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补释”     
补释,顾名思义,即补充解释。它是为表达严密起见,对先行词语再度补充增饰的修辞技巧。是通过对词语的限制增大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表达。一般由中心词先提出某种客观事物或是事物的性质、状态、特  相似文献   

2.
龙慧 《语文知识》2006,(7):17-1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领衔”的解释是:“在共同署名的文件上署名在最前面。◇这部电影由一位新星领衔主演。”但从这个词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偏窄。  相似文献   

3.
朱成华 《文教资料》2011,(17):21+224-21,224
在古籍文献中,"王霸"一词常见。然而对于这个常用词,多种大型辞书虽然对其予以收录,但释义多有不全。今以古籍文献考证"王霸"在辞书中忽略之义,以补辞书收录不全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卖炭翁》(初语二册)最后一句“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系”,课本无注。不少教师特别强调“系”字在作动词用时应念 jì,不读 xì。“系”,《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无 jì音。《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读音,皆可以用为动词。读 jì时,作“打结,扣”解。从《卖炭翁》上下文来看,所“系”之物乃是“半匹红绡一丈绫”,要打成结扣是很不容易的。再说,两个蛮横的官吏哪里愿在那里慢慢地打结?可见,“系”字在这里作“打结”解义有牵强。“系”字还有一读,为 xì音。《现代汉语词典》解作“栓、梆”,要把那么长的绫绡在牛头上缠来绕去,蛮横的官吏愿意费时费力吗?  相似文献   

5.
《鸿门宴》首句“沛公军霸上”。课本注 :“[沛公 ]刘邦 ,起兵于沛 (现在江苏省沛县 ) ,号称沛公。”说沛公是刘邦 ,他“起兵于沛” ,于是“号称沛公”。这些都是史有明证 ,自然是不容置疑的。但还是有使人生疑之处 :刘邦“起兵于沛” ,为何不像陈涉一样称“王” ,而称“公”呢 ?这“公”是指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呢 ,还是指别的职位 ?看来有必要补释一下。《史记·高祖本纪》云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开城门迎刘季 ,……乃立季为沛公。”裴马因《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 :“旧楚僭称王 ,其县宰为公。陈涉为楚王 ,沛公起应涉 ,故从楚制 ,…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三册《谋攻》中,“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教材只对句中的“坚”、“擒”和“小敌”、“大敌”作了注释,对其中的两个“之”字以及句子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未作任何解释,因而,不能使人透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宣城方言常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用例的“硬证”进行考察,认为《汉语大词典》应增收其“有力的人证或物证”义。  相似文献   

8.
高一课本《师说》“君子不齿”中的“不齿”,注释为“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此有补充说明的必要。“齿”,《辞海》释:“④并列.《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孔颖达疏:齿是年之别名,人以年齿相次列:以爵位相次列亦名为齿.”《辞海》释“不齿”:“②不能同列,不与同列.表示极端鄙视.《汉书·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论》:‘陈涉之位,不齿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颜师古注‘齿,谓齐列如齿. ’《诗·鄘风·蝃(?)  相似文献   

9.
“且”字本义补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且"字的本义进行总结,概括了学界的四种说法,认为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均值得商榷。在前贤论断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且、土、示、祖、俎、姐"等古文字字形的分析,揭示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提出"且"是"祖"的初文,即"且"的本义是"先祖,"但并非是男性"先祖,"而是女性"先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语文(必修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录了《战国策·燕策三》片段,题为《荆轲刺秦王》。该文有一句云:"给贡职如郡县"。教材给出的解释为:"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但这句话还有两个关键的字"贡""职",尤其是"职"字教材没有给出解释,这里姑且予以补释。先说"贡"字。这个字的意义较好把握。《说文·贝部》的解释是:"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就是  相似文献   

11.
李学勤先生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2010年12月由中西书局相继出版,原整理者对简文作了很好的考释,其中仍有个别疑难字词存有争议。如其中的""字,诸家分歧颇多。整理者的意见可从,其应是战国文字"堵"的异体。  相似文献   

12.
释“一”     
在现代汉语中,“一”既可以充当实词或实词性语素,也可以充当虚词或虚词性语素。1充当实词或实词性语素1.1“一”为数词①用在重叠的动词中间,表示“稍微”、“轻微”或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等。如:试一试、瞧一瞧、歇一歇等。②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表示“短暂”、“轻微”。如:昙花一现、不屑一顾、看一眼便走等。③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接着说其结果。如: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石头踢开等。④用在动词前,表示一下子。如:一举成名、一劳永逸、面目一新等。1.2“一”为序词如:一误再…  相似文献   

13.
"落索阿姑餐"见于《颜氏家训》,目前比较权威的辞书都认为"落索"释义为"冷落;萧索",一些学者提出异议。通过文献语料的探析,可以发现"冷落、萧索"义在语境中并不贴切,"怠慢﹑刁难和拖沓"义更显确切。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二册 (人教版 )《数字杂说》一文中引用一副关于诸葛亮的对联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 ,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革爻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教材P2 6页 )这副对联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 ,巧妙地概括了诸葛亮生前创立的丰功伟绩。对于未阅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 ,由于对诸葛亮生平缺乏了解 ,要理解这副对联内容却是一个难点。今结合《三国志》、《三国演义》等资料 ,对此联作一些补释 ,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上联 …  相似文献   

15.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看到学生免费领到教科书时,他们脸上绽放出的笑容,我的心里有一股暖流缓缓流过。  相似文献   

16.
《先秦诸子选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文第三则材料选自《论语·颜渊》,其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子夏曰:‘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教材给"伊尹"作的注释如下:"伊尹,商初大臣,尹是官名,伊是名字(也有人说他的名字是挚)。据说他是家奴出身,做有莘女的陪嫁到了汤那里。汤先是让他做了‘小臣’,后来又让他管理国政,并在他的帮助下消灭了夏桀。"这个注释看似清楚明白,实则有两处让人摸不着头脑:依据中国人人名结构形式,"伊"应该是姓,怎么会是名字呢?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邓公盉出土面世以来,铭中“公”字,目前有“共”、“公”和“未识字”等三种解读意见。通观整篇铭文,发现其下字“尊”所从的偏旁在铸刻过程中错放了位置,导致学者们对“公”字误读。  相似文献   

18.
《考古》1991年第5期蔡运章、杨海饮的《十一年皋落戈及其相关问题》(后改题《十一年皋落戈与伊阙之役》收入蔡运章《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书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下文简称《蔡文》),载有“十一年皋落戈”铭照片,原释文作:  相似文献   

19.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初、高中语文教材,对"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中的"恶卧"一词,教材注释作"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许多选注本均释为"睡相不好",对此注解,多有异议。持有异议者认为:"恶卧"释作"孩子睡相不好",当是把"恶卧"之"恶"读为"è",取"丑"义,作  相似文献   

20.
《词语补释》辑录解释的词,限于中学《语文》白话文课文中出现的,而《现代汉语词其》未收载的词(包括少量短语),以及《现代汉语词典》虽收载但课文中另有新义的词。体例为:以册次、课目为序编排词条,在每个词后注明词出现的页码;解释时先标明词性,后解释词义,必要时还作某些辨析。本期登出的是初、高中第一、三、五册前半册,后半册和其它各册,还将继续刊载。读者读后有什幺意见和要求,请与编辑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