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介武斌:著名文艺评论家,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史和文化社会学研究。著作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世纪中国·光荣与梦想》,以及《百年流行时尚》、《沉重与浪漫》、《现实与期待》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史研究自上世纪初期兴起,经历了几代学者的潜心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因为是文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在文化史的研究中影响深远。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发展的阶段和治中国文化史的方法等柳先生更早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柳先生的文化史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从宏观角度考察,戊戌维新百年研究可以分为原始积累期、研究滥觞期、初步肯定期、政治批判期和拨乱反正期五个时期,折射出戊戌维新研究百年的曲折和走势;戊戌维新百年研究的成就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学会的成立与推进及成果的多样与积累三个层面;学术界关于戊戌维新的性质、理论基础、政治纲领、大同理想及康有为评价五个重要问题的争论,反映出戊戌维新百年研究的思辨和史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史籍之丰富为世界之冠 ,重视修史是中华学人的优良传统。近年来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 ,地方史的研究受到特别重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春秋战国史研究而言 ,许多地方的古国史与地方文化史研究已蔚然成风 ,如楚国史、齐国史、秦国史、晋国史、吴越史等研究开展得有声有色 ,并纷纷有专书出现。楚文化研究 ,早在 80年代初开始于湖北 ,出版有《楚文化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1 998年 )等著作 ;齐鲁历史文化研究相继有《齐国史》(山东人民出版社 ,1 992年 )、《东夷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95年 )、《鲁国史》(人民出版社 ,1 994…  相似文献   

5.
孙武、联膑与《武经》──羲黄文化史话之五李捷孙武,大约生于孔子时代。孙膑,晚于孙武约百年。孙武的《孙子兵法》,以精辟的军事辩证思辨,征服了许多军事家、哲学家,后来又被孙膑继承,并发扬光大。这在文化史上,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研究羲黄文化,其中也应研究孙...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伴随着改革开放再次兴起,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也在中断30余年后重新进入大学的课堂。根据各类专业的需要和教师的专长陆续出版了多种文化史教材,这些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各不相同,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可称为社会生活史,这类著作着力描述人类政治、经济、军事以外的活动和成就;一类可称为民族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这类著作旨在概括某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并解释它们的原因。对文化史的两种理解都可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和《论风俗》,伏尔泰从批判君主专制立场出  相似文献   

7.
《论语》的母题阅读,是指在中西文化史的背景上,考察《论语》哲理母题的阐释史和影响史,以认识《论语》鲜活的现代生命力和恒久的启示价值。《论语》的母题阅读,是由《论语》作为“中国人思想的总源泉”的文化地位决定的,它有两个维度,即历时性维度和共时性维度;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对《论语》母题还可以进行跨文化的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的衰落》是荷兰著名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代表著作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史学思想对中国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如下启示:要用平衡的视角全面考察影响历史兴替的各个元素;要善于用美学的方法思考和研究历史;要借鉴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人物;经济史、政治史与文化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鲁东大学专门史(文化史)学科于1995年被批准为“九五”期间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点。经过“九五”期间的建设,2001年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取得了“88+8”的优异成绩。在相关学科中,还有历史文献学、历史教学论、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5个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2)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3)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史;(4)胶东地域文化史。  相似文献   

10.
最近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伍新福的新著、近 50万字的《苗族文化史》。此系作者在苗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 ,继《苗族史》、《中国苗族通史》等专著之后 ,又一部问世的力作。苗族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 ,苗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 ,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一、二十年来 ,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热潮中 ,我国学术界的苗、汉学者及各方有关人士 ,都十分重视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苗族文化史》 ,集学术界和作者本人多年研究之大成 ,对苗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历…  相似文献   

