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玲在好些场合说过,她不懂理论,对批评是外行。可听她作报告,读她的文章,乃至平常交谈,我总感觉到她在娓娓而谈、平易近人的话语中含有理论的份量,只是创作家的理论修养往往不同于理论家的表述方式罢了。“翻”《北斗》时,我得到一个明晰的印象:这位小说家编刊物,在重视创作的同时,也重视理论批评。她是两者并重的。  相似文献   

2.
《北斗》是左联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星空上的北斗星。丁玲于危难之际受命主编《北斗》,她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鲁迅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左联及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写大众。对纠正当时左联的“关门主义”,繁荣和发展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颜受争议的作品。如果从多重价值立场的“对话”,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精神成长,女性意识的深化等方面,重新关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新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玲在其丈夫胡也频及其他左翼艺家的影响下,逐渐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随着她的向左转,她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短篇小说《一天》,就创作于这一变化过程中间。作品描述了女主人公的个人心理,同时也剖析了当时困扰着中国社会的各种邪恶现实。  相似文献   

5.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除丁玲外,有彬芷、丛喧、晓菡等。  相似文献   

6.
《韦护》是一部“革命加恋爱”式的作品,虽然在学史上的成就不高,但他们为学带来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一批新的学形象,一股自由奔放的气概。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学模式加以彰显是不全面的。我们应当注意到在这样一种叙事方式下。一种不成熟但却不失真实的知识分子心态得到了相应的呈现。  相似文献   

7.
8.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下午,维斯就接到了摩克的电话,摩克在电话里说他和科尔的伤已经完全好了,可以去白石镇看火山了。维斯让他们马上来自己的住所,他放学后也和摩克的姐姐珍妮赶过去会合。 维斯住在市郊一幢25层高的旧楼里。摩克和科尔刚走进电悌.一位中年妇女带了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跟了进来.摩克按了22层的按钮,然后问那位妇女:“太太,您到儿楼?”话还没说完,那个小男孩突然跳起来:“我知道,我自己按!”说着就用手在楼层按钮上乱拍。  相似文献   

9.
《北斗》是丁玲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作为左翼文学的阵地,它在严酷的文化专制下巧妙运用各种斗争策略,指引左翼文学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下争取发展空间并广泛扩大影响;同时,它努力繁荣创作,指导左翼文学创作逐步走向繁荣;《北斗》还积极指导左翼文艺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它犹如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上的北斗星,为繁荣和发展左翼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让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历尽普通人无法忍受的风暴雨寒之外,历史还应该因丁玲而承担抛却起码的人道主义的“灭绝人性”的责任;使一代“忠臣”灵魂饱受熬煎和扭曲的责任;扼杀艺术人格、制造“失语者”和“缺席者”的责任;对政治“心有余悸”、对文坛不再信任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丁玲早期创作的《韦护》是继《莎菲女士的日子》后又一篇以描写青年男女恋爱为题材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作者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故事为原型,描写了青年韦护和丽嘉的爱情故事,但这个爱情故事以韦护的出走而无疾而终。这对曾经甜蜜美好令人艳羡的青年男女为何从牵手最终走向分手,既往研究一般将原因归结为革命战胜爱情,这是不全面的,还应该从男主人公自身二元思想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导致这份感情中途夭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丁玲     
1927年至1948年,是丁玲主要文学生命的二十年。在这一阶段中,丁玲早期小学刻画的女主人公所共的特性及其所具有的深刻时代性和社会性;丁玲后期文学创作、内容、风格的转变及转变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14.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凛冽的女孩子,我觉得她好像一只美丽的白鹤。在遇见橙橙以前,我还以为世界上所有的女孩子,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楚复生是60年代菲华诗坛的重要诗人,他的诗赋予历史风云以鲜明的时代气息。他坚持五四以来新学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同时有机地吸收了现代诗歌创作技巧,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坚实地驻扎于当代菲华诗坛。  相似文献   

16.
丁玲,在跨越半个世纪的漫长的文学道路上,创作出了许多人物:农民、革命者、知识分子、士兵等等,都曾走人她的笔端,这些人物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魅力。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最为成功的还是一系列女性形象,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丁玲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敏锐视角,深入到女性形象的内心世界,以这些女性在现代社会的沉沦、挣扎、痛苦、不幸,以及她们对生、对爱、对美的追求、困惑,对死的叩问为艺术视界,向我们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女性的命运,展现了她们对自由、解放的不息的追求、奋斗足迹。  相似文献   

17.
凌晨4时,摩克就被一阵刺耳的铃声惊醒,他迷迷糊糊地拿起电话,就听见科尔焦急的声音:“你赶快起来,10分钟后我们的车到你家接你!”摩克不耐烦地说:“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还这么早!你自己去训练吧,不要喊我啦!”  相似文献   

18.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从个人主义转向革命文学、"向左转"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丁玲在转型期间复杂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韦护》被认为是趋向"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创作。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中与同类模式的革命文学的不同之处,旨在探寻丁玲在秉持着革命战胜爱情的目的而进行写作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与创作目的不同的性别化立场,借以展现丁玲在完全汇入革命的洪流前,她从创作之初坚守的女性立场在时代话语的威压下所进行的挣扎与求存。  相似文献   

19.
从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到1933年5月丁玲被捕,《现代》与丁玲的关系是一个文学刊物和一个知名作家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现代》及时报道了丁玲的文艺活动,刊发了有关丁玲的书讯,多次向丁玲约稿并发表了丁玲的作品;另一方面,丁玲也以自己的作品和批评表现出了对《现代》的关注和重视。从1933年5月至1934年11月,因丁玲的被囚失语,二者的关系演变为单向的授受关系:《现代》通过及时报道丁玲被捕消息、精心编发(搜集)丁玲相关资料、多次刊登丁玲著作广告和组织刊发丁玲创作评论,一再表现出了对丁玲的关注、声援与追念。二者这一“互动一授受”关系,呈现出了30年代“自由主义文人”与“左翼文人”这两个文人群体关系之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丁玲晚年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是创办《中国》。这是一个困难重重、矛盾重重的经过,丁玲为创办《中国》操碎了心。在这中问,她曾经先后求助于两位中央领导人.一位是胡耀邦,一位是习仲勋,前者是为了刊物登记事,后者是为了刊物的人员编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