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关于技术决定论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与技术决定论的关系也倍受争论。本文回顾了关于技术决定论的种种定义,同时综述了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是技术决定论者吗?”这个问题的三种观点,在此基础上对赞同派、反对派和折中派的论证逻辑加以总结。其中特别指出,“马克思的技术哲学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观点”两个概念应该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而且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阐明了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体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马克思生产方式范畴的含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上分歧较大,形成了十种不同的观点。重新深入研究这一基本问题,提出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是一个二重含义的范畴:一方面是指物质生产方式,即劳动的技术条件、劳动过程的社会条件和资源配置方式;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应用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对传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未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出了经典分析。然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进行分析,主要应用特征描述法。尽管通过这些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对于认识中国经济变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分析方法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没有从终极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改:一是单一公有制结构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二是行政化公有制向分权型公有制转变。在物质生产方面的变革体现在落后生产技术和科层生产组织向多层生产技术和多样生产组织转变,行政命令调节向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的主要矛盾是现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同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和现阶段社会生产方式同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发生的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必然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技术以其复杂而强大的功能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其中的伦理责任问题不可忽视。现代教学技术从开发、设计到应用、推广的过程是多方人员和部门参与其中的过程,因而其伦理责任的承担主体涉及广泛的个人、群体和机构,他们在教学技术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内容和范围的伦理责任,而要把伦理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主体和具体的技术活动过程,则需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安排、合理的评价机制、有效的教育培训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现代资本主义即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与古典资本主义相比,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并分析其变革的原因,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自改革以来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生产方式不是人为选择的而是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从当今技术时代引发的伦理问题出发,通过回顾国内外学界关于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运用历史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探求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从而提出未来技术发展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关于技术的观点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巴恩斯以建构主义视角对技术进行了解读。首先阐述巴恩斯对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的看法及其批判“技术决定论”思想;继而着重分析了他的“社会建构论”思想,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巴恩斯提出应当以一种整体互动的观点来对待二者才不失偏颇;最后探讨了巴恩斯技术观的片面之处。  相似文献   

8.
从当今技术时代引发的伦理问题出发,通过回顾国内外学界关于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运用历史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探求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从而提出未来技术发展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伦理文化和道德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父慈子孝、兄爱弟悌的家庭责任伦理;修己安人、仁者爱人的人际责任伦理;重义济世、敬业乐群的职业责任伦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伦理;民胞物与、爱惜万物的环境责任伦理等责任伦理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弘扬中华民族的责任伦理思想,强化责任伦理意识,这实际上是修整人的心灵秩序,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道德自律精神,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道德精神支撑和责任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归来》是张艺谋回归文艺风格的一部优秀影片,取材于严歌苓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影片的取材积极回应了近年来大众的怀旧情绪,同时也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叙事原则与商业传媒的热烈追捧。在处理题材的过程中,导演利用历史感的虚无、精神分裂式的主体与主体的情感消逝,来规避政治禁忌和赢得市场,符合当前总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启蒙以降,限于理性主义之于科学技术的独尊与同一而使工具(技术)理性一骑绝尘,甚至作为一种异化的力量而登上现代性的舞台。这不但造成技术研发与使用中善恶纠缠的道德难题,还引发了利义取舍中错综复杂的伦理难题。为此,约纳斯分别从目的论与义务论相统一的伦理基础、理性与情感相统一的道德基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宗教基础等方面展开探构,奠定了从技术伦理走向责任伦理的存在论基础,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改造,进一步勘定其责任伦理的践行之径。然而,囿于责任伦理存在论基础的多元构造及对于社会主义的诸种误读,致使责任原理在创构之初就遭到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抨击。但基于对这种建构与解构的反思,又无不为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责任伦理观的研究与创构,扬显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于责任伦理观的具化与发展,提供一种借鉴与遵循。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主体作为联系生产方式的中介,不仅具有生产力的手段性(工具型)功能,而且具有生产关系的目的性功能。主体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主体的时间扩展性与自己的社会历史相联系,主体的空间扩展性与自然界相联系。主体构成融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为一体的特征,主体在解决生产方式的矛盾(人和自然,人和杜会、自然和社会)中肩负着一种特殊使命。而作为生产方式的一个主要内容的管理,应注意主体机制在生产方式中的作用,调动主体的价值性因素。管理的本质即在于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关系,在现实中处于动态均衡的地位。广义上,技术决定论指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存在状态的思想理论形态;狭义上其指在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因素对社会发展相对于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来说起决定作用,占主导地位。此论述不符合现实状况,现实状况应是技术与社会的动态均衡作用论。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以来,我国学者围绕着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关系链,对生产方式的内涵规定是什么,存在着两大类多种观点.本文在整理分析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产方式既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又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现实基础与变革原因.生产方式的内容构成既是明确的,同时又是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三者中任何一个主要环节的变动都可能使其他两方面变动.  相似文献   

17.
知识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型是导致同行评议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以"跨学科"和"应用价值"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对同行评议的评议主体、评议标准和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在评议主体方面,跨学科同行评议难以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同行;在评议标准方面,以不同学科范式去评价跨学科研究容易导致评议结果出现偏颇;在价值取向方面,知识的应用性价值缺失使得同行评议无法对研究的"社会之用"进行评价,造成科学与社会的脱节。化解同行评议的危机,应加强不同学科评议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多元价值取向的同行评议体系。  相似文献   

18.
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主体的环境伦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价值论的形成和确立有其内在的根源。从技术的社会功能层面推导出技术负载着技术主体的伦理价值,因为技术作为征服、改变和利用自然的中介,确证了技术主体的环境伦理责任,无论技术主体意识与否,承认与否,伦理价值都或隐或显地融入技术之中,并承担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大学面临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同时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社会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20.
理清马克思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准确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有益的。在马克思的学术生涯中,早期主要侧重于逻辑思辨的方法,将印度和俄国等的农村公社视为原始公有制的遗存并推论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即公社土地公有制。晚年则侧重于经验实证的方法,应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成果对原始社会史和农村公社进行实证研究,使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定义的公社土地公有制和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组织联系起来,科学揭示了人类早期社会从氏族公社到农村公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最终完善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