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语前位置的"V起来"不属于句内成分,属于句子的特殊成分,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意义,只表达言者的主观性,本文界定为语用标记。它与谓语前位置的"V起来"不同,谓语前位置的"V起来"影响前后话语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对话语的真值意义有影响。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用标记"V起来"只表达人际功能。基于"立场三角"理论,从话语立场的角度分析口语语料,发现语用标记"V起来"传达言者的"评价立场""认识立场"和"情感立场"。说话人使用"V起来"句主要表达两个语用目的,一是明确立场,发表评价,二是构建话语立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However的主要句法功能是起句际衔接的作用,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尾。从焦点结构来看,however的位置变化虽然不影响其所在句子的命题意义,却附加有不同的语用意义,标示着不同的信息焦点。  相似文献   

3.
由动词短语"真是"充当谓语中心的句子,其语用意义主要是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实性的判断和肯定说明。但这类句子有时表达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真假判断,而是高于字面意义上的言外之意。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真是"句里充当宾语的名词性成分(NP)运用了认知上的转喻。对于孤立的句子来说,"真是"句的宾语是褒义词的,就表达了说话人赞许的感情;宾语是贬义词的,就表达了说话人厌恶的感情。但"真是"句的这种言内意外的功能,即反语的运用,更多地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才能判定。  相似文献   

4.
刘维真 《大学时代》2006,(11):141-141
美国学家Michael West说过:“附加语是当一个人想要说话可又并不表达任何意思时所使用的一种口头语。”它通常由一个既无任意组合性,也无相互排斥性的词或一个有自己固定的组合形式的短语或一个句子构成,位置较为灵活,既可置于句首,句中,也可置于句尾,一般用逗号与句子隔开。附加语虽是一种口头语,本身概念意义很弱或无概念意义,甚至被略去时对原句内容也没有影响,但在言语行为中却传递了说话者的主观信息,通过不同的语境表达了它的语用含义。本文从语用含义角度,就常见口语附加语作一归纳。1.感叹词类附加语,用于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阐释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根据语用充实理论,说话人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语用因素相互结合陈述的是句子的语用充实命题,至于其他的命题,只有当它们和语用充实命题相关并且是语用充实命题的必然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们进行了陈述.  相似文献   

6.
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从不同角度研究句子的意义,前者以真值条件为基础来理解句子逻辑语义,后者结合语用原则分析句子的会话含义。量的准则是影响句子语用意义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造成了自然语言交际中理解的语义与形式语义学中语义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人们理解直言命题和假言命题的某些真值条件时常常存在疑惑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非得"类取舍句中,舍弃项的隐含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句内直接隐含;二是句外直接隐含;三是句内间接隐含;四是句外间接隐含.舍弃项在取舍句中的隐含主要与句子的"组装"有关.当然,舍弃项的隐含是为避免语义重复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它属于语义而不是语用层面的问题,但舍弃项的隐含的确可以产生一定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英语副词性元话语功能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元话语是具有组织话语、表达说话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等功能的一种语言使用法,和基本命题信息无关.文章选取英语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以TG理论将其分为句修副词和动修副词两大类的分类方法为依据,从句法位置入手分析副词性元话语的语义及语用层面信息,证明元话语并不完全是和基本命题无关.虽然它们中大部分发挥语用功能,但有些也可作为基本命题内容的一部分传达语义信息,发挥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句子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过程的不同,句子参与者所承担的语义角色也不同.该文探讨了在英语、汉语、俄语三种语言中主语和它表达的不同语义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表达这些语义角色时所享有的不同的自由程度.通过对比,发现在英汉俄三种语言中,担任主语这一句法功能的参与项都可以自由表达"施动者"这一语义角色,但是在表达其他诸如"受动者"、"受益者"、"自然力"、"工具"等语义角色时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孙多娇 《时代教育》2007,(10Z):44-44
廖秋忠先生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一文中从功能和位置出发,描写了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句子或大于句子的结构之间所使用的连接成分。本文根据据此分析了短语“对了”连接成分的属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它的性质和特点、连接的类型以及表达和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否定副词"不"在某些复合命题和性质命题中的逻辑功能,以及否定副词"不"会因在句子中所处位置的不同而直接转变命题的根本性质.另外,本文还从预设的角度对"不""没(有)""别"三个否定副词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状语位置上的语气副词,部分具有预设功能,该预设是一种语用预设,表明了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这种预设副词所在的状中结构,单句中通常分布于谓语、补语、宾语中,有时也独自成句,语气副词此时位于句首;复句(句群)中,一般分布在始发(分)句位置上。预设语气副词的分布位置.单句中与其预设功能的强弱有关:随着句位的逐渐后移,语副的预设功能渐弱,语用焦点功能渐强;复句中与主观性的强弱有关:由分布于后续(分)句到始发(分)句,语副的主观性渐强。  相似文献   

