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州,又称“九围”、“九牧”、“九垓”、“九原”、“九域”、“九野”、“九有”、“九囿”等。如:《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亦作“九囿”。《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说文解字》段注:“凡分别区城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后汉书·冯衍  相似文献   

2.
“典字”,从“册”在“兀”上,象书册高高地搁架在几案上。本是书籍的通称。后来,《说文》解释说,“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兀上。尊阁之也。”典就成了专称,是记叙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五帝言行之书。《尧典》,是兼记尧舜二帝事迹之书。因为舜是尧的女婿,舜继尧位,是受尧的禅让。举尧可以包括舜,所以文题没有标明舜。《孟子·万章》称这篇记事文为《尧典》,《礼记·大学》称之为《帝  相似文献   

3.
《明史·代王传》辨误王世华《明史》卷一一七《代王传》曰:“成祖即位,复爵。永乐元年正月还旧封。十一月赐玺书曰:‘闻弟纵戮取材,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那?,寻命有司,自今王府不得擅役军民、敛财物,听者冶之。已复有告其不轨者,赐敕列其三十二...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选了《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段《寡人之于国也》。教材对文中“鸡豚狗彘之畜”作了如下注释:“鸡、狗、猪的畜养。……畜,畜养。”还特意注“畜”的读音是xù。笔者认为此注欠妥。《辞海》中“畜”有两个读音:chù和xù,音chù的主要义项是:“受人饲养的禽兽,如家畜、六畜,也泛指禽兽。”音xù的主要义项是:“饲养禽兽,如畜牧。《论语·乡党》‘君赐生,必畜之’。引申为养育人口,《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人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可见读音与义项密切相关,名词读chù,动词读x…  相似文献   

5.
“奚官”之设,始于晋代,《晋书·职官志》:“少府,统材官校尉,中左右三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平准,奚官等令。”其职守,《旧唐书·职官志》曰:“奚官令掌奚隶工役,宫官品命。丞为之贰。凡宫人有疾病则供其医药;死亡则供其衣服,各视其品命。”然近代辞书、注家则有奚官即养马官之说,如《辞源》,周予同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注等,并以苏轼《韩干马十四匹诗》“老鬟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为证。细揣苏轼诗意,此“奚官”固然养马,但一定要认为即养马之官却是毫无根据的。解释为  相似文献   

6.
《宋史·卷四百五十一》载,陆秀夫“景定元年(1260年)登进士第。”我以为不确:一、按宋制,三年一次开科取士。查《宋史·理宗纪》,有宝祜四年(1256年)五月甲寅,“赐礼部进士文天祥以下六百一人及第”。开庆元年(1259)五月辛末“赐礼部进士周应炎以下四百四十二人及第”。景定三年(1262)五月丁丑,“赐礼部进士方  相似文献   

7.
前言 “转注”和“假借”都是“六书”中的一书。转注假借不明,六书难明。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章太炎说:“或言六书始于保氏,殊无徵验。《管子·轻重戊》曰:‘伏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经典九数见名则始保氏。保氏非作九数,知亦不作六书。  相似文献   

8.
三、除法关系 在古文中,两个数字并列有时表示除法关系。 [例13]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这句话中的“参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按古时制度,城市之大小,大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过九分之一。这个例子中的除法关系很明显,容易辨识。除法关系在文学语言中还有别的表达方式。 [例 1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里的“十一”…  相似文献   

9.
“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的理论。现在的人一般把它看作解释汉字造字结构的传统理论。《周礼·地官·保氏》中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是最早的关于“六书”的文献记录,只有其名,没有具体内容的说明。汉代班固《汉书·艺文志》引刘歆《七略》中的观点: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把“六书”进一步解释为汉字造字的六个基本原则。郑众为《周礼》作注时,则提出:“六书”者:象形、会意、转注…  相似文献   

10.
官学的范围比较广,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我国古代各个朝代中央政权所属学府教官的待遇状况,对于府、州、县及其以下官学的此类问题,仅略为提及。总的来说,我国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人才,一般都注重兴学校,办教育,故对学校官教人员的待遇也较优。在远古,政教台一,教育不设专职,做教育工作是官司分内和必尽的职责,且非官不能任教。《书经·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夔,舜的乐官。到了周代才设专职教育官,以大司徒(亦说大司成)掌教国子,并设师氏、保氏、大司业等教育官,分任德、艺、成均之法等方面的教育。这些人仍然是官。陈填《木钟集·王制建学法》:“其谓之国学者,则以教公卿、大夫之子弟即大、小学之立于国中者;其谓之乡学者,则以教万民之弟即大、小学之立于乡遂者。……其官学  相似文献   

