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九义教材第二册基础训练六的《聪明的公鸡》(看图听故事说话 )是一次观察、听记、说话的综合训练。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 ,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 ,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从分析“聪”字入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字理激趣 ,明确要求上课伊始 ,老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 :“同学们 ,为了让大家在这节课都有出色的表现 ,老师送你们四件宝。”这一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用灯片打出字幕 :第一件宝 :东一片 ,西一片 ,隔着山头看不见。(   )第二件宝 :上边毛 ,下边毛 ,中间一颗黑葡萄。(   )第三件宝 :红门楼 ,白门坎 ,里面有个…  相似文献   

2.
“课外知识信息交流课”是我校语文教改课型之一。这种课型能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这里记述的是初一一堂这种课型的实况。上课前,学生的书桌上摆着记录本或剪贴本,大家正情绪饱满地等着上课。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这堂课外知识信息交流课,希望大家跟每次一样积极发言,看谁在这两周内阅览的课外书刊多,理解得深,表达得好,最后我们再互相观摩一下谁的摘抄、剪贴多。”我的话音刚落,梁存同学就抢先发言了,他介绍了我国的诸多“第一部”:“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记传体史书是《史记》,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他一口气说了十六个“第一部”,同学们越听越入神。我说:“梁存同学掌握这么多课外知识,可真是个功夫呀!”接着我问:“梁存,这些知识,你都是从哪里学到的?”  相似文献   

3.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 ,并且是课本的最后一课 ,我决定另辟蹊径 :让学生用笔将文中的“奇山异水”活脱脱展示出来 ,并借此搞一次班内画展。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 ,他们马上群情振奋 ,跃跃欲试者有之、抓耳挠腮者有之、急着看课文者有之……接着就是大家全身心到课下解读文句、品味意境、准备作画工具、互相探询技法。第二天上课了 ,这是一堂公开课 ,我首先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时代背景作以简单交待 ,使大家心中先有一个“神”。然后 ,一声令下 ,学生紧张而投入地开始了现场作画 ,由于学生都已胸有成竹 ,2 0多分钟后 ,…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研讨课一堂接着一堂。前些日子,我也参加了本学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执教二年级的《云房子》一课。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充满自信地走进了课堂,教学环节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下课了,听课教师都说我这节课上得“好”,上得“顺”。回到办公室,望着桌上的《语文课程标准》,我心里却是空落落的。再次捧起《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如何走进新课堂》等书认真地读,用心地反思,我发现这堂“顺顺当当”的课竟有很多的不足。[不足之一]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就告诉学生,明天有老师来听课,并且临时规定了几条课堂…  相似文献   

5.
作为市级教学能手、学校教导处主任,暑假后开学的第二天,我承担了校级公开课,上课课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后,教研组开展了评课:教师在这堂课上给学生创设了民主的氛围、探究的空间;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思考等能力方面有比较独特的方法;学生探究意识强烈……唯一的不足是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最后大家对这堂课的总体评价是:虽然这堂课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虽然,同事们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但我总感觉这堂课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算一堂成功的课,可问题症结在哪里,一时却理不出…  相似文献   

6.
“眼和视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一部分内容。这节课我的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上课铃响了,我让学生翻开课本,对照课本插图进行看图说话?  相似文献   

7.
第二天的语文课是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写上“明天请你当老师”,学生顿时沸腾。一名学生问我:“是不是由我们自己上课?”我肯定回答:“是!”学生欢呼。我接着说:“你们认为上课前大家应准备好什么?”“查有关资料”,“弄懂文章意思”,“了解辛词的特点”,大家七嘴八舌。我说:“不错。你们还要发挥  相似文献   

8.
沈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近日,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一件让我头痛的事:那天,我准备用情境教学法上说话训练课《转告》———课前,张老师佯装找不着我,于是,让我班学生转告我一件事:“星期六,请陆老师到她家附近的书店里替我买一本《格林童话选》。”上课了,我刚一走进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陆老师,张老师让你……”我暗暗高兴:“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告诉给我听,这就叫‘转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气呼呼地说:“原来,陆老师串通好了张老师来骗我们!”紧接着,其他学生也小…  相似文献   

9.
执教者:南昌市射步亭小学徐爱萍老师 课题:《帮助小同学》 (上课铃响,教师进课堂,师生相互问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运用挂图,仔细观察,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板书:看图作文)。学校开展“学守则,见行动”以来,小朋友争做好事(出示挂图)。这张图所画的就是少先队员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中的一件好事。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张挂图绘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聚精会神地观察挂图。) 生:图上画的是一名少先队员热心帮助小同学的一件事。 师:这堂课的内容,就是看图写好这件事,有谁能给作文定个题目。  相似文献   

