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燕 《考试周刊》2010,(13):152-153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但不少教师注重的是一堂课的整体活动情境设计,忽略了从细节上对每个提问的情境设计。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对于没有深度、没有意义的问题应剔除。优秀的课堂提问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课堂真正呈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有效参与状态应该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作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参与度,有五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活动教学,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有活动性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它将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物理,认为高中的物理学科是最难学的.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看,他们在课堂上不能主动思考,课后也不能完全消化理解知识,作业中不能灵活应用知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初中学习物理时忽视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学习.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较大提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激发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我操作、自主调控能力.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灵活应对,积极调控,及时点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营造一个自主动手操练、主动发表见解、积极讨论争辩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本文对此进行探究.一、精选问题引导,诱发独立思考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安排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而进行.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评判数学课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备课、上课以及课后评判都应以此为中心.精选问题引导是备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春方 《文教资料》2005,(22):64-6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课堂又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主阵地。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教得越多,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就越少,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益也越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无从谈起,语文课堂学习效益的提高则更谈不上。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呢?  相似文献   

7.
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立足课堂是关注生命、生活的生成,从情景创设的角度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那么教师要怎样设计提问,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  相似文献   

9.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过程。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笔者认为,搞好预习恰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陈丽娟 《学周刊C版》2011,(2):137-137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的时间、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课堂也变成充满生机的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学生在思维的流动中,知识不断充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刘凯 《广西教育》2013,(45):33-33
新课改以来,“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广泛地贯彻在教学实践之中,学生的动手活动明显增加了,课堂氛围活跃了。然而,有很多教师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刻,使操作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动手”上,学生进行的是在接受教师指令下的一种命令式的活动,并没有建立在他们主动思考下的自主操作,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没有思维参与的教学活动,操作变成了形式化的空架子,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反而造成教学效率下降。对此,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动手时要关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课前预习应是一个连接课堂的很有必要的环节.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就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课堂上学习的欲望就更强烈.问题产生兴趣,兴趣激起思考,思考引导质疑,质疑进发求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使其成为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自觉地体验英语学习中的各种乐趣。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教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应对此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龚成煊 《甘肃教育》2007,(12S):45-45
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有活动性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入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使被动的接受方式学习转到主动探索性的求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目前的教育中,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立足于课堂,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在深深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物理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要是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  相似文献   

17.
王延玲 《今日教育》2004,(11):24-25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即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听老师把一切告诉自己,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课堂上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满足于老师讲的自己全“懂”了.几乎没有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教学改革不变的主题是关注课堂,关注数学课堂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关注学生的学习必须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如果课堂上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那么,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是一句空话。数学思考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只有突出数学思考,我们的课堂才有异于无根的浮萍,才会飘散出浓浓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19.
课堂交流是多向互动的,没有学生的表达,课堂就谈不上多向互动交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都无法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表达主要是口头语言表达,其中最关键的是“说出来”。但遗憾的是,年级越高学生的主动发言就越少:小学课堂上学生能积极踊跃发言,初中就有所减少.高中就更少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教师怎样引导才能调动起学生主动进行深入地思考呢?让学生主动思考,就必须让学生有问题思考,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途径。作为课堂上起引导作用的思考问题,只有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直接兴趣,调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