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游国恩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国恩先生是20世纪的国学大师,其学术地位的奠定与他对中国古代学研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即是20世纪新楚辞学最主要的奠基人和最成功的实践,也是传统楚辞学最忠实的传承,学史的主要建设和科学学风的主要倡导之一。  相似文献   

2.
游国恩先生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国恩先生是名的楚辞研究专家,中国学史家,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述甚丰,年谱忠实地记录了游先生丰富而曲折的人生及学术经历。  相似文献   

3.
游国恩的楚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国恩是海内外名的楚辞研究大家,本着重评述其在楚辞研究方面的成就及治学方法与特点,指出,他在历史眼光与考据功力,宏观探索与微观考证,广搜博采与扎实献学功夫三个方面的结合,体现了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一、拜年 早在中学时,语文老师就对我说过:“北大有游国恩、林庚、吴组缃等许多著名教授,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呀!”怀着对这最高学府的憧憬,我于1956年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在9月初中文系举办的迎新会上,系主任杨晦先生、系工会主席高名凯先生致欢迎词,但我没有心听,始终盯着坐在第一排的几位先生。游先生慈祥端凝,一派长者风度,令人肃然起敬。很奇怪,先生的风貌和我原来悬想的模样几乎全然吻合。这印象一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只是后来我多读了几本书,觉得先生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林先生很潇洒,神采飞扬,浑身洋溢着…  相似文献   

5.
游国恩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学者,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古典文学研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早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发表文章和论著。此后先在江西教中学,后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后改名山东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主要著作有《楚辞概论》、《读骚论微初集》、《先秦文学》、《屈原》、《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和《游国恩学术论文集》等,还主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游国恩先生(1899年 4月 17 日-1978年 6月 23 日),字泽承,江西省临川县(现改为市)人。幼年时曾在祖父(前清秀才)亲自督教下学习了六、七年,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在家乡完成中、小学教育后,于1919年来到北京,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预科,1922年升入本科,1926后毕业。由于早年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进大学后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以及当时北大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的风气下,先生在大学求学时期就开始走上古典文学研究的道路,发表论著,包括影响很大的论文《荀卿考》、《陶潜年纪…  相似文献   

7.
游国恩的楚辞研究及教育品格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国恩是现代楚辞学的集大成,其《楚辞概论》、《楚辞论集》等作,将楚辞作为一个完整自足的体系来研究,并在大量原始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富于启示性的观点,体现了他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学风。游国恩一生从不鲩合强权与世俗,其精神品格与屈原一脉相承。他同时还培养和熏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后辈。为北大及至全国的教育和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游国恩是新楚辞学的莫基者。他的《楚辞概论》是20世纪楚辞学的一座里程碑,体现了楚辞研究的新方法、新思维:一、以历史的眼光把楚辞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二、把比较法引入楚辞领域;三、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手段严密考证;四、把社会学和民俗学引进楚辞研究中。他的《读骚论微初集》纳新思维是:一、在宏观指导下进行微观研究,对《天问》古史等作新解;二、在《楚辞概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民俗学的基本观点考核《九歌》山川之神;三、运用综合分析推论法解释屈原“见疏”、“初放”、“再放”。新中国成立后,游国恩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修正或转变某些观点。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则体现了以微观体现宏观,以解剖一肢一节来把握整体的新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游国恩著《楚辞概论》在使用传统考据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方法即整体研究的方法。传统与现代方法的结合使用,究其原因.既得力于近现代新思维新方法的传入与运用.也缘于作者坚实的古典文学的功底和修养。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楚辞概论》“继往开来,独树一帜”,对后来的楚辞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少学人以为我国少数民族古代只有民间口头文学,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不论藏族、彝族、白族、傣族、蒙古族、朝鲜族,还是维吾尔族、纳西族、回族、满族、布依族等等,都有极其丰富的古代作家文学典籍遗存。已为人们所熟知的斛律金、元好问、萨都刺、耶律楚材、贯云石、泰不华、(?)贤、丁鹤年、木公、李蛰、蒲松龄、  相似文献   

