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化学计算题的考查已不再单独停留在纯计算和解题技巧上,一些与实验紧密相联的数据分析型计算题成为了热点。这些题通常是给一个实验的情景,给一组实验数据,考生通过观察分析数据,进行做答。例1.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某同学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1次加入5g1.315g第2次加入5g0.63g第3次加入5g0.3g第4次加入5g0.3g问:①2g石灰石样品中…  相似文献   

2.
化学反应中的差量,往往是化学计算思维中的“突破口”郾有些同学由于对差量的理解不够,在解题时找不到简捷的解题方法郾本文拟通过对差量的具体分析和实际应用,帮助同学们拓展思维视野,掌握有关的解题技巧郾一、找差量究其源我们一起审视一下下列化学反应中的差量:如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m摇g,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n摇g郾显然,m与n之差为反应一段时间内生成氧气的质量郾上述反应中,若反应前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a%,反应一段时间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残留物中的质量分数为b%(显然b>a)郾因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  相似文献   

3.
多题一解是指对众多看似不同的同一类习题采用相同的方法解题.通过这类习题的练习可训练学生的聚敛思维,提高归纳能力,掌握解题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例1 将15.5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g.求: (1)可制得氧气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多少克?(3)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分别为多少克? 例2 把20 g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氢气后加热, 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试管中残余固体物质为 18.4g.求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为多少克? 例3 现有氧化铜和铜粉的混合物4 g,通入足量干燥氢气并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各类反应的题设"陷阱"归纳浅析如下,旨在启迪思维,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分解反应类型例1将含有杂质Na_2CO_3的NaHCO_320g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分解后(提示:Na_2CO_3受热不易分解,2NaHCO_3(?)Na_2CO_3 CO_2↑ H_2O),发现其质量减轻了6.2g.则原混合物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A、4% B、8% C、16% D、无答案错解分析多数同学认为,减轻的6.2g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忽略了加热条件下生成物水也是气体这一隐含的陷阱进行计算而错选D。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常涉及有关固体压强的考题,这里对试题类型及其解法作些归纳介绍。 一、由具体的压力及受力面积求压强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题中常设置一些多余数据,如面积或力。若概念不清,便会受其迷惑,造成解题的失误。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解题公式P=F/S中的F及S.  相似文献   

6.
碱金属既是现行高一化学新教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又是培养同学们化学计算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起步.因此高一的同学在获取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同时,掌握化学计算中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该章化学计算中常见的几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加以点拨.一、守恒法例1有一种在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若将1g该样品放入含有3.65g HCl的盐酸中,使其完全反应后,多余的酸再用50g浓度为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所得溶液蒸发至干.求所得固体的质量.解析:此题数据众多,反应繁杂,若…  相似文献   

7.
一、试题及解析1.( 1999年试测题 )计算以下两小题时 ,除必须应用所有给出的数据外 ,还各缺少一个数据 ,指出该数据的名称 (分别以 a和 b表示 ) ,并列出计算式。( 1)在温度为 t℃和压力为 p Pa的情况下 ,19.5gA与 11.0 g 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固体 C和 3.0 0 L的 D气体 ,计算生成 C的质量 m。缺少的数据是  计算式为 m =  ( 2 ) 0 .4 8g金属镁与 10 m L 盐酸反应 ,计算生成的 H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 H2 )。缺少的数据是  计算式为  解析 :( 1)题述已知反应物 A和 B的质量及生成物 D的体积 ,当不知道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时…  相似文献   

8.
题13 一定质量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合可溶性杂质.在10℃时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50g.若该实验在40℃下进行对,残留固体质量为120g;70℃时为20g.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9.
一般而言,对于一道结构良好的试题,题设条件对解题来说应该具有充分性和必要性,然而随着试题自身的发展和人们理念的不断更新,题设条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题设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就没有以往那么严格,有所弱化,题目所给的条件比解题所需要的条件可能多一些或少一些,即多余条件和缺少条件。  相似文献   

10.
化学计算题除按常规解法外,还可根据题目的特点,在基本概念清晰的情况下进行技巧计算,这样不但可以使解题步骤或数字运算大为简化,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计算题里有时出现多余数据,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1 对题意不起任何作用,纯属多余条件 例1.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m克,当大部分固体变红色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n克,共用去氢气w克,问此时生成水多少克?  相似文献   

