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泽东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在他丰富的思想理论中却蕴含有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深刻理念;毛泽东虽然没有号召构建"和谐社会",但他在实践中却曾解决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诸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以儒、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和谐精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描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解放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消除两极分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继承和发展孔子的这些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首当其冲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和“和谐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古代,儒家和谐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文化关于"和谐"的意蕴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对此,文章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并就其价值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于继武 《教育探索》2007,3(8):115-116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为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环境保障、方法保障和责任意识保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体和谐、高等院校内部和谐以及高等院校与外部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价值。但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和谐意蕴.它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本着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着力解决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根源问题,既要避免导致平均社会主义和政治社会主义,又要避免导致经济社会主义和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有其自身的价值规定:自由、公正、平等、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主体独立、市场决定、自由竞争、等价交换,也就是价值规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一方面是利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势,通过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来匡正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损害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运行十多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地危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地思考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同利益群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前提下,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在稳定与和谐的关系中,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稳定的最佳状态,是积极的稳定、持久的稳定。在发展与和谐的关系中,发展是关键。解决社会发展的和谐问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是第一重要的,其中,发展经济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提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表征事物发展状态和关系特征的辩证法范畴。和谐不是否认矛盾、拒绝矛盾、消除矛盾。而是要化解矛盾、协调矛盾、解决矛盾。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仪作为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礼仪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礼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加强礼仪建设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从绿色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左翼势力。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社会公正和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理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务公开有其内在的联系。二者之间的成功互动,利于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同时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市场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效应:消极效应与积极效应。市场机制的消极效应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必然要求,而其积极效应又为构建和谐社会准备着必要条件。厘清市场经济机制的效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好城乡之间利益关系、落实“两个大局”思想协调好区域之间利益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法制保障体系协调好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