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裘山山,浙江杭州人.1978年起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作品约300万字左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春草开花》;小说集《裘山山小说精选》、《白罂粟》、《落花时节》、《一路有树》、《高原传说》;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树》、《一个人的远行》,《百分之百纯棉》;长篇纪实散文《遥远的天堂》;长篇传记文学《隆莲法师传》、《从白衣天使到女将军》,电影剧本《遥望查里拉》、《我的格桑梅朵》,电视剧本《女装甲团长》《走进赵雪芳》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四川省第二、第三、第四届文学奖,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并有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日文和韩文。一姜广平(以下简称姜):这次阅读你的作品是从《一路有树》开始的,于是便对你的人生、个性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这种情形下再去读你的作品,惊叹于文如其人的精准。 相似文献
8.
《诗经》写到“裘”的共有9首,《诗经》中的这些“裘”既是蔽体、保暖之衣,又是身份、地位之象征,还是文化人格之体现。以裘为衣是对上古衣皮风俗的继承;裘为身份、地位之象征,其成因则可追溯到图腾崇拜;羔羊比德,“羔裘豹饰”,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文化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艾丽辉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20(1):40-45
《九云记》是70年代在韩国发现的一本汉文小说,它从《红楼梦》中抄袭了大量的文字。比如在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部分情节、东西物件、人名地名、语言等方面明显留有抄袭的痕迹。这种抄袭现象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在小说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19世纪《红楼梦》、《镜花缘》产生后,表明小说已经发展到它的颠峰时期,对它们的抄裘,一方面表明小说市场的空间红火,创新之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表明古典小说已发展到了它的高峰时期,创作上出现了危机。只有推陈出新,寻找新的途径,才能进一步前进。此外,在大量的续红、仿红之作外,又多了一个品类,那就是袭红之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读裘山山小说的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她的文字里始终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她挖掘出人物身上善良有爱的一面,给读者带来温情和悲悯,《叫我如何不想他》《保卫樱桃》《腊八粥》等作品莫不如此。她自己也说过,她创作的职责是守护人性的温暖,因为揭示人性 相似文献
12.
时下流行的网络文学叙述13吻,回旋式的叙事结构,机智风趣的调侃语气,“口述实录”的纪实笔调……这是女作家裘山山最近在其小说《野草疯》中进行的一次颇具匠心的文本试验。相信多数读者都会承认,这部小说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奇别致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眼里,散文是一个宽阔的概念,它是一只容量巨大的篮筐。可以将除小说以外的一切非虚构文字装到里边来。这样做,可以将散文这一文体的视野打开,为表达内容日渐狭窄和表达形式日渐僵化的散文“松绑”,让它更具活力与魅力。所以我愿意将一切“有意思”的序言、日记、对话、纪实、演讲等都当散文来读,比如画家刘小东写的《以色列绘画日记》我就是当一部“有意思”的散文来读的。 相似文献
14.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93-95
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学在感情表达上有着明显差异,中国以婉约内敛为主,一般不把"爱"字放在口头上,而是委婉地通过暗示借喻来告诉对方。相反,西方对感情的表达要直白多了,往往直抒胸臆轰轰烈烈。《关雎》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的代表作,《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西方歌颂爱情的经典篇目,两首诗的题材一致,而对感情的表达方式正体现了中西文学的精髓与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看着这篇散文,突然想起了时下流行的一个词:宅男。既然是宅男,所以几乎没有懂得他的人,所以他也就几乎总是把自己关在封闭的宅子里,做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事,说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话。 相似文献
17.
吴培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本文对《中国文学宝库·唐宋散文精华分卷》一书的编排体例、编写特点等方面,作了客观介绍和充分肯定;同时,也对该书注释、音读、译文、总案、集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疯狂与节制--评《达洛卫夫人》中克拉丽莎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正常(理智)与疯狂"这一对对立因素入手,着重分析了它们在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作用,并以此为视点探讨了其中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形象,指出疯狂与节制是构成克拉丽莎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经典小说。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大多指向其黑人妇女争取自由和寻找自我的主题,但若以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概念为理论参照,不难发现主人公珍妮始终游离在自由与责任、自由与道德、自由的寻索和逃避之间。缺乏爱的能力和对创造性劳动兴趣的珍妮,最终不得不逃避自由,回到生命的原点。而赫斯顿在人物塑造上的某些暧昧叙事和盲点,无不凸显出其在探索女性生存价值目标时的困顿和迷惘,更有潜藏其后的客观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