13.
语气副词"还"具有多种功能,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直接来源,其语法化机制亦有所不同.语气副词"还"源于运行动词"还",进入连动式的V1位置和前后小句意义相对的复句是其语法化的句法基础,它的语义基础是"方向上相反--与心理预设相反"的转化,从语用角度来看,语气副词"还"的产生是为了加强言说者的语气,表达言说者的主观倾向.  相似文献   

14.
杨晓霖 《现代语文》2006,(12):86-88
语言研究者对现代汉语及方言中叹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叹词的句法特点是在句中位置灵活,通常不与其它词发生特定关系,常作句子中的独立成分,能独立成句;叹词前后有停顿,因此书面语中叹词后常跟标点符号.一般认为叹词具有表达语气、发表感叹的功能.陆镜光(2005)从叹词的语用功能角度出发发现不少方言中能找到一两个既有叹词特征又有指示功能的词,并将这类词称为"指示叹词".本文将引用"指示叹词"这个概念,将衡山方言中①的叹词分为指示叹词和语气叹词两类,并在文中对衡山方言中作为独立语气词的叹词和具有指示功能的叹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NP的VP"宾语句中的"NP的VP",从语义上看,指称某种动作或行为;从语法上讲,是体词性的;从语用上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陈述句S的一部分,它不是句中的旧信息成分,也不可能是由上文陈述转化而来的;相反,其中的"VP"却是整个句子的无标记性焦点成分.因而,"NP的VP"在句中不可能是预设部分.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法学者普遍将“It型”分裂句看成是由“未分裂”句的转换形式,而信奉“加的夫语法”的语法学者则将前者认定为“强势主位结构”,并认为其与对应的基本形式之间存在着语用选择的问题,故相互之间并不存在转换的关系。如果不考虑语用方面,单就句子的信息结构和命题意义来说,上述特殊主位结构句基本上是能还原为基本主位结构句的(即去除“非信息项”)。试从功能语法中的主位结构、情态意义和极性逻辑等相关理论来对此还原来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7.
独立语断想     
句子是在特定语境中能表达相对完整意思从而能完成某种交际任务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凡句子都是语用的,因为离开了句子的表述性及相应的形式特点,就无以确定句子是什么。 就内部结构而言,句子的语用性主要表现在哪里呢?除了叹词句、象声词句这些特殊的句子外,一般句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结构主体和结构主体之外的种种成分和现象。句子结构主体是句子的语法骨架和基本语义的载体,对它从语法上分析得到了句  相似文献   

18.
英语的否定     
否定是关于陈述句中个别词语或整个陈述的否定过程和结果。否定可分为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语义否定是否定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即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语用否定指的是对语句的适宜条件的否定,否定的是语句的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即非真值的意义。它是利用语境手段而实现的否定,其实现的过程需要人类的认知参与。在日常话语中,语义否定往往结合使用语用否定.使话语意义更加确定、完善、丰满。  相似文献   

19.
陈蓓洁 《海外英语》2013,(13):230-231
一般说来,句子意义分为语义学方面的意义和语用意义两种。掌握语义学方面的意义仅是理解句子意义的第一步。应把句子与语境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其语用意义,这才是理解句意的终点。语境对句子意义理解的影响是决定性、多方面的。句子仅从语言自身是无法完整理解的,要基于语言,通过语境去准确理解其深刻意义。该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通过对语境与意义关系的描写,举例阐述语境的部分功能,分析语境对句子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句子意义分为语义学方面的意义和语用意义两种。掌握语义学方面的意义仅是理解句子意义的第一步。应把句子与语境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其语用意义,这才是理解句意的终点。语境对句子意义理解的影响是决定性、多方面的。句子仅从语言自身是无法完整理解的,要基于语言,通过语境去准确理解其深刻意义。该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通过对语境与意义关系的描写,举例阐述语境的部分功能,分析语境对句子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