显,地区内形成文学人才区域极,西南部、南部多于北部及东部地区,人才重值区逐年变化,文学人才地域分布多极化增强;文学人才重心向东移动,并伴随南北摆动,波动幅度较大,空间稳定度不强。  相似文献   

12.
在唐山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进程中,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唐山市人才引进开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认真思考、科学处理"七大关系"是体现人才价值、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开发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职业能力养成始于感性认知,成于理性认知与行动实践,其一般过程是"感性认知→理性认知→行动→能力迁移与内化→能力固化→定型",历经若干由基础而提高的阶段性职业能力,经过递进训练与夯实积累,最终养成职业能力,并受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动力激发、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高职能力培养的路径是"感性认知教学→理性认知教学→实践训练与能力考评→递进的学习实践→职业能力养成"。为此,要做好职场化教学环境构建,教学中实施"参与-实践"型教学方式,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基于个性特征开展个性化教学,创建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启动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石油发展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该计划高标准人才培育的要求,学校加强了校内实践的基础设施,设计并建设了2口与油田井身结构相同的教学实验井,利用该实验井为学生开展了钻井、录井、固井和测井等多项实践教学工作。通过实验井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在测井施工现场的实战技能,开拓了他们对新油气勘探方法的创新思维,以致于我系多名学生在企业举办的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验井结合配套的测量仪器,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瓶颈,国家把高技能人才确立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有了"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高技能人才"之说."高技能人才"、"高职高技能人才"两者看似相同,实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试从两者概念内涵、培养途径、考核评价三方面加以厘清,希望对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及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高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引进"不确定度""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等概念,提出"初步实验→反馈交流→细致实验"的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人才高消费"现象仍然很严重,"人才高消费"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本文着重对"人才高消费"的危害、原因及其对策做了一些理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华西中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理论上思考了创新型后备人才的概念与培养的关注重点: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关注理科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在实践上建设了包括"机器人制造空间""数字制造空间""航空航天空间""生物医疗空间""智慧城市空间"和"微科技馆"的"五空间一馆"高中理科创新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学校培养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基础创新空间的三级课程体系——创新基础通识类课程、创新空间特色类课程和创新项目实践类课程,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促使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向于高素质、多样化、多层次。在此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个性化教育理念→‘互联网+’课程体系→信息化的教学途径→知行合一能力实践"四步一体化策略构成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高校教育转型,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高级实验技术人才是高校人才队伍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有效地引进高级实验技术人才,可以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基于实验技术人才相关要素的系统分析,并从可操作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实验技术人才的测评方法,以其对高校引进实验技术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