12.
一 从创作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研究.我们过去对古代诗歌理论研究,多是从各个时期的研究角度出发,没有能把研究工作和当时创作的实际结合起来.今后,我们的眼界可以更开阔一些.文学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诗歌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一些理论家,往往本身就是作家.他们经常从当时创作的要求出发,对过去以及当时的一些文学理论、文学创作进行有益的研讨,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我是研究唐代文学的,就以唐代为例.初唐中期,如王杨卢骆四杰、陈子昂等都对当时文坛崇尚齐梁绮靡文风提出过批评."四杰”之一的杨炯在<王勃集序>一文中,明确提出要反对当时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所谓"龙朔文体”的绮靡文风,中有云:"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王勃、杨炯当时提出改革文体,是从当时的创作也就是改革那时的文体出发.稍后的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云:"仆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风雅不兴,以耿耿也.”也是从创作出发,提出如何改变当时文坛风气.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中唐时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出的一些理论主张,北宋时江西诗派黄庭坚的一些诗歌见解如点铁成金等,一直到明清时众多的诗歌流派及其诗歌理论创作主张,都是从自己的诗歌创作及当时的创作风气着眼,而不单纯是为了搞研究而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所以我们今后的诗学研究应该更多的以当时的文学实际出发,来研究他们的主张.单纯的文艺批评、文艺理论对创作的影响并不大,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无疑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巨著,但以其对当时和稍后的隋唐诗文创作的实际影响来说,并不是很大,甚至还不如当时搞创作的人提出的主张影响大.前些年南开大学的罗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思想通史>曾提出,我们搞文学思想史研究应当与作家本身的创作体现结合起来,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这很值得我们搞诗学研究的人注意.  相似文献   

13.
出土文献与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趑趄不前,有它深刻的学术史内部原因。这就是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缺乏通过内部更新求求取进步。在中国历史上,取用新材料以使学术得以更新和发展,是一个带有规律的现象。在王国维旭纳的二十世纪五类新发现中,除内阁档案外,殷虚甲骨、敦煌文献、汉晋木简与中国境内之外族遗文阿归地出土文献之列。二十世纪对学术有重大贡献的杰出学者,全都既注意出土文献,又对传统文献的研究。出土文献及其研究在二十世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古代小说研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要加强并扩大小说文本的研究。中国古典小说,自先秦时代寓言式的“微型小说”开始,直至晚清,据不完全统计,白话体与文言体共有数千种。而今天被研究者涉及较多的不过十分之一左右。这就急需我们扩大研究范围,以便从如此丰富的小说遗产中广泛吸取精华,以利于广大群众从更大范围去鉴赏古典小说艺术,这也有利于提高当前的小说创作。此其一。其二,就当前已被众多研究者作为研究热门对象的,甚至是一些国际级的古典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分子生物学自 2 0世纪5 0年代诞生以来 ,作为当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 ,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分子生物学为理论指导的现代高科技领域之一的现代生物技术 ,即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的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的生物工程 ,日益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支柱和 2 1世纪高新技术的先导 ,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将开辟广阔前景。面向 2 1世纪 ,植物学科的发展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植物学的热点研究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 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物…  相似文献   

16.
这个问题是难以预测的,仅将自己的思考略陈如下。前20年间古典文学研究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成绩斐然。但繁荣中也出现了急于求成式的浮躁,这主要表现为急于从宏观上描述或建立理论体系,而缺乏文献资料的支撑。结果形成了“泡沫成绩”,一碰见文献就顷刻倒坍。我没有什么高见,只是认为要纠正这种浮躁情绪,学者们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要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正统文学是诗歌和散文,而小说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闲书,因此,古代小说研究直到宋末元初才起步,还处于萌芽状态。小说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在本世纪逐步创立和发展的。古代小说研究成绩斐然,蔚为大观,并形成世界性的影响,是本世纪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游国恩(1899-1978),字泽承,江西临川人:著名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1919年毕业于临川中学(即今抚州一中),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对中闰古代文学,特别是对《楚辞》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享誉中外著名的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学术成就游国恩作为楚辞研究专家的成名作,是1926年出版的《楚辞概论》它是他和他的同辈学者在东西方学术文化撞击过程中所创造的现代学术的第一  相似文献   

19.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阶段性,一次性的学习已不能足时代发展所需,亟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将主要探讨发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继续教育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而言,这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是我们所必须予以重视的财富。但是,古代文学的著作虽然丰富,却几乎没有过一套整体的全面的研究方法的指导。研究古代文学当然是要讲究方法的,这是我们得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古代文学进行研究的前提条件。因而可以从形态、理论、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