10.
明天就要上《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一课“社区的公共设施”了。放学前,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里各种公共设施所在位置及使用情形进行调查。第二天,正式上课了,我兴致勃勃地组织起活动来,先让学生说说昨天在自己所在的社区里观察到了哪些公共设施。咦,今天举手的人怎么这么少?才五六个。要知道,在以前的课堂上,大家发言可积极了。我沉住气先听学生作介绍:“我们社区有乒乓球台!”“我们社区有老年人活动室!”“我们社区有两个篮球架。”……发言的同学很是自豪。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社区没有乒乓…  相似文献   

11.
你不能不忍     
我被学生当堂骂作“混蛋”,是在公元1999年4月8日第二节课上。我新接的这个班全是男生,大多数在中考时,五门科目的成绩加起来不过100来分,个个精力过剩,却没人用在学习上。课堂纪律可想而知。举个例子:有天上课,一个学生冲着老师撩起衣服揉肚子。老师说:你怎么能这样?学生回答:我自己的肚子,为什么不能揉?那天是我的课。一上课,学生说话的声音就比我讲课的声音还大。这课是无论如何也讲不下去了。我走到一个说话声音最大的学生面前,让他起来读课文。学生坐着没动,冲着我一脸不屑地说:“我没带书。”我强压着火把邻桌的课本递给他…  相似文献   

12.
说话课比较自由,有较广阔的天地供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图画自由地进行思维,这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除了根据教材的安排“看图说话”外,还安排了“实物说话”“回忆说话”等课型。这些说话课,要求学生有层次地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再根据描述对象的具体形象和特点,展开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在培养观察、说话能  相似文献   

13.
一年级下学期的说话训练,在供应统一的部编说话教材前,一方面要利用基础训练中的看图回答问题、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等有计划地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利用语文教学中多种教学环节,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我在教完《王二小》(六年制小语第二册第29课)以后,把游戏引入课堂,以"送情报"为题,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10以内的加减法共有90道算式。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分三个步骤、五个层次安排这堂“游公园”练习课。第一步激起练习兴趣。上课一开始,我问学生:“你们喜欢游公园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喜欢!”我说:“这节课,我就带大家游公园!”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精神处于最佳状态。第二步按知识层次进行练习。1.得数是5的加减法首先练。因为它是10以内的加减法的中间阶梯,上接下连的关键一环。我问学生:“走到公园门口,我们先做什么?”“买门票!”“对!门票是5分钱一张,我要求小朋友不直接说5,而  相似文献   

15.
徐丽 《师道》2006,(9):35-35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今天最后一节是语文课,我拿着课本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下十多个空位子,再看看其余的同学,由于天气闷热,一个个无精打采,直觉告诉我一定要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才行。窗外,“阳光伙伴,迎接挑战……”的口号声,使我眼前一亮:何不上一堂现场作文观察课呢?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孩子们,你们知不知道这次学校为何要组织你们参加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等联合举办的大型励志活动《阳光伙伴》?”“我认为主要是培养我们携手并进的团队精神!”“我认为主要是磨练我们大家积极阳光的性格!”“我认为是培养我们勇敢…  相似文献   

16.
二年级的说话训练,形式有很多种,除了看图说话洲练外,还可采用讲故事等形式。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力求做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有一次给二年级学生上说话训练课时,我对学生说:“会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听故事与讲故事。”我先讲了个简短的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已被大家所公认。但读和写怎样结合呢?我做了些初步探索。三教《桂林山水》(九册2课),是我探索的一点体会。一教《桂林山水》,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桂林山水》是一篇看图学文,要求学生既要看懂图意,又要理解文意。教学这篇课文,我从看图入手,从培养观察能力起步。怎样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两步法:第一步是看图学文。也就是说,先让学生看图,凭借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上课前。忽听一位教师反映学生对我的评价:学生都说历史老师讲课很生动.讲起课来眉眼都会说话。听后,我嘴上虽说“我这小眼也会说话?学生太抬举我了。”心里却高兴得不得了。就这样,我喜滋滋地走进了课堂。这节讲的是《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由于学生对我的肯定,整节课.从语气到声调、从板书到表情、从手势到眼神,我都将我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至。从学生会心的微笑、流利的回答.我知道这节课很成功!  相似文献   

19.
听过许多老师上的看图说话课、看图作文课、看图学文课,无不提及观察顺序问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先人物后景物”的顺序观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于是乎,学生就:老老实实地按老师规定的顺序去观察。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下乡听一堂《我爱绿叶》的课,执教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上课开始,他就懒懒地斜靠在讲桌的边上,说话声很轻很细,有气无力,我们不得不竖起耳朵来听。学生先是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教师问:“绿叶有什么值得我爱的地方?在写法上第二段有什么特别?”说完,无神的目光漠然地注视着学生。课堂立时安静下来,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