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文学散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广文学阅读的常用方式。本文论述"文学散步"的观念及"香港文学散步"在香港的出现、发展、传播和接受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3,(23):33-36
"陕军东征"是1990年代中国文学市场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但它本身并不是精心策划的商业性事件,而是文学传播方式的一次有效整合,具有文学传播的意义。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陕军东征"的长篇小说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契合了当时文学接受者的审美期待。"陕军东征"现象具有不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3.
期刊的编辑不仅仅是完成期刊的制作,而且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行业纯文学期刊《石油文学》确立了"石油人写,写石油人"的旨趣。经过10年的磨练,《石油文学》逐渐发展成为石油行业作家的写作前沿阵地。这也是《石油文学》对行业文学,乃至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80后"文学一方面在内容上尽情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成长过程,一方面过多的依赖于网络媒介进行传播.这也就使得80后文学的受众群体也局限于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80后、90后的特定群体区域,"窄众化"趋势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被启蒙者的"缺席"问题,导致"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正是由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现代性的情感体验、现代性的思维和想象方式、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现代性的语言系统的具体体现,才成就了"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期刊的审美趣味和视野,决定了期刊对其稿件的选择取向。这个审美趣味和视野,一定程度上是主编的审美趣味和视野。作为行业纯文学期刊《石油文学》确立了"石油人写,写石油人"的旨趣。经过十年的磨练,《石油文学》逐渐发展成为石油行业作家的写作前沿阵地。这也是《石油文学》对行业文学,乃至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学期刊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大庆这样一个有着工业文化、英雄主义文化的城市。《石油文学》从创刊起就肩负起大庆油田文化宣传的重任。刊物从内刊到面向全国发行,对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以刊物的形式,在新时代参与到了文化体系建设中。以《石油文学》改刊为例,或可深入认识一本杂志的策划对建构文学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凡尔赛文学"指的是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式的低调性炫耀话语体系.在网络新媒体的助推下,"凡尔赛文学"从亚文化圈层迅速扩张,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符号化、自我矫饰、形大于实是"凡尔赛文学"最为明显的文化表征.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戏谑的姿态消解阶层冲突与身份焦虑."反凡尔赛文学"的抵抗性生成昭示着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与主流文化的抗争中寻求属于自身的话语塑造与话语表达方式,用一种温和的反叛方式完成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9.
许社丽 《兰台世界》2012,(12):43-44
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八旗文经》是八旗文章的总集,承载着"文以经国""重振风雅乡邦"的文学价值。实现《八旗文经》所蕴涵的多层次的文学价值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被后来的满族作家群所传承,《八旗文经》在满族文学史、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邰科祥 《新闻界》2007,(4):44-45,47
中国当代文学传播目前面临一种两难选择,即客观上迫切需要传播媒体的介入,但主观上又对最时新的网络媒体采取一种"半推半就"的态度;按照文学的审美性质,文学作品最忌讳功利性的行为,但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冲击又使文学不得不"低声下气"。  相似文献   

12.
在无边着色竭尽渲染的书堆中,该书的不张扬反而惹人注目。印有古元版画名作的素色书封上,一派天光意象,静听水流若喧。《云边书话》让人的目光不禁停上一停,若有所思:此中意蕴凝固的流动,恰似书之"出版"之于文之"创作"。古人谈艺,谓造艺之真诀,须"想  相似文献   

13.
贾谊才华横溢,又因为命运对他不公而受到古今中外文学才子们的赞誉和同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的作品"理既切至,辞亦通畅",鲁迅也赞他的文章是"西汉鸿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利萍 《今传媒》2014,(8):133-134
文学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活动发生和发展,在人类进程的各个阶段,文学也经历了其自身的兴衰起落,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的虚旺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学刊物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守护人类精神家园方面责无旁贷。那么,文学刊物如何在新时期完成积淀精神的资源,净化芜杂的心灵,提升混沌的境界,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使命和目标呢?这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入主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态--多媒体文学。多媒体文学具有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特征,有助于解决传统诗学话语中言、象、意之间的矛盾,其立体化表达方式也满足了人们的多感官需求。但是,文学的多媒体性也致使文学想象性韵味丧失,导致了人们艺术欣赏感觉钝化和产生懒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多媒体文学消解历史深度的后现代特征。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着对"文学的终结"这一命题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6.
文学编辑要从传统意义上的"来料加工"观念里走出来,在文学意识上更新升级,根据文学发展动向、文学市场走向,以及读者、作者和刊物三方面的客观需求和自身条件,不断创新,使刊物与时俱进,推进文学繁荣。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文学的基本走向是媒介化。媒介化不仅推动着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的转型,也推动着新世纪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新世纪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有四种形态:一是从"作品传播"走向"事件传播";二是从"书本传播"走向"影像传播";三是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传播";四是从"一维传播"走向"多维传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2019年文学类畅销书榜单为依据,系统分析了2019年文学类畅销书的产业特点,以期对今后文学类畅销书的出版策划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不可忽略的一支,是党的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民主主义文学出版的高峰.作为"个人智慧、抽象形式和集体结构"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文学会议、文学社团、专业院系和专业机构通过领导讲话、会议报告、创办报刊、编印书籍、引导创作、文学论争、文学教学和实践等方式组织起延安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学出版,促进了革命文学出版制度的形成,推动了文学出版的大众化、民族化和现代革命文学出版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与城市的文学叙述传统中,对乡村和城市二元对立的判断有着简单化的倾向——乡村仅仅保留了纯真美好的一面,城市则成为贪婪邪恶的化身。威廉斯很反感这种看法,他斥责这种由文学修辞塑造出来的对比为"抽象对比",遮蔽了更为复杂真实的历史关系。而且"乡村"和"城市"这种二元对立的叙述被一组循环往复的逻辑内在地串联起来:文学家们对城市的憎恶转化为对乡村的喜爱,对乡村的喜爱反过来又助长了文学家们对城市的憎恶。威廉斯将这种乡村文学叙述称为"田园符咒"。依据这种逻辑,自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