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符合课文目标要求的CAI课件,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就在此情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不仅可以引情入景,还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符合课文目标要求的CAI课件,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就在此情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4.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展现出形象鲜明的画面,辅助生动的语言文字,并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和开发学生智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达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山雨》这篇课文如诗般优美抒情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林雨景图,是一篇对儿童进行语文综合训练十分难得的佳作。教学时可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感情朗读,读中悟情——班级交流”这一教学思路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诵读,精思,感受,充分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人情人景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特定语境读  相似文献   

6.
创设课文情景,引导大胆想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激活课堂状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所要求的,我们应利用教材内容,创设直观、具体的情景,化抽象的文字信息为生动可感的鲜明形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西湖的“绿”》一文时,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板画不但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头脑里想象的景物由模糊、缥缈变得清晰、明朗,以帮助学生领悟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教学《林海》这篇课文谈板画的运用。一、以画会意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能使学生准确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运用版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林海》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怎样“大不一样”呢?大兴安岭的“岭”是那么“温柔”,而秦岭的“岭”却是那么…  相似文献   

8.
把学生导人课文描绘的情景之中,教学便会生动活泼,学生便会乐在其中。这是我教《海滨小城》的一点体会。如何导人情境呢?我设计的教法是三步走:诵读课文一观赏插图——想象复述。  相似文献   

9.
傅余宏 《云南教育》2002,(31):35-36
《一定要争气》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配合课文的一幅图是描绘童第周在路灯下学习的情景。课文共6个自然段,分三部分介绍我国已故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在学生时代勤奋学习的两件事,表现了他“一定要争气”的可贵精神,说明了只要有信心、肯努力,外国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也能办到。教学本课,应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和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明白课文中两次写“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思想教育。一、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运用课件或挂图,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作为高中的重要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基础学科。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改变课堂的枯燥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能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生动形象、丰富鲜明的场景画面,营造课文所描绘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策略:巧创“情景”,营造“思”的氛围——激疑 1.通过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景”问题教学法认为,要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就必须产生问题情景。依据这一基本观点,在教学中主要可通过以下途径灵活设置问题情景:(1)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景。比如,讲辛亥革命,可抓住教材中的表述,这样设计疑难问题:“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又存在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景、课件演示、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散文教学。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在散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学生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阅读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文字,而后经过形象再造,使文章刻画的形象呈现在头脑中。这样学生就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境界,领会到文中语句的精妙,领略到文章的情趣,真正达到“物我同在”、“人我同在”、“我在情境中”。受到这种情景的触动,必然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共鸣。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 2.以"自读课文,小组研读、品味词句、训练朗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与文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中学思想政治课聋生难以理解.如果把"情境教学"搬进课堂,那情形就不一样了.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课文中的理性知识,创设出形象鲜明的事例或图片,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听了一堂苏教版三年级阅读课《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这是一篇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美感的好教材,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通过视听教材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中,使学生体验到了文字的美,突破了课文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一、点题质疑,引发思考课始,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题,随即问学生:“东方之珠”…  相似文献   

18.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会起到升华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施教过程中,一般以讲代读,以问代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把朗读作为讲析课文的机械的“铺垫”,要么把朗读作为教学结束时的临时“小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20.
【案例描述】 一位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段(群鸟纷飞场面)时,一学生冷不丁地问:“鸟儿通常都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么会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此时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