11.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7):43-45
《母语教材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终结性成果、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一五"规划出版的重点图书,历经十二年,终于面世。该书集中了国内外16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研究中国百年和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代的母语课程教材(含全球8大语系28个语种),是迄今参与人数最多、研究范围最广、成果最为卓著的多卷本母语教材研究专著。《母语教材研究》分三个板块、十个专题(10卷11册,600余万字):一、回顾与总结,包括卷一《中国百年语文课程教材的演进》、卷二《中国百年语文教材编制思想评析》、卷三《中国百年语文教材评介》、卷四《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二、译评与借鉴,包括卷五《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介》、卷六《外国语文课程标准译介》、卷七《外国语文教材译介(上、下)》、卷八《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三、比较与创新,包括卷九《语文教材编制基本课题研究》,卷十《中外比较视野中的语文教材模式研究》。该著作由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本刊辑录了该书的序言、总论和部分论文(有删节),分两期刊出,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历来重视对于中国文化史的广泛研究,他认为“中国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其他的社会史、艺术史、赌博史、娼妓史、文祸史……,都未有人着手”(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信),他自己在当时无暇也没有考虑扩大到从事这种文化史的研究,然而对于中国文化史上若干重要的现象,他是发表过一些很有启发性的见解的.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的明显弱点,鲁迅归结为“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坟·摩罗诗力说》),将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世界各国人民、人类各种族、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文化与文化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开展已久,但文化史教材,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开设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而且有课时规定,在我国当代课程史上是一个首创。这不仅丰富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也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开拓性、超前性和时代性。早在1998年,为了配合高中课程改革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了高中选修教材《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①(以下简称“两史”),分别供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使…  相似文献   

14.
陈华文 《大学生》2021,(4):54-54
学习一门专业,通读该领域的优秀教材(教科书)是必由之路,也是快捷方式。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朱绍候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叶朗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薄松年主编的《中国美术简史》、徐新主编的《西方文化史》等,长久以来影响了众多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概论》将文化的构成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面,并以此为基点,构建概论中国文化的知识框架。全书全上下两编,上编以论带史,从宏观角度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流精神;下篇以史带论,侧重于文化史的描述。上下两编虚实结合,互相补充。编者的主观意图在于寻找到一条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篆刻艺术实在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产生发展几乎伴随整个中国文化史,但并不象其他的传统艺术,如其姊妹艺术书法绘画一样,受历史文化兴衰的影响而兴衰,所谓“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刘熙载《艺概》语).它在由先秦产生发展于秦汉达到第一个灿烂的兴衰期后,于南北朝、隋唐则处于衰落、沉寂时期,宋元有所恢复,于明清出现了第二次繁荣、兴盛、勃勃向上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篆刻艺术如此大起大落奇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呢?篆刻理论对篆刻史的研究成果应该说已相当丰富.如黄宾虹《叙摹印》、沙孟海《印学概论》、马衡《谈刻印》、韩天衡、孙慰祖《印章艺术概说》等,对篆刻独特的发展史都做了系统独到的研究阐释.但窃以为其对影响篆刻艺术兴衰发展的主要动因,历史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和对篆刻某些历史发展阶段性质的认识等方面,还有诸多有待补充、深入研究或可商榷处.一 在已有的篆刻史著中,当以沙孟海的《印学概论》影响最大.他从印章的社会实用和艺用目的的性质不同,将篆刻史分为宋元以前的“创制时期”和宋元以后的“游艺时期”两大阶段.篆刻艺术的自觉被认定为始于宋元.似成定论.然而问题却并非这么简  相似文献   

17.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未免言过其实,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论语》确实是最重要的一部书。所谓“千里滔滔水,源自滥觞时”,它是许多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所以有人说认识中国文化传统须从儒家开始,而认识儒家则须从孔子开始,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史研究需要把研究对象置于政治、经济、学术等因素中加以阐释。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的经史子集四部受时代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潮与士人文化心理的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脉络交织。法帖本因书法学习而产生,在历代目录学著作中,或被视为经部字书文献,或被视为史部金石文献,或被视为子部书法文献。而《四库全书总目》则从官学视角出发,将法帖文献收入经部小学类字书之属与史部目录类金石之属,强调其裒辑文字、裨益经史之功,而忽略其书法鉴别之艺。其部类分布受到清朝政治权力、乾嘉汉学思潮、清代金石之学与碑学书风等因素的影响。从文化史的视角对《四库全书总目》加以研究,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文化现象、文化流派、文化审美与文化知识谱系的多元研究,拓展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传播范围广、影响大。伴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其对与我国关系密切的朝鲜半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梳理《昭明文选》的传播史,并将《昭明文选》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传播情况进行对比,可窥斑知豹地审视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对促进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交流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华兴,1933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后师从蔡尚思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起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著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近代思潮纵横》、《中国近代史》、《人世楷模蔡元培》等;主编《民国教育史》、《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中华民国史辞典》等;编有《梁启超选集》、《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和5卷、《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