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宋时期 ,宋、辽、西夏三政权长期并立。西夏的国土、人口、耕地 ,远不及北宋与辽朝 ,但西夏政权却长期存在 ,并与北宋、辽朝相抗衡。其主要原因 ,在于当时北宋与辽朝南北对峙 ,西夏成为维系宋辽间平衡的砝码 ,也因此形成了并非势均力敌的三国鼎立局面。这种三国鼎立局面 ,又成为影响宋夏和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地理考纲的考试范围涉及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必、选修共八本书的内容,仅就书的数量来看就完全可以想象知识点的繁杂程度,所以复习地理必须有较好的方法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地理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颁布《考试说明》以来,高考文言试题总的说是依据《说明》,遵循《说明》精神的。首先,所选阅读材料属于“浅易的文言文”。关于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认为是“指《史记》《孟子》《梦溪笔谈》《聊斋志异》一类书籍旨在普及的今人选注本”(《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载《中学语文教学》1983.11),命题者认为是“首尾俱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没有生辟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较少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的文言文。”(《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载《中学语文教学》1999.8)其次,考…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取消了“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继续把“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现对2006年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透视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岳国生 《教学月刊(中学下旬版)》2005,(4):44-47
2005年考试大纲对2004年考试大纲做了某些调整和增删.这一修改应引起我们高考备考的高度关注.大纲内容的修改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表达的调整,目的是使考试内容的表述更科学、更贴切、和教材的内容更趋于一致.二是有些时效性较强的热点问题可以进入考点,但缺少知识的支撑,需要补充以备用.根据以往备考的经验,对于考试大纲删除的内容,今后备考不用再关注,而对新调整的内容和新增加的内容应认真备考、高度重视.因为命题有一个原则:新增加内容的50%部分将在当年高考中被考查. 相似文献
7.
【单元导读】10至14世纪中期,是我国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相对于欧洲、日本尚处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庄园制的确立)时期而言,中国封建制度明进人高度成熟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思想化成就突出,在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9.
2004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把对标点符号的考查重新列为高考考点。在近10年高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过4次,这4次考查都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表述可细分为两类,一是“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994年、1995年、1997年),二是“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作为一个过渡,今年高考对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考查还可能会混在病句改错一类题目中出现。 相似文献
10.
李雨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
文章通过对高中语文必修重点篇目《祝福》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考考试大纲》关于修辞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梳理和解析,指出高中语文修辞教学存在教师对课标等的解读存在偏差、教学无法完全满足课内外作品读解以及高考实际需要等现状.语文教师应准确完整地把握、解读《新课标》、《考纲》等要求,对修辞具备正确全面的认识,重视修辞教学尤其是重视消极修辞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12.
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带着众人的期盼终于出炉。通过比较,我们发现:2008年语文考试大纲稳中有变,变中趋新,日渐科学完整,合理又完美。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从2006年的《考试大纲》闪亮登场之日算起,到高考,正好还有100天,在这100天的时间里,我们要及时调整好相应的复习方法,针对《考试大纲》中所明确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内容进行高效复习.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科
破阵诀:考纲“七十二变”
2006年高考物理学科《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内容范围、题型示例均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修订,仅在个别地方做了文字方面的修订。 相似文献
17.
《考试大纲》规定了考查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在2004年15套高考试题中,有三个虚词没有考查到,这就是“何”“焉”“者”。 相似文献
18.
19.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改,是在整体上保持与2003年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局部微调。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准确把握“微调”中所透射出来的变化信息,现对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的四个变动点逐一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本单元的“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列为阅读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但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与其经济发展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之间存在共同时态相互联系和历时态因果关系.因此这类问题,考生应引起注意。复习时应认识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和重要形式.理解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三大发明及其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