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尚书、召诰》云:“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云;“百礼既至,有壬有林。”对于这些出现在上古典籍中的“有”字,人们已经提出过多种解释,例如: 1、宋邢(日丙)疏《论语·泰伯》篇云:“外传称禹氏曰有夏,则如舜氏曰有虞,颛顼以来,地为国号,而舜有天下,号曰有虞氏,是地名也。王肃云:‘虞,地也’。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子虞’。”刘琪《助字辨略》据此而释“有”为“抚有”之义。 2、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马建忠《马氏文通》沿用此说。 3、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册云:“上古名词的前面往往  相似文献   

2.
释“异”     
对于汉字这样一种表意性很强的书写符号来说,由于其超时空性,其形体变化较音义来说是比较滞后的,这已成共识。因此,这更有利于根据文字的滞后性这一特点来探查字的音形义的发展源流和变化。"异"的文献常用义为"不同",但"异"的词源义是什么,其命名的理据是什么,意义发生了哪些变化,"异"与"異"之间的意义何时转化、怎样转化,与"巳"、"已"、"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说明和解决。通过对"异"在字典辞书中解释的考查以及对"异"古文献用例的梳理,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3.
“画图”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真应了那句网络熟语——“有图有真相”。画图,有探究的真相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就是探究的过程,有起点,有过程,有结果,画图也是。不论是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对算法的寻求;不论是对问题的表征和求解,还是对知识的结构化把握;不论是创编数学故事,还是记录数学发现;等等:都可以画一画。  相似文献   

4.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中的"央",毛传曾有解释。至唐代流传为两种训释:一为"央,旦也",见《毛诗正义》等;一为"央,且也",见《经典释文》。清代对两种说法各有拥趸。阮元曾指出"《释文》‘旦’字或误‘且’",但未予解决。本文从文献版本、词义训释和字形变异等角度加以辨析,认为前释为确诂,而后释为讹传,其"且"实为"旦"之形误。解决这一历史疑案,有助于正确理解《诗经》内容,并可纠正各种典籍未加考辨而照录《经典释文》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毛诗》中“如云”与《鲁诗》中“如芸”的异文进行分析,并结合《诗经》创作的时代背景与地域风俗,述析“云”和“芸”的异文对《出其东门》的理解造成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歧说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的训解,历来多存歧义。综诸家之说,有代表性的有五种: 1.治民之术说。 此说以汉代郑玄和晋人张凭为代表。郑注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论语郑氏注》)张注曰:“为政以德,则各得其性,天下日用而不知,故曰可使由之。若为政以刑,则防民之为奸,民知有防而为奸弥巧,故曰不可使知之。言为政当以德,民由之而已;不可用刑,民知其术也。”(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论语张氏注》)。  相似文献   

7.
何乐士等同志编著的《文言虚字浅释》(以下简称《浅释》把“无以”看成固定词组,译为“不能”,并举《荀子、劝学》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例,译作“所以不把半步长短的步子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千里远;不把细小的水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样解释和译白,我们逐字进行寻根查对,“无”字可训“不”,“以”字与“能”字却无对应演变迹象.而且在古汉语中,“有以”、“无以”相对成文,如将“无以”译为“不能”,则“有以”将不得其解.杨伯峻《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季氏篇把“不学诗,无以言”译作“不学诗,便不会说话”;把“不学礼,无以立”译作“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  相似文献   

8.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泰伯》篇。郑氏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民从之;若皆知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郑氏认为民皆愚顽,所以,王者设教,只要他们跟从,不须知道本末。这种解释和孔子思想不相符合。《子路》篇记载,孔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回答冉有的问话说,“民庶”之后,要“富之”,“教之”,没有认为民愚顽不教的意思。西晋何晏《论语集解》修正了郑氏的解释。他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何氏采用了战国时期对民的相当流行的看法。如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穷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下)《中庸》也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朱熹《论语集注》承袭了何氏的解释略有更益。他引用程子的话说:“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耳。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岂圣人之心乎?”近人也相信这种解释,如钱穆《论语新解》说:“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也。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矣。”徐英《论语会笺》说:“盖政令之推行,有不得不然者,势也。政令既行,  相似文献   

