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吕洞宾<题太和山>是历代武当诗歌中较早的一首.它以传神之笔,描写了武当山南岩的胜景,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金庸笔下的武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是武侠小说中描写武当的经典文本,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其中武当山、武当武术、武当道士等艺术形象,小说字里行间浸润了"道"之神韵,体现了武当文化的精魂.它们作为一种"能指",旨在表达了对"所指"--诗性精神的高扬,和对道家传统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3.
最近,银道禄先生的摄影作品集《武当》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杰作。银道禄先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有两百多幅作品发表。其中《晚晴》、《母子情》在第1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和第17届亚太地区摄影作品比赛中获奖。而这本《武当》摄影作品集的确“以崭新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维,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武当山自然人文风貌……是一部目前国内少见的品位高、饶有艺术魔力的武当摄影专集。”’”《武当》摄影作品集不仅每幅摄影作品艺术品位高.而且装帧精美,颇具欣赏和收藏价值。因此.怀着在书海中发现珍宝的心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量文献材料为依据,分析考证了元明时期八位正一天师与武当道的关系.第一部分阐述了元代正一天师为武当道经书所作的序跋,分析了明修《道藏》与武当道主任自垣的关系;第二、三、四部分论述了明代正一天师奉皇帝圣旨寻找武当道士张三丰、为武当官观保举道官及在武当山主持大型斋醮法事等活动;第五部分介绍了明代张天师为武当道所作的诗文书画等作品.  相似文献   

5.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总计23万余字,其主要篇幅是描写周大勇及其所在部队在延安保卫战中的战争活动及其他活动。周大勇及其所在部队是边部史诗式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这种描写既确定了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也从主要方面体现了这部作品的主题。至于对这部作品的基本结构,这种描写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阅读或研究这部作品的时候,对这一点是比较注意的,这是应该的。但是,就我所知,这部作品对李振德老人一家的描写,人们有所忽视,而这又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呢?据作品所说,李振德老人一家共有“七八口人”,作品描写这一家人所占篇幅有四万余字,作家费此笔墨,作那样多的描写,是颇具匠心的。我们如不作认真的思考研究,会有碍于对这部作品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小说结构中的两两相应,是为了故事情节有高发展的需要,甚至是作品主旨的需要。孙犁小说《荷花淀》的诸多描写两两相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如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两两相应,体现了作品构思的精巧与严谨。  相似文献   

7.
南京师范大学的何永康教授曾表示:“如果能够在文中有三处左右成功的细节描写,将会为文章增色不少,会使阅卷教师‘眼睛一亮”’。细节描写虽然“细小”,却是作品的中心载体,也是作品赖以生存的艺术细胞,否则作品就可能显得僵化、干瘪、苍白无力。可以说,文学作品是由细节构成的,精彩的细节描写是作品成功的原因之一。同样,作文中的一处闪光的细节描写,胜过许多繁琐的叙述,它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为我们的作品增辉添彩。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文章中有意识地运用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8.
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再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及性格特征,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成功的作品,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较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武自强 《甘肃教育》2009,(24):61-61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塑造人物的方法之一是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包括服饰描写)。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时,不能只看到人物自然属性的一面(这个人是什么样),还必须进一步看到人物社会属性的一面(这个人为何有这个样子),这样学生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品大多数通过描写知识分子,描写他们的生活状态,来读懂他们潜在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任自垣是明初武当山的道士,他参加了明代《永乐大典》的编纂,是明代《道藏》的总纂官,是明代首部《武当山志》的作者。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道士,他经历了明初的五个朝代,与三朝皇帝关系甚密。他幼入茅山修道二十余年,提调武当山十八年。从道录司右玄义到太常寺寺丞,他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儒学高道。  相似文献   

12.
武当山道教宫观建筑中有许多匾额、楹联,蕴涵着富有武当特色的伦理道德思想,认真研究、挖掘其突出道教信仰,宣扬诚信向善的积极意义,对现代道教宫观匾联布置将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当山在明代时被誉为"道教第一圣山",它山势灵秀、道教文化纯正,道教建筑群规模恢弘、保存完整,自古就是世人朝圣旅游胜地。然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武当山旅游无论在品牌名气上还是在景区建设上都落后于少林、峨眉,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品牌的精准定位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多番调查,笔者认为武当山旅游开发应当以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体,扬长避短,重点凸显道教养生文化,集中力量打造道教文化集散地和正宗展示窗口,重振"道教第一圣山"威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武当山是道教名山,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但是与国内其他山岳名山如黄山、泰山相比,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仍然不高,这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很不相符。本文试图从迈克尔.波特竞争模型的角度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武当山风景区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士揭傒斯笔下的武当山不仅是元代武当山古代建筑和全国著名道场的记载,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很值得后人研究传播的重要碑文.  相似文献   

16.
榔梅真人李素希师承单道安,并非张三丰的嫡传弟子,亦非武当榔梅派之开派祖师。他于永乐三年、四年两次派弟子前往朝廷贡献榔梅仙果,明成祖因此不惜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历时十四年建成了规制宏丽的武当山道教宫观。由此,经历元末战乱遭受严重破坏的武当道教得以迅速恢复发展,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  相似文献   

17.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作为皇家道观圣地、武当武术发源地、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武当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古迹和灵秀自然风光,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它的辉煌闻名,对十堰的经济有了一定的铺垫。做好武当山传统符号的研究与传承,可以为十堰地区的经济蓬勃崛起做出更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张三丰考论     
一代“隐仙”、武当道祖张三丰,因受到明朝诸帝崇仰而屡次召请加封,成为自唐末吕洞宾以来最负盛名的“活神仙”。其生平事迹,传说甚多,幸尚有根可稽,今探史考究,以飨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