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刘介民先生送来他和刘献彪先生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书稿,约我为这本书写序.他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9日,首都各大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读过这篇重要文献后,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刚刚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发稿的《思政学基础》(修订本)一书。这部38万字的书稿,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于是,12月8日下午,我访问了《思政学基础》的作者及海龙先生。已愈“天命”之年的及先生,气度温文尔雅,天资聪敏,思想的穿透力令人惊叹。他苦心探究四年有余,撰著的《思政学基础》在1994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读者反…  相似文献   

3.
数学特级教师任勇在数学教育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早已为人瞩目,他曾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了400多篇数学教育论文、数学科普文章和数学解题心得.这些文稿已由出版社分三卷结集,不日将与读者见面. 我刊荣幸地获得任勇老师同意,先期陆续摘登部分书稿,与广大读者共赏任勇老师由辉煌走向卓越的学术心路.  相似文献   

4.
震球先生路远迢迢寄来了《联海神游录》书稿,嘱为之写序。我与震球先生乃是神交多年的朋友,追溯之所以会熟识,还是由于著名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的介绍,因此执笔时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已故的寿康先生。寿康先生治学严谨,很少向我推荐别人的论著。震球先生的文章是他向我推荐的少数几次例外之一。之后,震球先生经常寄文章来,我也不时推荐给《修辞学习》发表。我对震球先生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做学问有一股执著痴迷精神。他工作忙,身体欠佳,但却孜孜不倦于著述,而且多少年如一日,支持不懈。他的文章多而颇具  相似文献   

5.
我在外地出差,文海先生打来电话,让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个人专集写一序言。并称,专集书稿已交出版社,内容就不必挂心了,序中写一写与他的交往即可。我想,写序而不关涉文集的内容,也应该是写序的一种样式。另外,“西陵二张”,文斌、文海,我向来是“以兄事之”的;文斌兄前年出专著《高中文言文辨疑》,我遵嘱写过一篇短序,今天文海兄以同类事情相托,我岂有推脱之理?遂一口应承了下来。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30日凌晨2时许,一代教育家、书画家、国学大家启功先生走完了93载人生长路,在北京仙逝。“先生走的时候很平静,我和几个师兄弟互相通消息的时候都互相安慰,别哭啊,先生是仙逝了,话没说完,劝人的人也都哽咽了。”6月30日下午,为启功先生家守门的弟子李洪海说。李洪海现在是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听到恩师过世的消息之后,他带着儿子赶过来,为恩  相似文献   

7.
先生,永远怀念您张彬福5月29日,在北京八宝山第一告别室,望着志公先生的遗容,我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两周以前,去北京医院看他,我们还聊了两个小时。先生说他最近一直在考虑语文与电脑有什么关系,还想写一篇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文章………没想到,他老人家竟...  相似文献   

8.
惊悉潘振声先生于2009年5月14日逝世,令人痛惜不已,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快地驾鹤西去。回想去年12月27日,我还收到了他为我的歌词《小牛跟着牛妈妈走》谱就的歌谱和制作的伴奏带。他的音容笑貌依稀就在眼前,他那为孩子们写歌的鞠躬尽瘁的身影将感召着我们前行。谨以此《七律》怀念潘振声先生:  相似文献   

9.
我欣喜地约到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孙云晓先生为我刊写的文章。他曾以一篇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全国的关注。在这里他谈的关于“合作教育”的话题,是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思考之一,应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家长朋友们,你们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10.
我是怀着异常虔诚而且又非常感动的心情读完这部《怀念华罗庚文集》的全部书稿的──我因华罗庚先生的才高德重而抱虔诚之心,为纪念文章的作者们的真诚认真而生感动之情。 华罗庚先生是我国现当代伟大科学家中最有成就,最富传奇色彩,也最有大众影响力的一位,他是我国老一辈大科学家、大学者的典范。华老与南京师大有着特殊的关系。文革前,华老曾三次来南京  相似文献   