11.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史书中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主要是“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隋书·经籍志·史部·起居注》)记事的方法则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必书其朔日甲乙,以纪历数;典礼文物,以考制度;迁拜旌赏,以劝善;诛罚黜免,以惩恶。”(《太平御览·职官部·起居郎》)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载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帝王的活动以及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行政大事。据《礼记》所载,西周和春秋时期,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君身边,均有左、古史记其言动,“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古史书”,大事记于简册,小事记于木牍。开初,这种记  相似文献   

12.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1、《氓》属于十五国风中的○………………………①《卫风》 ②《魏风》 ③《王风》 ④《秦风》2、“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出自○………①《典论·论文》 ②《与杨德祖书》③《与山巨源绝交书》 ④《答卢谌书》3、“祸起萧墙”出自○………………………………①《侍坐》 ②《季氏将伐颛臾》③《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④《齐桓晋文之事章》4、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主张的是○………………………………………  相似文献   

13.
尸位素餐,指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即占据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尸”,《说文》上解释说:象人卧之形。尸位,就是居在其位却不做事。《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尸利,尸禄,尸官都与尸位意思相近。素,空。素餐,谓不劳而坐食。《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尸位素餐,见之于《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相似文献   

14.
试探楚工官     
(一)楚工官制度 管理百工的长官,古代习称司空,周金中也作司工,春秋以后,中原诸国多称工正,南方的楚国独称工尹,见于《左传》文十年,宣十二年,成十六年,昭十二、十九、二十七年,哀十八年。至于宣四年传所谓“贾为工正”,只是例外,故杨伯峻同志以为“工尹即工正。”由于工尹为楚工官之长,习惯上又称大工尹,见于《鄂君启节》。其地位比中原工正为高,仅次于令尹、司马,相当于中原六卿。董说《七国考·楚职官》云:“楚改司空为莫敖”,也可备一说。《礼记·檀弓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典论·论文》写作时间的论述 ,或轻易否定史料 ,或随便改动史料 ,或以严氏之误立论 ,因此都不能令人信服。比较《典论·论文》与《与吴质书》在内容上的联系 ,可以推知《典论·论文》作于建安二十三年二月三日之后不久。  相似文献   

16.
《甘誓》时代的君主历来就有争论,至今尚无一致意见。《甘誓》有三种,《尚书》、《墨子》、《史记》皆有,内容大同小异。为便于讨论研究,现把《尚书·甘誓》抄录如下: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子则孥戮汝。”对于《甘誓》的君主是谁的争论有三派:其一,墨子认为是《禹誓》。《吕氏春秋·知分》从其说:“禹攻曹、魏、屈骛、有扈,以行…  相似文献   

17.
兴文 《教育文汇》2004,(2):47-47
关注教育的人都不会忘记两年前的两本畅销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与《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两本书的发行量都已超过100万册,主人公的成功教育经历也被不少家长、教师视为教育的蓝本。卡尔·威特从小即通五国语言,九岁进大学,十四岁获哲学博  相似文献   

18.
在屈原的作品中,属于自叙生平、志趣、遭遇的,除了代表作《离骚》外,就是《九章》,《九章》中的九篇作品,本非一时一地之作,大体上包括了屈原青年、壮年和老年各个时期的作品。因此,为了探讨屈原爱国与忠君思想的发展变化,我们着重研究一下《九章》,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古人的论述中,大都认为屈原思想里的爱国与忠君是相杂糅而不可分的。司马迁说他是“存君兴国”(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王逸说他是“思君念国”(见《楚辞章句·九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于汉、魏、晋、南北朝时称日本为倭。《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一些学者认为,古之称日本为“倭”,可能同“匈奴”、“鲜卑”一样,只是一种音译,因为日本民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另一种说法是,日本人长得个矮,所以称“倭”。《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记录建武中元二年(57年)汉光武帝赐印给倭国。这是中国史书对日本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中元二年(公元57午)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当时的日本尚属于国家林立的状态,并无国名。其国王遣使入汉,愿为…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才略》云:“汉室陆贾,首发奇采,赋《孟春》而选典诰,其辨之富矣。”今案:此言陆贾著述情况,但“选典诰”一语文有(讠为)误,故义有所不明。“选典诰”疑本作“撰《新语》”。《汉书·艺文志·诗赋》著录“陆贾赋三篇”,《孟春》当为其中一篇之名(原文已亡佚);而《史记》、《汉书》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