11.
若能根据题意,巧妙处理“量”的关系,则可避繁就简,迅速求解。一、巧设缺少量有些计算题(如无数据计算题、缺少数据计算题)缺少被研究对象的具体量,若能巧设缺少的量,则可变抽象为具体,巧妙求解。例1 用一定量的MnO_2和KClO_3的混合物共热制取O_2,反应前MnO_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测得MnO_2的质量分数为30%。求KClO_3的分解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的各省市的中考题,固体混合物无数据计算经常出现。这类题的特点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没有给出具体数据。解题时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找出某些物质及其量间的内在联系,把隐蔽的数量关系挖掘出来,从而建立关系式,达到解题的目的。正确运用有关化学知识是解题的基础;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试题中的已知县和所求量,分析试题中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理出解题的思路和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题型大致可分为二类:一、固体混合物与液体反应,来反应物的质量比例1有一包钢与锌的混合物粉末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  相似文献   

13.
化学计算题中 ,有一类是要求通过计算确定物质组成的题目 .此类题目中物质的组成通常有几种情况 ,要求同学们在解题时能全面思考 ,去伪存真 ,对物质的组成做出准确的判断 .此类题能较全面地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 1 将 50g木炭粉与氧化铜粉末组成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 ,高温强热 ,待反应完全后冷却 ,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39g .试通过计算确定剩余的 39g固体物质的组成 .(2 0 0 2 ,黑龙江省中考题 )分析 :根据题意 ,剩余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全部是Cu ;②未反应的木炭粉与生成Cu的混合物 ;③未反应的CuO…  相似文献   

14.
有关含一定量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是初中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一类,也是学生解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解这类题,要求学生做到审题要仔细,思路要清楚,计算过程要规范。 实例:实验室用合碳酸钙80%的石灰石25克,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求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以1997年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河南省赛区预赛第48题述之。 题目 碳酸钙和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反应完全后,与煅烧前质量相等。问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这是一道无数据计算题,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好题。 思路分析:题给的条件中,加热前后固体总质量相等,指的是加热后所得氧化钙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初三化学的知识点多且又分散,再加上学生的化学基础和理解能力均有限,所以碰到物质除杂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当中,针对初中化学的基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总结了一些物质除杂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一、物理除杂法1.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或可溶的固体物质)分开的一种方法。例:将Na2CO3中的杂质CaCO3除去(应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2.蒸发: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固体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常用方法。3.结晶(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当两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一种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  相似文献   

17.
例1 (2005年淄博中考题)某矿山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加入50g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与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将石灰石样品敲碎的主要目的——.(2)实验结束时共放出多少克二氧化碳?(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8.
化学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文字迷惑性强,题中隐含因素多,各类型的解法杂等特点。在解题过程中,抓住关键,找出隐含。例1.有Na_2CO_3,NaHCO_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 ),CO_3~(2-),HCO_3~-均转化为沉淀,经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共29g,原混合物中Na_2CO_3的质量是 (A)10.6g (B)5.3g (C)5.9g (D)无法确定解析:此题关键就是HCO_3~-的转化,隐含  相似文献   

19.
化学计算题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题型。解题的一般步骤是分析题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列式计算求解。但是一道计算题往往有多种解法,这些解法虽然都能求得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过程有简有繁。如何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呢?下面教同学们几招。第一招:找准突破口突破口就是解题的入手处。“万事开头难”,究竟从哪里入手,往往决定着解题步骤的繁简。所以,要想找到最佳的解法,就必须先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例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为17.25g,受热分解至不再有气体放出时,剩余固体粉末的质量为12.45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解析:本…  相似文献   

20.
<正>在求解化学计算题时,常常会遇到多解问题,对于此类问题的求解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就会造成漏解或错解.造成多解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题中条件具有不确定性所致,这就要求在解题时要努力做到纵观全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以提高解题技能,确保解题无误.一、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导致多解例1 取20 g MnO2和KClO3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在某温度下将残留固体加入10 g水中,有7.9 g固体未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