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情感;另一类是高级情感。基本情感的划分借用了我国最通行的情感分类方法,即喜、怒、哀、惧、、爱、恶、欲,通称“七情”。这些基本情感在儿童期已经得到发展。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它们构成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儿童阶段这些情感还只是萌芽的状态,填在以后的发展阶段中通过教育和引导才咱%逐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的情感素质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包括爱国情感、责任感、道德感等等。作为以美感教育为主要功能的音乐教育,在人类高级情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生作文写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情感残缺。所以,加强写作情感教育是当务之急。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可分为高级情感和低级情感。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低级情感包括低级情绪,皆与人的本能有直接关系。这种情感的分类不能说不对,但从人类的情感多样性、复杂性来说,尤其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显然简单化了。第一,大量的日常生活情感,既不属于高级情感,也不属于低级情感。讲得通俗一些,日常生活情感既不高级,也不低级,从逻辑角度分类,应当属于中级情感。第二,心理学的简单分类是从辨析的角度而言的…  相似文献   

4.
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美为旋律的交响乐章。把美引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表现美,赋予语文课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和清新美感,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一、情感美情感性是一切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一切审美对象构成美的核心条件。在教学中产生的爱赠、褒贬、哀乐、喜怒,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这些高级情感的具体体现。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所以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必须使教与学、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形成一种审…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高级情感是指由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它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方面。幼教工作者和父母们若能因势利导,激发幼儿上述3个方面的情感,加强教育与培养,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感与道德感具有统一性和独立性,美感与道德感是人类高级情感,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创造出社会主义的美与善,提高人民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感是人所独有的高级情感体验和反映,是审美对象给人的感觉器官带来的一种特殊精神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是审美需要满足的结果,是超越了实用功利性的高级精神享受。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中学语文教师,在人文教育中势必谋求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研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的和社会的两种.由社会需要引起的情感,是人类的高级情感,它在人的清情感生活中超着主导作用.人的社会性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操,就是各种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主要指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良好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德育的基础,理智感是智育的关键,而美感则是美育的核心.因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对艺术美感作静态分析,即只从心理学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那么对艺术审美心理的研究,则是艺术美感心理论的主要内容。茅盾艺术美感心理论研究了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各种心理形式,认为美感就是这诸种心理形式的综合。在这些心理形式中,茅盾谈得最多的还是情(情感)和理(思维等理性内容)。他认为,艺术美感,从创作心理看,  相似文献   

10.
诗歌鉴赏中的情感激发是鉴赏和诗歌作心灵的碰撞,是鉴赏通过诗歌中的“情意点”进入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作的情和意的关键。在诗歌鉴赏中,情感激发是进一步鉴赏的心理动力,是进入高级审美状态的“起爆点”。鉴赏中的情感激发在本质上就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激发。  相似文献   

11.
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们的理想、志向、兴趣、思想和感受.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情感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形成高级的社会情感,即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也就是说,我们的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经常给学生以爱、关心和尊重,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高尚情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的渗透;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怎样设置产生积极愉悦情感的情境呢?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的尝试和探索中体会到: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媒体是关键。一、运用语言媒体,融情入教语言媒体包括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教师在授课时针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0,(12):64-65
所谓情绪健康,通常指具有积极乐观愉快的情绪基调,适时适度稳定的情绪反应,良好的认识、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健全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社会性高级情感。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活在一种情绪中,而且这些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与成长等方方面面。下面是一个情绪测验.没有时间限制.你可以仔细考虑每一道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被分为认知、情感两大领域,即以语文知识种语文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认知领域和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这正是从认知与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如果把这些情感因素定在高级情感的层次上,它应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活动感。下面就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中的情感内容作粗浅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郝筱雯 《学语文》2005,(5):50-50
素质教育把人文教育提到了重要位置,人文教育则离不开情感教育。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首先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淆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大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  相似文献   

16.
周文燕 《考试周刊》2013,(6):190-190
区域活动使幼儿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帮助幼儿控制情感的冲动,产生道德美、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实现幼儿情感的发展。区域活动对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能够帮助幼儿宣泄情绪,学习自我控制情绪。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艺术教育,必须始终以受教者的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为根本内容。在美感体验中,艺术作品一旦进入个体的审美视角,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被激活,成了与欣赏者对话、交流的对象,并向欣赏者展示其生命运动的深层价值。爱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其鲜明强烈和独特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直觉是由西方引入的术语,背后隐含着西方的本体论思维和认识论思维,造成中国现代美感研究中存在诸多预设,遮蔽了美感作为人的高级精神活动具有的复杂性。对“直觉”这一术语的清理,有助于找寻美感研究背后隐含的失误,显示美感欣赏活动自身的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19.
周文彬 《成才之路》2010,(12):64-64
一、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及目标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所学语言国文化关系的看法。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基本的情感可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等;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能够解释高级管理人员是如何从战略分析中得到信息的这一过程,那么对于得知战略是如何构建的将会有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对于战略管理的心理过程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却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它们基本上都忽略了情感在战略分析的心理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认为高级管理人员在战略的构建过程中没有任何情感的参与。事实上,从认知过程、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实证研究以及情感与认知的组织研究3方面来看,情感对战略分析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