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从历史发展的整个链条中发掘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历史现象的意义——它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字"是一种通过故意写错字或形体怪异之字来暗示寓意的修辞方法.作为修辞现象至今未见有人专门研究,却有人否认"改字"是一种修辞现象.改字与拆字同属于谜语中"体目文字"一类.表现形式的特点大同小异,寓意特点本质相同,理应有同样的修辞资格和修辞地位.忽视乃至不认为"改字"是一种修辞现象,不仅是不恰当的,而且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汉语结构体系中某一部成分消失了、改变了,它的功能会由另一成分来代替;某一些具体的规则消失了、改变了,随之会产生另一些具体的规则来补充;某一种趋势或方法减弱了,另一种趋势或方法就会增强.这些就是汉语发展演变中的"此退彼进"现象.本文主要谈的是汉语为区别同音词而发生的"此退彼进"现象,并对"此退彼进"现象所产生的原因、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语言形式能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本文对歧义的各种产生因素及可利用的排除方法进行浅析,同时,歧义也有其实用价值,它是产生幽默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5.
代洪涛 《华章》2008,(15):64-65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意在用一种不明说而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委婉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需要,同时还反映出写、说者的社会心理和风俗文化,思想模式和价值观、道德观.具有种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一、物质的鉴别鉴别即区别,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几种物质区分开.原则: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方法:①先从物理方法入手,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现象等.②再用化学方法分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性进行寻找突破口.题型一用指定试剂鉴别  相似文献   

7.
黎珊珊 《陕西教育》2009,(2):71-71,74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惯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分析英语委婉语的一些典型例子来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数学模型是对某一物理现象(广义的)的抽象、概括.若现象本身复杂,而它的数学描述简单,则适合用数学方法.若数学描述本身复杂(或难解),而它所描述的现象本身是容易的,则用物理方法较妥。这种将数学模型还原(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成某种物理问题予以解决的方法便是数学中的模拟法.  相似文献   

9.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很多教材都是用悬挂的方法,也就是将有机玻璃棒或橡胶棒悬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有机玻璃棒或橡胶棒去靠近,从而观察相互作用现象.但是在具体实验中,悬挂起来的棒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晃动,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这个实验之前已有很多物理同行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改进,实验现象也比较明显.笔者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突发灵感,发现了一种更为简单易行且现象十分明显的改进方法,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放在桌子边沿,  相似文献   

10.
1.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在人类其他的文化和艺术活动过程中,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隐喻的存在。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在隐喻研究传统里最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大部分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感觉一无所获.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缓解或是避免.  相似文献   

12.
歧义(ambiguity)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即一个词或一种表达法在意义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英语中有一些词、语、句子以及其他表达方法,或因语法结构不严谨,或因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等因素导致了歧义现象,这给我们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诸多不便.引起岐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重音,二停顿,三句法结构,四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五双关语.  相似文献   

13.
有的事情通过一系列实验或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几种结果呈现出一种偶然性.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随机现象.随机现象的每种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对几个实验现象及习题的分析,进一步熟练掌握楞次定律.2.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总结出楞次定律的另一种应用方法,即:当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线圈(或磁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或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总是具有阻碍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作用.3.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碍现象和电磁驱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牢固树立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尼现象和电磁驱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了解谐音的意义 谐音,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语言特点来表达意思的一种语言现象.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和该语言的特点有直接联系,但更重要的是它还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对几个实验现象及有关习题的分析 ,进一步熟练掌握楞次定律 .2 .通过上述分析 ,进一步总结出楞次定律的另一种应用方法 ,即当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线圈 (或磁体 )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 (或导线受到的安培力 )总是具有阻碍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作用 .3.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尼现象和电磁驱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牢固树立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尼现象和电磁…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或考试中,面对一些问题,答案就在嘴边,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却没有办法把它说出口,或加以具体的描述.这是一种"几乎就有了"的感受,这种现象俗称"茶壶里煮饺子",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舌尖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现象,常常使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因此,研究"舌尖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正确地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舌尖现象",对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本文试图从缄默知识视角对"舌尖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的教学策略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对比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事物或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对比的过程能使人们清晰辨别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通过对比,既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又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异性.而且对比  相似文献   

19.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应现象,它可分为个体(或个人)和群体(或社会)两类,尤其是后一类共鸣往往形成一种文学的轰动效应.共鸣现象存在着特殊性,不少主题深刻而艺术性低下的作品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不少艺术价值高而内容平平的作品也能引起共鸣;还有的内容与形式均不佳的作品居然也引起了共鸣.这种文学欣赏中的异常共鸣现象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变异学习理论,基于现象图式学,探索人们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理解、体验和思考.以事物或现象出现的原初状态为"基值",通过不同形式变换"基值"使学习者逐渐认识事物或现象本质的一种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