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对权威的嘲笑、修正或颠覆,对元叙事的废除,对知识神秘性和神圣性的取消,对权力语言、欲望语言和欺诈语言结构的消解,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拼贴的使用,拼贴原则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中心原则,成为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核心。  相似文献   

2.
斯拉特瑞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家.他用通俗化的语言对后现代主义课程作出了独特的阐释,其对元叙事和二元论的否定,对整体、个体和混沌世界中的不确定性的独到见解为当代课程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张海艳 《考试周刊》2013,(66):91-92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作者提出将后现代主义思潮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中。本文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后现代主义教学否定价值中心,弘扬多元文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体性。最后提出了Presentation(课前口头报告)、文化体验教学及情景剧的后现代主义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坚持否定和怀疑的理论本性,主张“去中心”的思维策略,坚持反整体性的立场,推崇创造性的活动。透视后现代主义的这些观点,反思现代教育,我们可以从教育目的观、学生观及课程观方面得到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后工业社会,在主体消解,中心消解之后,昔日作为工具的语言被提到了主体和中心的地位。后现代主义作家仿佛将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统统看成是与真理无涉的文本、话语,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游戏或距语言游戏不远的东西。他们倡导以语言为中心的创作方法,高度关注语言的游戏和实验。  相似文献   

6.
一、后现代主义与教师观后现代主义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西方社会中重要的文化思潮。但由于后现代主义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以致国内外学者们无法给其一个准确的定义。随着"技术统治"、"工具理性"、"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等概念的提出,出现了强大的反科技理性思潮。人们对科技理性的质疑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倡导怀疑和否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产生。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包括: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  相似文献   

7.
艾伦·伍德认为,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并不代表出现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期,也不能说是现代性的终结,而只能说是资本逻辑在当代新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思潮,其具有否定一切、怀疑一切,否定宏大叙事和普遍主义,主张差异和多元化等特点。后现代主义否定阶级政治,强调话语政治,质疑启蒙运动的价值,但是后现代主义自身就是启蒙运动产物,并走向启蒙运动的反面。无论后现代主义如何标榜自己,其背离马克思主义,粉饰资本主义,走向逻辑自戕的结果并没有改变。后现代主义实质上主张一种碎片化的解构式的历史观,它否定启蒙运动的价值观。伍德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能够解蔽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揭示资本逻辑与全球化的关系及其当代效应。伍德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这个时代的确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向着“普遍的人类之善”方面发展,反而越来越显露出其非正义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挑战理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主义崇尚理性,期望通过培养所有人的理性能力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教育目标的批判、对语言的确定性和意义可靠性的怀疑、对真理和价值的否定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文化上的虚无主义以及教育目标的多元性。对后现代主义对理性教育价值哲学基础所作批评的回应,在于从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对理性解放的理解,在于重新界说教育与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与历史学>一书以中西比较的视角来考察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冲击,作者以历史思维为线索,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界和中国史学界的冲击.尤为精彩的是作者通过对近代西方史学史的回顾,逐步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的挑战.据此,笔者通过研读,具体分析了后现代理论如何通过否定历史的科学性来否定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论后现代语境下的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对现代性解构和否定的后现代主义这一文化思潮,自它产生之日起对整个西方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后现代主义发轫于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随着信息化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理论范式和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孕育于现代性之中,是在彻底实现现代性目标中的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其批判性、复杂性、创造性、多元性、关爱性、超越性对整个西方社会以及全球文化的冲击席卷了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建筑、宗教、教育等众多领域,使之成为自启蒙运动以后的一场精神革命、思想革命和生活革命。  相似文献   

12.
韩波  杨梅 《文教资料》2012,(19):52-5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电影备受当代大学生追捧。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无厘头语言、广场化语言、互文性语言特点的成因分析,揭示其如何被大学生的接受,转化成大学生的语言风格,以及这种语言风格对大学生们的利弊影响。研究发现,此种语言风格对大学生而言虽有丰富语言、缓解压力和成为群体身份的语言符号等优点,但不利于语言文明、规范和语言再创造,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语言创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正确对待语言态度的形成,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作为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批判与否定而兴起的。在实现工业文明和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主义走向了极端,走向了它的反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人道和人权服从于工具理性,人成了工具理性的奴隶,因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源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的历史话语的分析,旨在说明历史话语只是历史学家虚构的"语言建构物",进而本质上等同于文学话语,从而否定了传统的历史实在论,为当前的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还少有评介。文章对西方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根源及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区别作了考察 ,并将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 :1、中心消解与意义悬置 ;2、平面化、零散化与非逻辑化 ;3、拼贴与反讽性复制 ;4、即兴式长表演式创作 ;5、语言游戏与语言实验 ;6、对东方文化 ,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衷情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裂变。非理性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共有的内在精神轨迹。我们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的非理性主义特征不能只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具体地、历史地加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李晓梅 《阅读与鉴赏》2009,(11):36-36,23
戏仿是后现代主义的常用表现手法.是对既定文本中的一切——包括人物、内容、体裁、语言等进行肆意的指涉与改观,以戏弄性模仿,竭力使既定文本中“此在”的固有形式及内容全部或部分地消解、颠覆从而达到批判、讽刺与否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职业教育变革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影响业已波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它以西方发达国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批判否定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后现代”一词在西方一度成了到处使用的时髦用语,职业教育领域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股思潮的影响。“不管怎样,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对很长时期浸润在‘现代主义’甚至‘前’现代主义中的教育学界而言,无疑会产生清醒和清新的效应。”汲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合理因素,结合社会实际,深刻反思我国职业教育的活动,是探索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世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文化思潮,对现代主义及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刻的质疑与颠覆,并以此对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学中,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它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既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又强调教育文本在教育关系中的凸显。这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及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内地的某些电影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姜文的一系列电影作品具有无中心、无根据、拼贴武、多元主义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从碎片式语言、不确定性以及黑色幽默等三个方面对姜文电影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后现代主义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