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征组歌》作为一部具有鲜明民族性的声乐套曲,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源远流长,对弘扬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长征组歌》词曲的艺术创作过程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在"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创作40周年之际,笔者慕名来到北京军区政冶部干休所,访问了75岁高龄的李遇秋老人.<长征组歌>有4位曲作者:晨耕、唐珂、生茂、遇秋.李遇秋参与了其中大部分合唱以及全部器乐总谱的写作.四十年过去了,说起<长征组歌>的创作过程,老人仍记忆犹新,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3.
洪军 《老年教育》2008,(1):10-11
根据肖华同志的长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创作的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创作、排练、演出过程中,曾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其中,周恩来总理对《长征组歌》的关爱尤其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4.
洪军 《老年教育》2014,(1):10-11
根据肖华的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创作的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堪称中国文艺舞台上演出最多、也是银幕上复制最多的作品。无论《长征组歌》中脍炙人口的诗文,还是那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都早已深深印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屈原《九歌》之“九” 的含义,历来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九”为实数,《九歌》共十一篇,首篇《东皇太一》是这种歌,为这组歌的序曲,末篇的《礼魂》是这种曲,为这组歌的尾声,都不算这组歌的正文,除去头尾,正好九篇。《九歌》之“九”为实数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以红军长征为题材,创作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诗,谱成组歌。组歌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  相似文献   

7.
初升的太阳     
由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张广银和词作家吴广川作词、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费承铿教授作曲的《校园组歌》,由《初升的太阳》《立德之歌》《启智之歌》《健体之歌》《尚美之歌》《未来畅想曲》六首歌曲组成。该组歌运用艺术的形象和优美的旋律,全面宣传了党的教育方针,生动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本刊将陆续选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详实的记述了长白英雄组歌<抗联颂>的创作纲要及音乐运用的风格、特点、结构、形式等,并着重突出对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英雄们的热情讴歌、赞颂和缅怀.  相似文献   

9.
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北京战友歌舞团再次来沪献演“长征组歌”史诗,又一次激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之情。“长征组歌”气势磅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历史壮举。那铿锵激越的曲调,优美动听的旋律,令人荡气回肠,难以忘怀。那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操,打动了亿万人的心扉,不断激励人们在新长征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现选登廖慧祥先生所译的肖华原作的十首歌词中的两首,供自学读者对照阅读。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秋天,韩国当红女子偶像组合 FIN.K.L 组歌迷带来了不少新变化,她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很名,再也找不到以往天直可爱的感觉,有的是作为女人的成熟美。  相似文献   

11.
游进 《鄂州大学学报》2007,14(1):39-40,64
《楚辞.九歌》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巫歌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再创造的一组个人抒情诗,是诗人创作个性和民间文学风格的完美统一。《楚辞.九歌》保存着古代楚地民风民俗和民间传说的一些素材和影子,这正是楚文化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尔的《纳扎尔爱情诗集》自觉地按照悲剧的审美规律为世人谱写了一组凄美动人的爱情乐章。《诗集》中爱得热烈、爱得痴迷的恋人们在遭受种种阻挠后,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诗集》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从爱情的被毁灭中激起人们对爱情的珍惜、热爱和追求,以巨大的愤怒去憎恶和仇恨扼杀爱情的丑恶势力,从而为埋葬丑恶事物而斗争。  相似文献   

13.
佤族民歌相当丰富,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劳动歌、风习歌、情歌、生活歌、娱乐歌、儿歌等几大类.语言是民歌的载体,佤族民歌的语言,不但质朴简洁,富有哲理,具有抒情性,而且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变的句式及叠词和衬词等,具有形象可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宝鸡民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唱而形成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是一部形象化了的宝鸡人民生活和劳作的历史写照。宝鸡民歌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调、民俗歌曲和宗教歌曲等六大类。宝鸡民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与西府方言结合紧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歌是人民大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口头传唱、即兴编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地域风格是民歌最鲜明的特点。探讨典型民歌《茉莉花》南北演唱风格的差异,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的演唱风格,对弘扬、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歌词是民歌的核心内容,而方言语音则是不同地域民歌风格特征的显著标志与集中体现。信阳民歌融合多种优秀的文化元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方言语音体现出来,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融合性、过渡性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艺术歌曲从19世纪末诞生到今天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从最初的学堂乐歌到艺术歌曲的逐渐形成、成熟,艺术歌曲走过了一条艰难发展的道路。在吸收西洋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艺术歌曲体裁。  相似文献   

18.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中有多处涉及到了宋元时期的市井民间曲唱,形式包括诸官调、货郎儿、耍令、小曲、慢唱等。这几种曲唱形式在北曲乃至元杂剧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艺术功用。  相似文献   

19.
汉水民歌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产生于商周时期,在流传过程中又接受了三秦、湖广民歌的影响.汉水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四类.劳动歌包括劳动号子与山歌两种;生活歌包括控诉阶级压迫、反抗黑暗社会、揭露封建礼教三种;情歌中既有倾诉热烈情意的,又有赞美情人优秀品质的,还有反映劳动与爱情密切关系的等等;仪式歌良莠交杂,精华与糟粕并存.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侗歌的起源及其形式类别 ,着重论述了侗歌中的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的主要特征、特点及其社会意义 ,为了解、研究和弘扬侗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