9.
“且”字本义补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且"字的本义进行总结,概括了学界的四种说法,认为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均值得商榷。在前贤论断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且、土、示、祖、俎、姐"等古文字字形的分析,揭示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提出"且"是"祖"的初文,即"且"的本义是"先祖,"但并非是男性"先祖,"而是女性"先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说“异”     
你可以侧目异类,瞠目异类,凝视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沙粒,正所谓病蚌成珠。大气中的水汽之所以能凝成雨滴,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  相似文献   

11.
说“补释”     
补释,顾名思义,即补充解释。它是为表达严密起见,对先行词语再度补充增饰的修辞技巧。是通过对词语的限制增大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表达。一般由中心词先提出某种客观事物或是事物的性质、状态、特  相似文献   

12.
释“方”字     
方子剑 《文教资料》2014,(35):17-18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方"字的本义为"併船也",但从"方"字出现的其他文献资料及辞书中,"方"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如果能够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进行比较,将形训和义训相结合,则能论证有关"方"字的合理解释,还原"方"字从本义向引申义转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汉乐府《陌上桑》是我国乐府民歌中的佳作,也是我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吟唱不绝,尤为诗家、学者所注目。赏析、注释、译解《陌上桑》的历来不乏其人,共析解注译自也是纷然灿然,各有千秋。其中自然难免有歧义争执之辞,然而,对其中“鬑鬑颇有须”一句,却几乎是众口一辞——“鬑鬑”,须发稀疏貌。颇,略微。鬑鬑颇有须,略微有一点胡须。” 徐中玉、金启华两位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释曰:“鬑鬑,胡须稀疏的样子。颇,略微。”朱东润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涉及此句,释曰:“鬑鬑,鬓发稀疏貌。颇,略。颇有须,略微有一点胡须。”《辞海》注释“鬑鬑”一条,涉猎汉乐府《陌上桑》如是云:“鬑鬑,须发稀疏貌。古乐府《陌上桑》‘鬑鬑颇有须’。” 朱东润,徐中玉这些权威的老先生都在这么注,《辞海》这样权威的工具书都在这么解,教的人如此敦,学的人也便如此学,“鬑鬑颇有须”释译为“稀稀疏疏地略有一点胡须”似乎已是很权威的了。然而,笔者每读到此,总觉有疑难解,今不揣才陋学浅,斗胆提出,谨就教于同仁,前辈,以期方家斧正。 关于“鬑鬑”,许慎《说文解字》释云:“鬑,鬋也,一日长貌。从髟兼声,读若慊。力监切  相似文献   

15.
《芋老人传》:"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中的"以"课本未注,《教学参考书》串译为"因",把"以今日"视为介宾结构作动词"忘"的状语.笔者以为"以"是动词,当释为"有","以今日"与"忘昔日"分别是由"而"连接的两个动宾结构."以"训"有"是有训诂根据的,《经词衍  相似文献   

16.
也释“孺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释“孺子”刘国杰唐《琐忆》(见高中《语文》第二册)一开篇就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两句很有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以之结构全文,立片言以居要,真可谓匠心独运。只是对诗中的“孺子”,不少师生难以确解,课文亦无注释。其实,对这两句脍炙人口的...  相似文献   

17.
“牙婆”一词近代汉语习见 ,但《汉语大词典》等辞书释义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句中的“栗凿”,课文注曰:“方言。用食指和中指的骨节敲打别人的头部。”《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10期《鲁迅作品注释需要改进》一文(作者华旭)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栗凿”不应定为动词而应定为名词。华文认为,这个词可解释为:“吴方言词。头部因被食指和中指的骨节敲击  相似文献   

19.
任丹 《教学随笔》2013,(16):127-128
"走狗"本指猎犬或纵狗行猎活动,在汉代被喻为"奔走效劳者"。至明代,又出现了典型的"自称谦词"和"受人豢养的帮凶"之义,且各自在清代有所延续。至今,多视"走狗"为贬义词。就此,本文将考证"走狗",以此明晰该词词义的历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叶勇  张兴德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3):36-37,58
“老天拔地”是东北方言,意为“上了年纪,动作不灵活”,还指一些人虽然不是老年人,但是其动作行为迟缓,像个老年人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