11.
由于赵明老师的厚爱,嘱我为《我这样学写作》写序,因而有幸先读到书稿。书稿寄来时,正值羊年将尽,人来客往,俗事丛脞,我还是迫不及待地看完。书编得别开生面,心中不胜喜悦。在“应试作文”如潮水般涌向书肆、涌向学校、涌向家庭时,对什么是作文,应该怎样学写作,不少人已经木然,包括有些学生和教师。《我这样学写作》无疑是缕缕清风,给人以充满盎然生机的感觉。它吹开笼罩在作文教学上的云雾,启示人们辨明方向,探索正确的写作途径。这本书展现的是中学生当中写作优秀分子的典型案例,从“精彩放送”的一篇篇佳作看,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语言运…  相似文献   

12.
40岁那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托马斯·卡莱尔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稿,这本书稿穷尽了他前半生的全部心血。他迫不及待地将书稿交给了自己的好友、已颇具盛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穆勒,请他担当书稿的第一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灯下展读祝敏青先生新著的《小说辞章学》部分书稿 ,敏青的女学者形象似乎又浮现在眼前。敏青1987年曾在复旦进修一年 ,当时她那扎实的基础知识、奋发的意志、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文笔即己引起我的注意 ,我认定她是一个难得的科研型人才 ,希望她在修辞学方面能有所建树。离开复旦之后 ,她果然不负殷切期望 ,在十几年里 ,捧出了著作四本 (其中除一本为合著外 ,均为独著 )、论文 30多篇 ,可谓硕果累累 !我发觉这些文章较为集中地论述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 ,探讨文学语言。如《文学语言的音乐美》、《论文艺修辞的鉴赏》、《词语鉴赏瑕瑜说…  相似文献   

14.
从哪打电话     
琼斯先生在看报,他惊讶地发现报上竟然刊登了一篇关于他的悼文。他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一个朋友:“真是岂有此理,你看到我的悼文了吗?”  相似文献   

15.
《学术名家访谈录》和《赵文化与华夏文明》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名家访谈录》收入了16位中国当今顶尖学者访谈录和思想研究文章57篇。91岁高龄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欣然为本书题诗一首。《赵文化与华夏文明》收入了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庞朴先生等专家学者文章43篇。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寓意深长地借《史记·赵世家》语为该书题词。这两部书稿选自于《邯郸学院学报》“学术名家研究”和“赵文化研究”两个专栏。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生100周年纪念日。陶先生虽然只活了55岁,但是他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贡献是永垂不朽的。他的道德、事业和文章不仅全国一千万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而且对我国青年一代永远具有教育意义。 在1986年陶行知先生逝世40周年的时候,正好湖南教育出版社出齐了《陶行知全集》(6卷本)。这一年,我曾写过三篇文稿发表: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初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教授和黄山市政协金立民先生打来电话,要我为杨立威先生主编的《徽州大姓》写序。40多年前我一度留意于徽州地方史,前几年到徽州古村落参观。还有目的地去祁门进行极其短暂的家族史田野调查。如今仍有意于继续家族史的研究。对论述宗族史和姓氏学的《徽州大姓》书稿,有个先睹为快的机会,是意外之事,所以很爽利地答应作序.也就不计自身的学识谫陋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7日,从上海华山医院传来消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章培恒先生逝世了。这个消息让我感伤。恰有《教师博览》的周正旺编辑约稿,希望我作一篇叙述恩师的文章,我即以与章培恒先生交往的一些故事回应吧!章培恒先生,是我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课文,它打破了我对选入语文课本的时文的偏见。先前我见到的,读到的,成天斟词酌句的文章都是一个调调的。这一篇全然不同。全然不同。这是一篇悼文,是杨振宁先生怀念他的挚友邓稼先的文章。我粗粗地翻阅了第一遍,然后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我全文读了下来,读着读着,难抑内心的激动,哽咽了。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八月三日,是我省优秀的教育家、原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同志被迫害致死二十周年纪念日。吴天石同志生前为发展我省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写作的书稿、诗文,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从即将召开的“吴天石教育思想研讨会”组织的文章中,挑选出以下几篇,先行发表,以表达我们和广大读者对他的怀念之情。这些文章原稿都比较长,我们刊登时作了删节。原稿以后将由“研讨会”另出专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